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值得一聽",有兩個起碼要求:言之有情。
善於說話的人,可以把他的際關係外得非常和諧,把他的生活弄得非常有趣。
而不會說話的人,為了尋找傾聽對象,不得不煞費苦心,因為別人都覺得他的話毫無價值, 不屑一聽。
不要自以為是
有些人堅定不移地維護自己的觀點,無論對方說什麼也別想讓他改變看法,哪怕他知自己的 觀點不合邏輯或缺乏事實依據,出於麵子也要爭執不休,以證明自己是對的。這種人無疑是 讓人討厭的,別人肯定會對他抱有敵對情緒,懶得聽他說話。
首先,選擇雙方均感興趣的話題。
說話的吸引力來自於對話題的興趣。當你與一位劇剛認識或不知底細的人交談時,避免冷場 的最佳方法找出對方喜歡的話題。你可提出一些問題進行試探。一個話題談不下去時,就換 到另一個話題。如果談話出現短暫停頓,不要著爭,不必無話找話,沉默片刻也無妨。談話 是交流,可以涓涓細流,不必像賽跑那樣拚命地衝到終點。
在交談時,許多人一門心思考慮自己接下去說什麼,對別人說的話一個字也聽不進。由於經 常誤會對方的意思,使談話難以進行,很顯然,除非你對別人說的話感興趣,別人才會重視 你說的話。
滿足別人傾訴的欲望
如果你希望別人喜歡你,尊重你,在背後稱道你,這裏有一個方法:麵耐心華南聽驛方的話 ,不管他說什麼都興味盎然,哪怕知道他將說什麼也決不打岔。你將發現,即使一個最不廛 道理、最頑固的人,也會在一個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聽者麵前軟化下來,變得像小貓一樣乖。
反之,如果你希望別人閃你,輕視你,在背後嘲笑你,也有一個方法:決不要聽人家講三句 話以,不斷地談論你自己。如果你知道別人所說的是什麼,就不要等他說完。他不如你聰明 ,為什麼要浪費你的時間傾聽他的閑聊?
如果你這樣做,你將發現,即使一個脾氣最溫和的人,也會在你麵前變得輕率不恭、不近人 情。
請記住,跟你談話的人,對他自己、他的需求和他的問題,比對任何人、任何事更感興趣百 倍。他對自己的牙痛,比對非洲的四十次地震興趣。
因此,交際學上的一條最重要的規則是:"做一個好聽者。鼓勵他人談論他們自己。"
三十三、 學會換位思考
孔子說:"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說的是一個 "換位思考"的道理。道理很簡單 ,但現實中能夠真正做到"換位思考"的人確實很少。
不要老站在自己立場看問題
下麵是一副非常有趣的對話,不信你看:
有兩個婦人在聊天,其中一個問道:"你兒子還好吧?"
"別提了,"婦人歎息道:"他命不好,娶個媳婦懶得要命,不燒飯、不掃地、不洗衣服、 不帶孩子,整天就知道睡覺,我兒子還要端早餐到她床上呢。"
生活中類似的現象你見過沒有?一些宿舍樓裏的公共走廊上,這家堆白菜,那家放碗櫃,要 不就是放幾盆花,自己家裏倒是省地了,可給別人行走帶來了不便;兩個小孩子動架,家長 總是不假思索地說"肯定是你家的小孩先動手"……
這些問題和矛盾的結症就在於人們缺乏"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的意識。記得一位學者 說過:"中國人要做的第一件要緊的事是,每個人除了為自己著想外,還要訓練自己站在雖 人的立場上,為別人想一想。"
在企業中,一些領導人麵對下屬的錯誤動不動就嚴厲地批評一通,從來不會替下屬想一想, 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影響了他的情緒?是不是自己在工作安排方麵出了什麼問題?對於企業來說 ,重要的是,對內,管理者應當站在員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對外,應當站在用 戶的角度,想用戶之所想,急用戶之所急。
同一問題,站的角度不同,看問題的立場也迥異。這是因為人們都習慣於從自己的立場,自 身利益出發處理問題,矛盾的產生勢在必然。
不要帶有眼鏡看人
孔子說:"人非生而知之者"。既然如此,世界上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十全十的事 。
每一個人都會有優點和缺點,每件事都會有有利的一麵和不利的一麵。當你用積極、發展的 眼光看待身邊的人和事,人生會顯得生動和多彩;當你用一成不變的目光看待身邊的人和事 ,人生則變得死板和單調。
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麵的太太很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幹淨,看,她晾在 外院子裏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麼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
直到有一天,有個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發現不是對麵的太太衣服不幹淨,細心的朋友 拿了一塊抹布,把這個太太的窗戶上的灰漬抹掉,說:"看,這不就幹淨了嗎?"
原來,是她自己家的窗戶髒了。
信息時代最大的特征是,人與人之間聯係越來越緊密。無論在生活中的哪一角落,以人為善 成為適應變化的必需手段。而成見就像橫亙在你和他人之間那塊布滿灰漬、揮之不去的窗玻 璃,你無法信任他人,他人也無法信任你,合作成為一句空話,最終你會被社會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