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受著傳統思想的控製,認為自己決不會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其實,很多時候,人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因為缺陷常常給他們以提醒,而優勢卻常常使他們得意忘形,從而失去理智。
人們都知道鱷魚可以潛在水中一個多小時而不會被淹死,以便於它在遇到體形龐大的獵物時能與之進行殊死搏鬥。因為被鱷魚咬住的動物,都會拚命地掙紮,這時鱷魚就會使出它的看家本領,緊咬住不鬆口,身體卻在水底不停地翻滾。一般的動物都經不起鱷魚這樣的翻滾,隻要翻上幾圈或者幾十圈,即便它再凶猛無比,也會精疲力竭,被折騰得斷氣了。
但是,即使是優勢也有可能成為隱患,來看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鱷魚在捕食一隻動物的時候,一口咬到了樹藤上,但它以為自己咬到的就是那隻動物,於是在撕扯不動的情況下,便使出了看家本領,在水裏不停地翻滾,長長的樹藤隨著鱷魚的翻滾將其越纏越緊,“作繭自縛”的它終於一點力氣也沒有了。這隻鱷魚也正是因為自己的強勢,才致使自己喪命。
還有一個古老的故事,幾乎所有的人都聽說過,那就是龜兔賽跑。與烏龜相較具有全麵優勢的兔子,輸在哪裏?兔子沒有烏龜的堅韌與對目標的執著,沒有烏龜的瘋狂與單純;兔子輸在太過聰明和它巨大的優勢上。
是啊,我們常常不是敗在自己的劣勢上,而是敗在對自己的優勢不自知之上。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許多優勢,這樣就可以超越別人了。但很少人能想到,優勢往往會迷失自己的眼睛,粗心大意導致失敗。
有三個好朋友同時住進一家賓館。早上出門時,一個朋友帶了一把傘,另一個朋友拿了一根拐杖,第三個朋友什麼也沒有拿。
晚上歸來,拿傘的朋友淋得渾身是水。拿拐杖的朋友跌得滿身是傷,而第三個朋友卻安然無恙。於是,前兩個朋友很納悶問第三個朋友:你怎麼會沒有事呢?
第三個朋友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拿傘的朋友:“你為什麼會淋濕而沒有摔傷呢?”
拿傘的朋友說:“當大雨來到的時候,我因為有了傘,就大膽地在雨中走,卻不知怎麼淋濕了;當我走在泥濘坎坷的路上時,我因為沒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細,並且專揀平穩的地方走,因而沒有摔傷?”
然後他又問拿拐杖的朋友:“你為什麼沒有淋濕,而摔傷了呢?”
拿拐杖的朋友說:“當大雨來臨的時候,我因為沒有帶雨傘,便揀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沒有淋濕;當我走在泥濘坎坷的路上時,我便用拐杖拄著走,卻不知為什麼常常跌跤。”
第三個朋友聽後笑笑說:“這就是為什麼你們拿傘的反淋濕了,拿拐杖的跌傷了,而我卻安然無恙的原因。當大雨來時,我躲著走,當路不好時,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沒有淋濕也沒有跌傷。你們的失誤就在於你們有憑借的優勢,認為有了優勢便少了憂患,卻不知優勢是憂患的禍根?”
優勢不是絕對的。在某些時候,優勢也會轉化成劣勢,而劣勢也可轉化成優勢。因此,對於優勢,我們必須理智地看待,才能消除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