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如今這個煩躁的社會中,很難做到每天都很開心,每事都很順心,我們經常能聽到別人勸告我們,還是得過且過的好。佛家也常說,做人要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因此,很多人都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得過且過地過完了一生。
不要忘了那句古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耳熟能詳。心中常懷憂患,就能發憤圖強,與命運抗爭,保持上進心。如果沉湎於安樂,則會消磨意誌,麻木不仁,不思進取,停滯不前。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實驗:一隻青蛙被突然扔進滾沸的油鍋裏,竟然能奮力一躍,死裏逃生;而同樣一隻青蛙在悄悄升溫的油鍋裏,卻不知不覺地斷送了性命。這個實驗旁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哲理。“吾日三省吾身”是一種難得的清醒;“一日無為,三日不安”是一種昂揚的精神。故步自封,因循守舊,得過且過,那將一事無成;同樣,如果小富即安,小勝大醉,小利狂喜,那就必敗無疑。我們要長久地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時刻保持著憂患意識。
要記住:人沒有危機是最大的危機,滿足現狀是最大的陷阱。時代在變,人不進則退。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滿足現狀的後果必然是坐以待斃;不思進取,鼠目寸光,靠以往的處世方式與做事方法的結局隻能是被淘汰出局。
要想改變現狀,就不能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事業的成功離不開進取心,進取心是成功的支點。
進取心能夠塑造一個人的靈魂。我們每個人所能達到的人生高度,都源自於一種內心的狀態。當我們渴望有所成就的時候才會衝破限製我們的種種束縛。如果一頭牛不想喝水,你無法按下它的頭。而對一個不想進步的人來說,即使拿鞭子抽他,他也不可能有出色的表現。
一個人要想改變現狀,就不能滿足於現狀。隻有那些不滿足現狀的人,才能改變自己的現狀,才能成為真正的成功者。
在一個天氣晴朗、風和日麗的下午,一位富翁到海邊度假。他決定拍攝一些海上的景色,於是,哢嚓哢嚓地拍了起來。拍攝聲吵醒了一位正在睡覺的漁夫,漁夫抱怨富翁破壞了他的好覺。
富翁問:“今天天氣這麼好,正是捕魚的好天氣,你怎麼在這睡大覺呢?”
漁夫回答道:“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每天捕20斤魚,平時要撒網5次,今天天氣好,我隻撒網2次,任務全部完成了,所以沒事睡睡午覺。”
富翁說:“那你為什麼不趁機多撒幾次網,捕更多的魚呢?”
“那又有什麼用呢?”漁夫不解地問。
富翁得意地說:“那樣你可以在不久的將來買一艘大船。”
“那又怎樣呢?”
“你可以雇人到深海去捕更多的魚。”
“然後呢?”
“你可以辦一個魚加工廠。”
“然後呢?”
“你可以買更多的船,捕更多的魚,把加工後的魚賣到世界各地。”
“然後呢?”
“那你就可以做大老板,再也不用捕魚了。”
“那我幹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