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語言在景觀規劃設計中的表達與體現
設計學
作者:伊延波 高中鵬
【內容摘要】隨著科技、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斷發展,視覺語言已經成為諸多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視覺的基本元素點、線、麵、形態、色彩、質感、肌理、比例光線、空間等構成了視覺藝術。對於景觀規劃設計來說構成視覺的各元素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無論是從風景園林的功能設計、構築物設計、植物設計等,還是整體視覺傳達設計來說,視覺元素都是至關重要的。文章從對視覺語言的剖析入手,闡述了視覺語言在景觀規劃設計中的表達與體現。
【關鍵詞】景觀設計 視覺語言 體現
一、視覺的相關理論
從橫向來說,各學科對視覺的認知有所不同。生理學中的視覺概念是視覺器官及其功能;心理學中的視覺概念則是通過眼睛對事物的反應所引起的心理變化。人類能看到外界影像,全歸功於一雙明亮的眼睛。人眼為一個直徑約25毫米的球狀組織,人的眼睛就好比一架攝像機,眼球前麵突起部分的中央可見到一個黑色點,這就是瞳孔。因為它是開向眼球內部的黑色區域,似是可變化的窗口,因此可以使光線直驅而入,被一個形似麵包圈的虹膜包裹,顏色可以發藍、綠或棕色。如同照相機的光圈一樣,虹膜可以隨著光亮的強弱變化改變大小。視覺語言傳達設計領域中“視覺”的概念基本包括兩層意義:第一,大多數人的感覺方式說明“視覺”是受眾得到設計圖像信息的主要感覺方式,這是“視覺”的一般概念;第二,就視覺傳達設計的信息交流過程看,“視覺”則是設計圖像,這是“視覺”的特殊概念。通過設計師所創造出的設計圖像,受眾可以直接快速地獲取相關信息。因此,在整個視覺傳輸的過程中,“視覺”的產生、轉移、獲取都是以設計圖像為基礎的。
視覺語言是通過視覺媒介表現並傳達給受眾的設計,體現著設計的時代特征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數字化多媒體的出現挑戰並衝擊傳統視覺的傳達及表現形式,擴展了當代視覺傳達設計外延。視覺傳達設計由以往平麵化、靜態化的表現形式,開始逐漸向動態化、綜合化轉變。從單一媒體跨越到多媒體,從二維平麵延伸到三維空間,從傳統的印刷設計產品轉化到虛擬信息形象的傳達。廣告作為視覺傳達的重要形式,也在數字多媒體技術的推動下發生了質的飛躍。網絡廣告、數字影視廣告、多媒體電子顯示屏、多媒體互動廣告等新一代的廣告視覺傳播方式正以飛速發展的趨勢滲透到社會、生活、科技等各領域。所謂多媒體,即多種信息媒介的綜合。多媒體技術不是各種信息媒介的簡單融合,而是一種把文本、圖形、影像、聲音、視頻、動畫等形式的信息結合在一起,通過計算機進行綜合處理和控製,並能支持完成一係列交互式操作的數字信息技術。在當今信息社會,以計算機科學為標誌的數字多媒體技術給廣告設計和傳播帶來了新的氣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數字多媒體技術的推動下,廣告推廣戰略也從單純的品牌推廣階段向更加細化的市場推廣階段轉化,開始注重和選擇區域媒體、行業媒體以及更加細化市場定位的媒體,數字多媒體廣告運作和發布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和人性化。人類平常所使用的語言之所以能夠作為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來傳達意義是經過社會長時間的發展和演變而形成的。語言具有很強的地域性。而視覺形象語言傳達更多的依賴人的生理和直覺。如同音樂與舞蹈一樣,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通用的“世界語”。
法國印象派代表人物塞尚曾說:“人的知覺生來就是混亂的,但由於專心和研究,藝術家可以使混亂納入秩序,繪畫藝術也就是要在視覺範圍內獲得這種結構的秩序。”其特點是通過部分組成為整體,但整體不等於構成它的各部分之和,而是一個獨立於部分之外的全新整體。人類對感受外界的主要途徑是視覺,那麼在室外環境設計和室外空間的塑造中,風景園林的空間劃分更多是通過人的視覺感受體現出來。因此,重視視覺特性在風景園林中是園林作品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園林空間區別於其他休閑遊憩空間最明顯的特征在於植物圍合的相對私密空間賦予的不同特性。園林空間虛實相間的植物景觀使得空間的視覺組成不僅僅限於空間內部,空間背景中的外部環境大大豐富了人們的視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