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磨練你成功的熱情(1 / 2)

博伊爾說,偉大的創造離開了熱忱是無法做出的。離開了熱忱,任何人都算不了什麼;而有了熱忱,任何人都不可以小覷。”

真正的熱情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一種感情,也是最具感染力的。自己充滿了熱情,你談話的對象才容易變得充滿激情,即使你表達得不太順利,他也可以理解。如果沒有熱情,你推銷時所說的話簡直就像過了一年的晚餐上的死火雞,毫無生氣和新鮮感。熱情不僅僅是外在的表現,當你獲得了激情它會占據你的內心。你在家中靜坐,產生一個新想法,完善、成熟,最後你被熱情點燃,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你。

美國文學家R。W·愛默生曾寫道:“人要是沒有熱情是幹不成大事業的。”由此可以說,一個熱誠的人,不論是在挖土,或者經營大公司,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聖的天職,並懷著深切的興趣。對自己的工作熱誠的人,不論工作有多麼困難,或需要多大的訓練,始終會用不急不躁的態度去進行。因而在現代社會,用人單位十分注重人才的熱情素養。飛利浦電器公司怎樣招賢納士?——“飛利浦需要你的工作熱情;我們重視員工的才能、工作熱情與努力,並為員工提供一套綜合的薪酬福利待遇。”方正科技集團總裁驕傲地說:“方正科技擁有充滿工作熱情的團隊,擁有充滿創新智慧的方正人。”難怪有人說:熱情是事業之火!

你隻有充滿了熱情,才可以創造奇跡。隻有當工作使我們充滿激情的時候,我們才能有好的表現。如果做任何事情都帶著振奮與熱情,它就會變得多彩多姿,因為它們能把困難化為機會。威廉·費爾波,是耶魯最著名而且受歡迎的教授之一。在他那本富有啟示性的“工作的興奮”一書中,如此寫著:“對我來說,教書淩駕於一切技術或職業之上。如果有熱誠這回事,這就是熱誠了。我的愛好教書,正如畫家的愛好繪畫,歌手的愛好歌唱,詩人的愛好寫詩。每天起床之前,我就興奮地想著有關學生的事……人在一生所以能夠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對自己每天的工作抱著熱誠的態度。”

縱觀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擁有一顆熱情激昂的心。一個人如果對人生、對工作、對事情、對朋友、對事業沒有熱情,那我看他一定不會有大的作為。愛迪生:“熱情是能量,沒有熱情,任何偉大的事情都不能完成。”

我們再看一看下麵這一組簡介:

1809年,出生在寂靜的荒野上的一座孤獨的小木屋。

1816年,7歲,全家被趕出居住地。經過長途跋涉,穿過茫茫荒野,找到一個窩棚。

1818年,9歲,年僅34歲的母親不幸去世。

1826年,17歲,已經什麼農活都能幹了,經常幫人打零工。

1827年,18歲,自己製作了一艘擺渡船。

1831年,22歲,經商失敗。

1832年,23歲,競選州議員,但落選了。想進法學院學法律,但進不去。

1833年,24歲,向朋友借錢經商,年底破產。接下來花了16年,才把這筆債還清。

1834年,25歲,再次競選州議員,竟然贏了。

1835年,26歲,定婚後即將結婚時,未婚妻死了,因此心也碎了。

1836年,27歲,精神完全崩潰,臥病在床6個月。

1838年,29歲,努力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沒有成功。

1840年,31歲,爭取成為被選舉人,落選了。

1843年,34歲,參加國會大選,又落選了。

1846年,37歲,再次參加國會大選,這次當選了。

1848年,39歲,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了。

1849年,40歲,想在自己的州內擔任土地局長,被拒絕了。

1854年,45歲,競選參議員,落選了。

1856年,47歲,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張。

1858年,49歲,再度參選參議員,再度落選。

1860年,51歲,當選美國總統。

相信對於這些簡介大家已經很熟悉了,他就是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從他簡介中可以看出他的一生是坎坷的,然而他卻沒有埋怨上天,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站起來,最終他獲得了成功,當成了美國的總統,而支持他撐過這麼多艱難困苦日子的信念就是熱情,因為他對生命充滿了熱情,充滿了希望,他始終相信上帝對每一個個都是公平的,因此,對於每一天他都用充滿熱情的心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