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曾經與鷹同一基因的雞,現在怎樣在雞塒邊打轉?你看,曾經邀遊江海的魚,現在怎 麼上了釣鉤而擺上人家的餐桌?你看,曾經蹦蹦跳跳的少年,現在是怎樣的滿臉愁雲慘談?你 看,當年日記本上紅筆書寫的豪言壯語,現在又怎樣成了黑色的點點符號?
大象在木樁旁團團轉,水牛在樹底下轉團團;我們在一件事裏團團轉,我們在一種情緒裏轉 團團,為什麼都掙不脫?為什麼都拔不出?皆因繩未斷啊。
名是繩,利是繩,欲是繩,塵世的誘惑與牽掛都是繩。人生三千煩惱絲,你斬斷了多少根?
老禪者說:"眾生就像那頭牛一樣,被許多煩惱痛苦的繩子纏縛著,生生死死不得解脫。" 過度的沒有節製的欲望,不僅會使本來可以滿足的欲望化為泡影,還有可能把人引向毀滅。
胡長清、成克傑等人,哪個不是因權欲、物欲、色欲無限膨脹,而最後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 上的?如果我們在各種誘惑麵前,能夠有所節製和約束,不是多欲、縱欲,而是知足常樂, 把欲望約束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範圍內,那就會免除許多煩惱,生活就會充滿快樂,人生境 界就能得到拓展和升華。
有一種困難叫放棄
托爾斯泰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想得到一塊土地。地主就對他說,清早,你從這裏往外跑 ,跑一段就插個旗杆,隻要你在太陽落山前回來,插上旗杆的都歸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陽偏西了還不知足。太陽落山前,他是跑回來了,但已精疲力竭,摔個跟頭就再沒起來。 於是有人挖了個坑,就地埋了他。牧師在給這個人做祈禱時說:"一個人要多少地呢?就這 麼大。"
貪婪,是人性的惡習,貪得無厭者,終毀自己。貪往往給人造成精神上無休止的壓力,最終 導致無謂的傷害,損人不利己。
物欲太盛造成的靈魂變態,就是永不知足,沒有家產想家產,有了家產想當官,當了小官想 大官,當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無寧靜,永無快樂。人心不足蛇吞像,人們的欲望永遠 沒有滿足的時候。
永不知足是一種病態,其病因多是權力、地位、金錢之類引發的。這種病態如果發展下去, 就是貪得無厭,其結局是自我毀滅。
得到的,又害怕失去,猶如葛朗台眼中的金子,不僅費盡心機、不擇手段的得到它,還要竭 盡全力保護它,惟恐自己的女兒朋友親人多花一分錢,害怕他們在他放鬆的時候攫取金子。 這樣。他怎麼可能對別人放心呢?到頭來,整天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所擁有的財物,無論是房子、車子、票子等,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 的,沒有一樣屬於你的,那些東西不過是暫時寄托於你,有的讓你暫時使用,有的讓你暫時 保管而己,到了最後,物歸何主,都未可知,所以智者把這些財富統統視為身外之物。
有位名人說:"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這話,蘊含著深邃的人生哲理。它是針對"欲 望越大,人越貪婪,人生越易致禍"而言的。古往今來,欲壑能填所葬送的貪婪者,多得不 計其數,故事裏的死者,正像《伊索寓言》裏所說:"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 ,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去了。"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堅強叫做放棄,心中貪的欲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欲望與執著使我們一 直受縛,我們惟一要做的,隻是將我們的雙手張開,放下無謂的執著。放手,帶來更大的釋 放。放棄,不代表對生活的失職,它也是人生中的契機。
隻有懂得放棄,心中的那扇天堂之門,才會為自己敞開。
是否是因為我們從未想過要放棄我們手中已經擁有的優勢(車鑰匙)?有時,如果我們能放棄 一些我們的固執、偏狹和一些優勢的話,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
不要貪圖浮華名利,它必然會束縛你的手腳,阻礙你前進的步伐,你的生命將會因此而失色 。實質上,你的生命的存在已經沒有意義。所以,該放棄的就要放棄,那樣的你才能輕裝前 進,你的步伐顯得那樣的輕盈,你的速度會令人感到如此驚詫,當然,目標也就離你越來越 近。在別人羨慕的目光中,你的人生因此而精彩。
四十一、 給自己心態找個好位置
現實生活中,還要給自己的心態找一個好位置。試想想,總是一幅報怨的心態,怎麼可能享 受生活呢?學習中遇到一點困難半途而廢,吃東西的時候老是沒有胃口,獨處時老是覺得寂 寞……事事都不順心,一切都不如意。那一定是我們的心態出了問題,而不是生活虧待了我 們。
保持樂觀的心態
在生活中,總是能遇到這樣的人,他們除了報怨生活虧待他們之處,再無別的想法。
別人的老婆比自己的漂亮,報怨:別人的獎金高過自己,報怨;兒子的成績不如別人,報怨 ?可是,他們終究有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呢?自己為什麼無法收獲生活中的樂趣呢?
關鍵是,他們缺乏一顆樂觀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