正文 華南木薑子的化學成分研究(1 / 3)

華南木薑子的化學成分研究

化學

作者:薑明 林生 郭慶蘭 江誌波 王素娟 楊永春 林鵬程

[摘要]通過大孔吸附樹脂、MCI樹脂、正相矽膠、Sephadex LH,20、製備薄層色譜和反相HPLC等多種色譜分離方法相結合,從華南木薑子樹枝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離得到11個化合物,分別為N,反式,3,4,亞甲二氧基肉桂酰基,3,甲氧基酪胺( 1),N,反式對香豆酰基,3,O,甲基多巴胺( 2),N,順式對香豆酰基,3,O,甲基多巴胺( 3),(+),芝麻素(4),(+),鬆脂素( 5),4,4′,二羥基,3,3,二甲氧基木脂烷,7,酮( 6),4,羥基,3,5′,二甲氧基,4′,7,環氧,8,3′,新木脂烷,9,9′,二醇( 7),苯甲酸( 8),對羥基苯甲酸乙酯( 9),對羥基苯甲醛( 10)和4,羥基,3,甲氧基苄醇( 11)。化合物 1為一新化合物,化合物 2~11均為首次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

[關鍵詞]樟科;華南木薑子;化學成分;N,反式,3,4,亞甲二氧基肉桂酰基,3,甲氧基酪胺

樟科Lauraceae木薑子屬Litsea植物全世界約有200餘種,在我國約有72種18變種和3變型,是我國樟科中種類較多,分布較廣的屬之一[1]。本屬植物入藥的達17種,如山雞椒Litsea cubeba[2],楊葉木薑子L. populifoliu,木薑子L. pungens,宜昌木薑子L. ichangensis和豺皮樟L. rotundifolia[3]。華南木薑子L. greenmaniana多生於山穀雜木林中,海拔1 200 m以下,在我國的廣東、廣西、福建分布較廣[4]。國內外文獻未見華南木薑子藥理活性和化學成分的研究報道。為了深入研究華南木薑子中的活性成分,對華南木薑子樹枝的化學成分進行了研究,從其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離得到了11個化合物( 1~11),其中化合物 1為一新化合物。

1 材料

Micromass Auto spc,Ultima ETOF質譜儀(美國Micromass公司),Mercury,300,Inova,500及SYS,600型核磁共振光譜儀(美國Varian公司),Sq 16x(ISCO),combi Flash,RP,C18(40~60 μm,Micron Silicag Gel)組合閃式色譜儀(Isco公司),Agilent HP 110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RP,C18(5 μm,半製備型)(Agilent公司),羥丙基葡聚糖凝膠Sephadex LH,20(Amersham Biosciences),色譜用矽膠和矽膠預製板(青島海洋化工集團公司)。所用試劑若無特別說明均購自北京化工廠,級別為分析純或色譜純。

華南木薑子樹枝於2006年8月采自廣西大瑤山,由廣西林業局龍光日工程師鑒定為華南木薑子L. greenmaniana,標本現存於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植物標本室(YG06010)。

2 提取分離

幹燥的華南木薑子枝1.5 kg ,粉碎後用95%乙醇浸泡48 h,回流提取3次,每次3 h,提取液減壓濃縮得浸膏94.4 g。將浸膏分散於500 mL水中,用乙酸乙酯(1:1)萃取5次,萃取液合並濃縮,得乙酸乙酯部位(49.0 g)和水部位(12.3 g)。乙酸乙酯相部位經矽膠柱色譜分離,用氯仿,甲醇(100:1~0:100)梯度洗脫,洗脫液經薄層色譜檢測,合並相似組分,回收溶劑得到A~K共12個組分。組分A中有無色針晶析出,經不同的溶劑洗滌,得化合物 8(10 mg)。A組分母液,經Sephadex LH,20柱色譜,石油醚,氯仿,甲醇(5:5:1)洗脫,洗脫液經薄層色譜檢測,合並相似組分,回收溶劑得亞組分A1~A5。A1經製備薄層色譜(氯仿,甲醇 50:1)得化合物 11(5 mg);A3經反相HPLC半製備色譜(90%甲醇)製備,得化合物 9(8 mg)。B組分經Sephadex LH,20柱色譜,石油醚,氯仿,甲醇(5:5:1)洗脫,洗脫液經薄層色譜檢測,合並相似組分,回收溶劑得亞組分B1~B3。B3經反相HPLC半製備色譜(78%甲醇,水),得化合物 1(3 mg), 4(7 mg)和 5(3 mg)。C組分,經Sephadex LH,20柱色譜,石油醚,氯仿,甲醇(5:5:1)洗脫,洗脫液經薄層色譜檢測,合並相似組分,回收溶劑得亞組分C1~C4。C2經組合閃式色譜儀,(70%~90%)甲醇洗脫,得C2a~C2c。C2c再經反相HPLC半製備色譜(49%乙腈),得化合物 7(6 mg), 10(3 mg)。D組分,經Sephadex LH,20柱色譜,石油醚,氯仿,甲醇(5:5:1)洗脫,洗脫液經薄層色譜檢測,合並相似組分,回收溶劑得亞組分D1~D4。D1經矽膠柱色譜分離,石油醚,丙酮(30:1~1:1)梯度洗脫,合並相似組分得D1a~D1c。D1c經反相HPLC半製備色譜純化(30%乙腈),得化合物 2(3 mg), 3(2 mg), 6(5 mg)。

3 結構鑒定

化合物 1 白色粉末,UV(MeOH) λmax(logε) nm: 207(1.8),286(1.1),322(1.1);IR(KBr) νmax 3 289,3 079,2 920,2 851,1 656,1 604,1 516,1 505,1 491,1 359,1 250,1 154,1 126,1 037,979,930,812 cm-1。(+)HR,ESI,MS m/z 364.115 6 [M+Na]+(calcd 364.115 5),提示分子式為C19H19NO5。1H,NMR(Me2CO,d6,500 MHz)顯示可歸屬於一組1,2,4,取代的反式肉桂酰基的質子共振信號δH 7.08(1H,d,J=1.5 Hz,H,2),6.85(1H,d,J=7.5 Hz,H,5),7.04(1H,dd,J=7.5,1.5 Hz,H,6),7.43(1H,d,J=15.5 Hz,H,7),6.51(1H,d,J=15.5 Hz,H,8),一組1,2,4,取代的苯乙基質子信號δH 6.83(1H,d,J=1.5 Hz,H,2′),6.72(1H,d,J=7.5 Hz,H,5′),6.67(1H,dd,J=7.5,1.5 Hz,H,6′),2.74(2H,t,J=7.0 Hz,H,7′),3.49(2H,t,J=7.0 Hz,H,8′),以及1個亞甲二氧基質子信號δH 6.03(2H,s,,OCH2O,)和1個甲氧基質子信號δH 3.80(3H,s,,OMe)。由以上數據結合其13C,NMR數據推斷化合物 1為含有反式肉桂酰基取代的苯乙胺類衍生物。通過1H,1H,COSY和HSQC對化合物 1的13C,NMR譜中碳共振信號進行了準確歸屬後,其取代基位置通過HMBC進行確定。在化合物 1的HMBC譜中,亞甲二氧基質子信號與C,3和C,4有相關,甲氧基與C,3′有相關,H,2′,6′與C,4′有相關,以及H,8′與酰基碳有相關。根據以上信息,確定化合物 1的結構為N,反式,3,4,亞甲二氧基肉桂酰基,3,甲氧基酪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