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不要自我加壓(1 / 2)

生活在現今這個急速節奏的社會,每個人都麵對各種各樣,不同程度的壓力,例如,男人心裏常記掛著賺錢,要事業有成,好向家人有交待;女人一麵要出外工作,一麵要照顧家人,時間分配總感覺不妥;學生背負老師、父母的期望,要努力讀書,奈何資質有限,成績差強人意等等。這些壓力會使人產生心理的緊張感。通常來講,體力的壓力會使人有種“負壓感”,心理上的壓力則會產生“緊張感”。很多公司老板把工人的生產指標定很高,致使一些職工疲手奔命。在這種過度的壓力下,人的精神遲鈍,動作不靈,越急於完成,效率就越低。

壓力是什麼?簡單說,壓力是一種感覺,一種很主觀的感覺,大多數的壓力都是由人們自己製造的。處身在同一事物或環境中,不同的人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當遇上壓力時,生理和心理會有連串的反應,如未能善加控製這些反應,便會引起各種疾病,包括頭痛、背痛、神經過敏、急躁不安等問題,甚至精神失常。壓力儼然已經成為生活中無形的老虎,她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我們的身心。

李宏是一名業務經理,負責整個公司產品的銷售工作。每天工作勤勤懇懇,盡職盡責,一心想把工作做好。可事與願違,隨著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同類產品不斷湧出,經濟效益每況愈下,李宏感到越來越難做。

而當初立下的軍令狀就像一座大山一樣重重地壓在他的身上,使他喘不過氣來。

李宏越來越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仿佛看到前任經理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感到自己力不從心,重壓之下,幹脆選擇逃避,竟然三天沒上班,手機也關掉,在家什麼事情也做不了,約朋友出來聊天也顯得心事重重。到了第四天,垂頭喪氣的李宏找到心理醫生“現在的我真是累啊,一進公司就感到緊張,自己以前的那種幹勁不知到哪裏去了。現在我隻想找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睡上一覺,再也不想麵對這些煩惱的問題。”

生活既然選擇了我們,我們就無權選擇生活。在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壓力,我們沒有辦法去選擇承受哪一種壓力,選擇退縮與逃避,雖然可以暫時得以解脫,但事情卻並沒有就此了結。許多的問題都還在等著我們去解決。所以,選擇退縮與逃避是一種不負責任與不成熟的表現。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難免想回到從前以重溫舊夢,隻要無傷大雅,均可用退行作用來進行心理調節。如夫妻談心,父子玩耍。這種短時間、暫時性的退行現象,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極其需要的。但假如一個人遇到困難常常退行,用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應對困難,或是利用自己的退行來獲得別人的同情和照顧,以避免麵對現實的問題和痛苦,就變成了心理問題。因為退行畢竟是一種逃避的行為,而不是麵對問題解決問題,況且不成熟的行為隻會把問題和困難變得越來越糟。

西方有句諺語:“最後一棵草會壓垮駱駝背。”同樣工作生活中的煩心瑣事,也會給人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壓力,直接影響人的健康和生命。曾有個50剛剛出頭的教師,他體檢時,發現肝上有點問題,從此心情沉重,精神不振,不到半年竟形如枯槁。沒過多久,便猝然離世了。醫生說他的生命不是因為肝病而結束,而是被自我心理壓力奪去的。

其實,人有壓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憋在心裏,讓它變成我們心靈的枷鎖,如此,我們就會失去理智的判斷能力,失去激發潛能的自由。這需要我們積極地對待它,壓力就會成為動力。做事時有點壓力才會有動力,否則拖拖拉拉永遠沒有完結的一天,有個時限,工作才會完成。適量的壓力,可推動你快速地把事情做好。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有效緩解壓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