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的特長在哪兒,不是從自己的長處選定自己的職業,自己的長處優勢沒有很好的發揮,而是處處暴露自己的短處,那麼,其長處就會被自己的短處抑製,時間長了,其長處就會退化萎縮。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由於能力的高低不同,才有偉大人物與平民百姓之分,才有聲名顯赫和默默無聞之分。
但是一個人長於此,未必長於彼,"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能寫的人不一定健談;善於思考的人不一定有好的記憶力;學者富於抽象思維能力,卻缺乏其體的操作能力,偉大人物能率領千軍萬馬,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對家庭瑣事卻可能一籌莫展。
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根據自己的特長來設計自己、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環境、條件、才能、素質、興趣等,確定進攻方向。不要埋怨環境與條件,應努力尋長有利條件;不能坐等機會,要自己創造條件;拿出成果來,獲得了社會的承認,事情就會好辦一些。從事科學研究的人不僅要善於觀察世界,善於觀察事物,也要善於觀察自己,了解自己。
湯姆遜由於"那雙笨拙的手",在處理實驗工具方麵感到很煩惱,因此他的早年研究工作偏重於理論物理,較少涉及實驗物理,並且他找了一位在做實驗及處理實驗故障方麵有驚人能力的年輕助手,這樣他就避免了自己的缺陷,努力發揮了自己的特長。
珍妮·古多爾清楚地知道,她並沒有過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動物方麵,她有超人毅力、濃厚的興趣,而這正是幹這一行所需要的。所以她沒有去攻數學、特理學,而是進到非洲森林裏考察黑猩猩,終於成了一個有成就的科學家。
一個人了解自己的特長,並懂得將它用於人生選擇過程中,其結果一定是驚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事,不管你天性擅長什麼,都傾其自然,按照自己的特長來確定職業。
永遠不要丟開自己天賦的優勢和才能,去找尋一些時尚的職業,千萬不要做你不擅長的事情,如果你錯誤地選擇了這樣的行業,你會發現自己像在泥潭裏掙紮一樣,結果無異於南轅北轍,一事無成。
一個人若能從事與自己的特長相符合的職業,才能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倘若讓一個管理者去推銷商品,讓一名推銷員去管理公司全局,其結果將是不堪設想。
可以肯定,沒有哪一個出色的人在錯誤地把握自己的行長時能夠逃脫平庸的命運;也沒有哪一個充分發揮自己特長的人會成為一個平庸之輩。
現代教育是開放性的,因而大學生的特長也更容易顯現出來,把握特長選擇職業,你將終身不悔。
把握自己的特長,同樣的精力你能做更多的事。
做自己適合做的事
綜觀古念中外凡是事業上取得成就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做自己最適合做的事。
一位名人曾經說過:"一個人一生隻能做一件事。"他所說的一件事,實際上就是指某項宏大的事業。一個人本事再大,精力再多,壽命再長,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三百六十行都嚐試到,他所做事情實在是有限的。
因而,一個人要實現人生的價值,就得珍惜這有限的時間,就得選擇最適合於自己去做的事。不要什麼都做,結果什麼都做不到極致,既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生命,徒留悲切在心中。
最適合自己去做的事,也就是自身素質能夠滿足要求的事,客觀條件許可的事,這幾種因素缺一不可,再加上恒心和毅力,才能有希望做好,有較大的把握做好。
例如,一個人自小就有音樂方麵的才能,渴望將來成為一個音樂家,於是成年後便睚己追求的目標確定在音樂事業上,可以說他成功的可能性是比較人的,事實證明所有的音樂家都是這樣成材的。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自身的基本素質所許可,如果是一些特殊的職業,對一個人自峰的條件要求會更高。有的職業對身體素質要求比較高,如運動員、演員等等;有的職業對智力要求比較高,如科學家、作家、電腦專家等等;有的職業則要求所從事的人員綜合素質好,如政治家、外交家、等等。還有一些特殊的職業,則對人的某一個方麵有特別的要求,一般人難以從事這些工作,例如品酒員,則要求有獨特的味覺和嗅覺等等。
因而,我們不論做什麼事,必須具備從事這項工作所需要的身體或智力條件。就像很多人都羨慕運動員、演員的風光,但是,要想使自己成為一個運動員或演員,那不是靠愛好、靠勤奮努力就能夠做到的。
生活中許多人之所以不能取得成功,或者成就不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些人不能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和自身條件,結果許多人盲目地去做自己不適宜做的事,失敗或成就很小 乃是必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