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天坑夜話(三)(1 / 2)

從此劉燃卿性情大變,要麼終日閉門不出,要麼就是一年半載不回來,回來就躲進書房,誰也不見,要出門的時候便讓家中準備大量銀票。幸好家中長子劉嶽,聰敏好學,精於世道,將偌大個家業操持得井井有條,隱隱更勝往昔。縱使這樣,卻也隻能勉強供上這個敗家老爹。就這樣過了二十年,劉燃卿在一次長達三年的外出歸來後,死在了書房裏,死時身無長物,隻留下了厚厚的筆記和一副畫。

劉家是在整理遺物的時候找到這些筆記和畫的,但是沒有一個人能看懂筆記上的文字。雖說看不懂,卻都認為這是劉燃卿後半生行遍天下給後世子孫勘下的寶藏,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唯恐被旁人獨占,為了爭搶這些筆記劉家兄弟反目成仇,偌大的一個家族幾乎崩離四散。最後還是劉嶽出來力挽狂瀾,宣布劉家人要靠手藝吃飯,不靠祖宗福蔭,將筆記和絹畫當眾付之一炬,才算了事,剛開始的時候難免有人抱怨,但日子久了家運依然興盛,日子過得舒服也就慢慢淡忘了此節故事。

“那照你這麼說的,你那老祖宗這輩子就算過去了,除了手藝連渣都沒留下一點,這事跟他還有什麼關係?”我聽出破綻,果斷插言。

劉東西看我一眼,沒有理我。

我討了個沒趣,心裏有點火大,正要說話卻看到他眼中的蕭索之意,眉毛也靜悄悄的趴在臉上,心中一動,便沒有再插言。

原來劉燃卿的筆記每成一冊,便要尋一高明匠人,將其所有內容雕刻在一套玉器內,每冊器物各不相同。劉嶽手中便有一對白玉蛐蛐罐,裏麵藏有最後一冊筆記,可歎劉嶽不知此節,自以為所有筆記都在掌中,卻不知手中僅有一冊,反倒將原本都燒掉了。

但就是在這一冊筆記中,就記錄了一個驚天的秘密。

說到這裏,劉東西歎一口氣,停住不言,我正聽到要緊處,突然頓住,心癢難耐,忙催促他:“是什麼秘密?”

劉東西搖了搖頭,像是下定決心了一般接著往下講。

劉氏家族子弟人人聰明絕頂,各有一身驚人技藝,但就有一樣,活不過五十九歲。隻要是劉家的男丁,活到了五十九歲必定會怪病纏身而死,絕對過不了年。古時候人的壽命短,五十九就算高壽了,可是奇就奇在劉燃卿向上不過三代,但是代代都能活到五十九歲領這個怪病纏身而死的待遇。子劉燃卿往後更是代代如此。

我聽到這裏不覺有些好笑,之前還說夜觀天象雲雲,原來還有這等故事,果然全是些招搖撞騙之輩。

劉燃卿在最後一冊筆記中認為這是劉家所做的勾當太過損陰德,受天譴所致,建議劉家人要順天命,不要輕易違抗。但是也有法可解,便是如此這般一個法子。並囑咐子孫,除非事關家族傳承萬不得已,否則千萬別用,用的時候也要慎之又慎。劉嶽雖然心眼多,但也是個孝子,又是家族的主事人,老子說的話自然還是要權衡輕重,這對蛐蛐罐也由曆任族長保管,傳延至今。

我現在聽出了一點眉目,難道說劉東西到這裏是為了救劉老爺子?

果然,劉東西就是打定了主意要救自己的父親,更要把劉家從這個魔咒中解脫出來。他在家中停留幾日,得了家族傳承,把那對白玉蛐蛐罐偷了出來,找了個地方潛心研究。

這對蛐蛐罐用的是上好的羊脂白玉,一大一小,罐子的內壁細細刻了一層微雕的文字。在罐底還陽雕了一朵荷花,做工極為精致,以劉東西的眼力,一眼就看出來這對罐子隨便放在哪家博物館,都是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