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合物知識教材的編製(1 / 3)

元素化合物知識教材的編製

一、元素化合物知識在化學教材中的作用

從上節的討論中知道,元素化合物知識在描述化學教材中占統治地位。即使在理論化學知識有了相當擴展的今天,我國化學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識仍占有60%—70%的比重,足見它的重要性。

1.元素化合物知識是公民需具備的基礎知識

人們生活在一個物質世界中,從化學的角度看,物質就是元素化合物。我們居住的房屋,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吃的食物,穿的衣服,生活中使用的各種用具,閱讀的書刊,觀看的電影片、電視片等等,無一不是元素化合物,就連人類本身也是由元素化合物構成的。作為一個有文化科學素養、能充分享受現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合格公民,必須具備一定數量的元素化合物知識。

由於化學科學技術在為人類提供能源、食品源和材料源,以及在為保護人類生存環境方麵起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它已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人們在各行各業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許多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製法和用途。因此,人們必須具備一定數量的元素化合物知識,才能勝任崗位工作。

2.元素化合物知識是學習化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的基礎

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以及合成等,也就是說,化學把物質——元素化合物作為研究的主要對象和基礎。化學基礎概念和基礎理論的導出,是在對元素化合物知識感知和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的發展,又要依賴於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擴展和深入。化學實驗的主要內容是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和製法,化學計算的主要對象是元素化合物的組成或發生化學變化時的數量關係。化學用語與元素化合物是名實關係。就是說,隻有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才可能進行其他化學知識的學習。因此,元素化合物知識是學習其他化學知識的基礎,見圖3-1。

著名化學家鮑林在談到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重要性時,說了一段發人深思的話:“單純靠學習理論是不可能獲得完全的化學知識的。縱使一個學生已學習了全部已知的化學理論,由於化學的主要部分(個別物質的很多特殊的性質)尚未很好地形成為化學理論,他仍不具備科學知識。”他還說:“讓學生單憑記憶的方法去學習一些描述化學的事實是必需的。”

學習其他科學技術也需要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例如學習生物科學,要研究遺傳現象,研究分子生物學,就必須了解蛋白質、核糖核酸的性質。又如學習建築工程技術,就必須了解建築材料的化學性質,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而這隻有對有關的元素化合物知識有相當的了解才能辦得到。所以,在中學化學教材中編寫適當數量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對於學生今後學習其他科學技術也是有幫助的。

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選材

1.我國高中化學甲種本與美國《現代化學》選材的比較

我們已經知道,CBA教材是很重視理論而不重視元素化合物的。但是《現代化學》卻不同,它既重視理論,也不過分削減元素化合物知識。與我國高中化學甲種本相比較,《現代化學》在元素化合物的選材上大同小異。

兩者選材大體相同的有以下內容,它們占據兩書元素化合物部分的主要篇幅。

(1)無機物有鹵素、硫、氮、鈉、鎂、鋁、鐵、銅等元素的單質和化合物。

(2)有機物有飽和烴、烯烴、炔烴、芳香烴、石油、煤、鹵代烴、醇、醛、酮、羧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