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應調節劑

A型鏈球菌甘露聚糖

(多抗甲素,α-Polyresistin,PolyactinA)

本品是從A型鏈球菌培養液中提得的α肽甘露聚糖,為一免疫增強劑,能增強巨噬細胞功能,提高脾網狀內皮係統的吞噬功能,促進骨髓中造血幹細胞功能,增加外周血細胞。

可用於抗腫瘤藥物的輔助治療,以提高其療效,減少不良反應。

肌注,2~20mg/次,每周2~3次,或10~20mg/次,隔日一次,一個月為一療程。口服,5~20mg/次,每日2~3次。

偶有發熱反應。

白山雲芝多糖

係由擔子菌綱白山雲芝(polyporusversicolor)子實體經提取製成的以β(1→3)糖苷鏈為主鏈、β(1→6)為側鏈的葡聚糖。

【性狀】為棕色液體,無臭,無味。

【藥理及應用】能增強人體細胞免疫功能。用於治療白血病,可見淋巴母細胞轉化率和e玫瑰花結形成率明顯增高,尚可增強機體對化療的耐受性,加強化療的療效。單獨試用於膿胸和紅斑狼瘡患者、t細胞免疫功能在三周內明顯上升。與化療合用於白血病和多種癌症患者,大多數病例的t細胞功能均有所恢複,臨床症狀有明顯改善,未出現明顯的感染和出血傾向。用於慢性肝炎症狀改善效果明顯,有較好的降低氨基轉移酶的作用。在症狀改善的同時也見e玫瑰花結形成率和淋巴細胞轉化率增加,井可提高pha皮試的反應強度。近年有人認為,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是慢性活動性肝炎形成的主要因素,這是由於t細胞功能低下,對b細胞的輔助作用不足,b細胞不能產生足夠的抗體以徹底清除病毒,使肝細胞不斷受到病毒感染而發展成慢性肝炎。白山雲芝多糖等擔子菌類多糖有明顯的細胞免疫功能促進作用,且無毒性,故認為是防治慢性肝炎的良好藥物。此外,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注射本品後可見igm量增加,說明也有增強體液免疫的作用。

【用法】肌注:每次40mg,1日或隔日1次,可連用1~2月。

【注意】注射部位可見輕度疼痛。

【製劑】注射液:每支40mg(2ml)。

雲乏肝泰衝劑:每次服1袋,1日3次。

白細胞介素-2Interleulkin-2

(白介素-2,TCGF,IL-2,PROLEUKIN)

以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後的外周血白細胞,經培養可從上清液中提取到能促進T細胞分化增殖的因子,名T細胞生長因子(T-cellgrowthfactor,TCGF),即白細胞介素-2。它是由133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分子量15420。

其後,對於從淋巴細胞分泌的活性因子統稱為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s),現已肯定者有12種(IL-1~IL-12),已在臨床應用者為IL-2。

IL-2有天然的純化產品及重組基因工程製取的重組人IL-2(rhIL-2)兩種。

IL-2可作用於IL-2受體而發揮作用。在免疫活性方麵能誘導及增強殺傷(NK)細胞的活力;能誘導及增強依賴IL-2而獲得對自身腫瘤具有細胞毒樣活力的殺傷細胞(淋巴因子活化的殺傷細胞,lymphokineactivatedkillercells,簡稱LAK細胞);誘導及增強殺傷性T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的活力;增強B淋巴細胞的增殖及抗體分泌;增加依賴抗體細胞毒殺能力。

本品可試用於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慢性活動性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等。

本品的不良反應有寒戰、發熱、體液瀦留、氮質血症、胃腸道反應及呼吸性堿中毒等。

丙種球蛋白γ-globulin

按其來源可分為兩種,一為健康人靜脈血來源的人血丙種球蛋白(humannormalimmunoglobu-lin),按蛋白質含量有10%,16%,16.5%等數種(國內製品濃度在10%以上),其中丙種球蛋白占90%以上。另一種為胎盤血來源的丙種球蛋白(人胎盤血丙種球蛋白,humanplacentalgammaseroglobulin),即胎盤球蛋白,含蛋白質5%,其中丙種球蛋白占90%以上。胎盤球蛋白因丙種球蛋白含量以及純度均較低,其用量應相應增大。

【藥理及應用】含有健康人群血清所具有的各種抗體,因而有增強機體抵抗力以預防感染的作用。主要用於免疫缺陷病以及傳染性肝炎、麻疹、水痘、腮腺炎、帶狀疙疹等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的防治,也可用於哮喘、過敏性鼻炎、濕疹等內源性過敏性疾病。

【用法】肌注:人血丙種球蛋白,預防麻疹,0.05~0.15ml/kg,預防甲型肝炎,0.05~0.1ml/kg。用於內源性過敏性疾病,每次10ml(含量10%者),3周內注射2次。人胎盤球蛋白每次6~9ml。

【注意】

(1)除專供靜注用的製劑外,一般製劑不可靜注。

(2)注射大量時可見局部疼痛和暫時性體溫升高。

短小棒狀杆菌菌苗

(短棒菌苗,丙酸杆菌,可化舒,Propionibacteriumacnes,COPARVAX)

為短小棒狀杆菌(Corynbacteriumparυum)的死菌懸液,也是一種強的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它的作用機理尚不太清楚,可能主要通過激活巨噬細胞,使其吞噬活性加強,亦有認為係刺激B細胞增生,促進高效價IgM、IgG抗體的合成。

臨床試用於惡性黑色素瘤、乳腺癌及肺的小細胞型未分化癌。腹腔注射對癌性腹水也有治療作用。

【用法】

(1)皮內注射:最好注射在淋巴結引流區內,每點0.5mg,共8點,後可增加到12點,兩點相距1~2cm,每周1~2次。

(2)皮下注射或肌注:一般選擇上臂三角肌處注射,每次3.5~4mg。注射前加等量的2%利多卡因以減輕疼痛。每周注射2次。

(3)靜滴:常用4~10mg,加於250~500ml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液中1~4小時內滴完。

(4)一般以2~4周為一療程,如有效可較長時期應用。

【注意】

(1)副作用有寒戰發熱。氨基轉移酶升高、血壓波動等。

(2)病人寒戰時可給熱飲料;體溫高於39℃以上時可給解熱劑或物理降溫。必要時給予輸液或其他支持治療。在靜滴本品前可給予氫化可的鬆100mg,以減輕副反應。

【製劑】注射液:每支5ml(含死菌35mg);1ml,(含死菌7mg)。菌苗中均含甲醛(防腐)。粉針劑:7mg。

【貯法】低溫4℃以下保存。

幹擾素interferon

(if)

幹擾素是病毒進入機體後誘導宿主細胞產生的反應物,它從細胞釋放後可促使其他細胞抵抗病毒的感染。幹擾素是一類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糖蛋白,分子量2萬~16萬,無抗原性,不被免疫血清中和,也不被核酸酶破壞,但可被蛋白酶滅活。

根據來源的不同,幹擾素可分為α、β、γ三種類型。

人白細胞產生的幹擾素為α幹擾素(ifnα),又稱人白細胞幹擾素。由於其蛋白分子的變異和肽類氨基酸序列第23位和第34位的不同,又可分為α-2a(23位為賴氨酸、34位為組胺酸)、α-2b(23位為精氨酸、34位為組胺酸)、α-2c(23位及34位均為精氨酸)三種。

人纖維母細胞產生者為β幹擾素(ifnβ),又稱人纖維母細胞幹擾素,其結構與α者相似。

α幹擾素和β幹擾索又統稱為Ⅰ型幹擾素。均可由病毒感染或應用多核苷酸後產生。

由特異性抗原刺激t淋巴細胞可產生γ幹擾素(ifnγ),亦稱免疫幹擾索或Ⅱ型幹擾素,其結構與Ⅰ型者不同。

幹擾索也可通過大腸杆菌、酵母菌基因工程重組(recombinant)而得,這些幹擾索常冠以“r”,如rifnα-26,它們的純度均較高。

臨床常用的幹擾素有:幹擾α-anl(interferonα-nl,又名惠福仁,wellferon),是由16種以上人α幹擾素亞型組成的混合物;重組α-2a幹擾素(interferonalfa-2a,又名羅擾素roferon-a),是由165氨基酸組成的;重組α-2b幹擾素(interferonalfa-2b,又名幹擾能introna,inrec)。

由於製備大量幹擾素有一定困難,價格也昂貴,故也可應用幹擾素誘導劑以誘生幹擾素。

【藥理及用途】幹擾素能增強免疫功能,其機製在於:①調節機體的免疫監視、防禦和穩定功能,使殺傷(nk)細胞、tc細胞的細胞毒殺傷作用增強;②使吞噬細胞的活力增強;③誘導外周血液中單核細胞的2′,5′-寡腺苷酸合成酶的活性;④增加或誘導細胞表麵主要組織相容複合物抗原的表達。

幹擾素口服均不吸收。肌內或皮下注射,α幹擾素吸收率在80%以上,而β及γ幹擾素的吸收率較低。一般在注射後4~8小時達血藥濃度峰值。t1/2為4~12小時。α幹擾素不能透過血腦屏障。

幹擾素可用於腫瘤、病毒感染及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

【用法】用於肝炎,200萬~500萬單位/m2,每日皮下注射1次;或隔日皮下注射1次,1000萬單位/m2。口含片劑,每日1片,連續用藥半年,藥片含於口內逐漸溶化,切勿咀嚼或吞下,完全溶化後含在口中4~5分鍾,以便粘膜充分吸收。

【注意】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發熱、疲乏、食欲下降、頭暈、流感症狀等。偶有抑鬱、呼吸困難、肝功能降低、白細胞減少及過敏反應等。嚴重心、肝、腎功能不良,骨髓抑製者禁用。孕婦、授乳婦慎用。

【製劑】注射液及凍幹粉針劑:每支100萬單位;300萬單位;500萬單位。

口服幹擾素片(肝靈素,immulin)為將α幹擾素固化在澱粉基質上使之活性穩定。每片200單位以上。

黃芪

【藥理及應用】黃芪為中藥益氣藥。現已證實對機體的免疫功能有促進作用。實驗表明,黃芪能顯著地增強網狀內皮係統的吞噬功能,其作用強度與卡介苗相近;黃芪與黨參合用,其增強網狀內皮係統吞噬功能的作用尤為顯著,較卡介苗為強。又具有細胞免疫功能增強作用,能促進健康人淋巴細胞轉化的功能,大多數乙型肝炎病人在獲得療效的同時sk-sd皮試轉陽和增強。服用黃芪可明顯提高人體白細胞誘生幹擾素的功能,且見易感冒患者鼻分泌中:iga和igg的含量上升。黃芪及其提取物可使小鼠血漿環磷腺苷(camp)水平提高,這可能與其提高幹擾素的含量有關。動物試驗可見白細胞及多核白細胞明顯地增加。

臨床研究表明,黃芪注射液可用於各種類型的肝炎病人,尤適用於細胞免疫功能降低的慢性持續性肝炎(cph)和慢性活動性肝炎(cah)的病人,可增進食欲,改善肝功能,增強細胞免疫,降低乙型肝炎表麵抗原(hbsag)滴度或使之轉陰。用於典型脾虛症狀的慢性氣管炎患者,大部分病人20天內脾虛症狀改善。實驗研究表明,黃蔑對小鼠Ⅰ型副流感病毒感染有輕度的保護作用,經人群試驗確證黃芪有防治感冒的效果。與黨參配伍對腎炎蛋白尿有治療作用。臨床上常用防己茯苓湯治療腎炎,這可能與其能抑製變態反應,又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有關。黃芪也常用於白細胞減少病以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用法】口服:9~30g,水煎服,必要時可用至1日60g。

肌注、靜注:每次4ml(每ml相當於生藥1g),1日1次,連用兩個月。重症病人可靜注,每次10~20ml(每ml相當於生藥1g)。

【製劑】注射液:每支2ml(相當於生藥2g)。

聚肌苷酸-聚胞苷酸

(聚肌苷酸胞嘧啶核苷酸,聚肌胞苷酸,聚肌胞,Poly

Ⅰ:C)

為一種高效的幹擾素誘導劑,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及免疫抑製作用,曾試用於治療帶狀皰疹、皰疹性角膜炎、病毒性肝炎等及預防流感,有一定療效。

用法:肝炎:每周2次,肌注,每次1~2mg,2~3月為一療程。預防流感:應用滴鼻劑。注意:注射後少數病人可發生一過性低熱。製劑為注射液,1mg(2ml);2mg(2ml)(注射液中含1.5mmol磷酸鹽,0.4mmolCaCl2,100萬單位卡那黴素)。

卡介苗VaccineCalmette-Guerin

(結核活菌苗,BCG)

以無毒牛型結核菌懸液製成。

【藥理及應用】原用於預防結核,屬特異性免疫製劑,後證明它還具有促進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為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現用於治療惡性黑色素瘤,或在肺癌、急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根治性手術或化療後作為輔助治療,均收到一定療效。此外,死卡介苗還用於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的治療、小兒感冒的預防以及成人慢性氣管炎的防治。

由於應用活卡介苗可形成經久不愈的潰瘍,故多改用死卡介苗(簡稱“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