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欲望一旦支配人的思想,就會左右其行為。當基本欲望達到後隨著城市、社會的高速膨脹,衍生出了其它欲望,這股不明欲望的洪流不加以控製它將牽製你的生活,你將為欲望所支配。外界的誘惑再加上自己的不切實際,就一度再度的把自己的靈魂出賣。比如,總是因為嫌官小,而不惜跑官買官;或者嫌錢少,嫌女人少,而斂財斂色,多多益善。但是,欲望這東西,就如潘多拉盒子裏的貨色,一旦打開了,就不可收拾,甚至會害了你。
有一隻狗,和同伴們在路上撿了一塊骨頭,它不肯相讓,就獨自銜著跑走了,當它銜著骨頭經過小河上的獨木橋時,看見水中也有一隻銜著骨頭的狗,它心中就想:我無論如何也要把那根骨頭弄到手。於是,它就停下腳步,向水中的狗嗚嗚地低吼,誰知水中的那隻狗也向他吼,這下可觸怒了這條狗,它擺弄駕式,朝水中的狗汪汪地咬。不料嘴中的骨頭卻掉進水中,結果,它隻好餓著肚子回去了。
“欲”字按照新華字典注釋,穀旁加一欠,“欠”表示有所不足,故產生欲望。過度的欲望滿足,不是幸福,而是一種自我放縱。在童話裏常常出現這樣的場景:一個人闖進了藏滿金幣的山洞,一陣顫栗之後,瘋狂地往袋子裏裝金幣,一直到拿不動為止,可是,他錯過了出洞的時機,石門重重地關閉……
其實,這並非是金錢的罪過,金錢是永遠燦爛的,隻是人們過度的欲望為這“燦爛”所不容,被其灼傷了。這正如一句廣告詞所說的:美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佛經上說:“我們這個凡人的世界是欲界。過度的追逐欲望,很容易迷失自己。”
有一天佛陀在林中漫步。這時,有一群年青人行色匆匆的跑過來,問佛陀曰:剛才你有沒有看到幾個女子從這裏經過?佛陀問:找她們幹什麼?這群人說:昨晚與她們魚水之歡,可是清早起來時,發現她們全部都跑光了,錢財也被席卷一空。佛陀反問道:尋找女子、錢財重要,還是尋找你自己重要?
培根曾說:“過度的求權力的欲望使天使們墮落;過度的求知的欲望使人類墮落。”欲望好像殺人不見血的溫柔毒藥,讓人在欲海中翻滾渴求欲罷不能。因此,我們要懂得知足常樂,戰勝自己體內多餘的“欲望”,也就隻有戰勝了自己體內多餘的“欲望”,才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