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高教綜論
作者:侯佩喜
摘 要:做好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正視現存的問題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思想;工作;初探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思想素質好、動手能力強,把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辦學定位,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一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並積極探索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麵對的問題
(一)學生層次的差異,加大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複雜性。
一是因學製不同,使得受教育者心理素質、道德素質和行為能力存在較大差異。目前高職院校大多實行三年和五年的學製教育,五年製學生沒有接受高中三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進入大學後按大學生的行為習慣要求,較三年製學生相比很不適應。加之兩部分學生的相互影響,勢必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兩層皮現象。二是學生家庭背景的差異,造成學生的兩極分化。從高職院校學生的家庭情況來看,兩極分化現象比普通高校更加嚴重。調查表明,來自不同經濟背景家庭的高職學生,在人際交往,職業能力等適應性上存在明顯差異,價值觀也有很大的不同。此外,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就業競爭更加激烈。在麵對就業競爭壓力上,富裕家庭的學生明顯優於困難家庭的學生。這種兩極分化現象,又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不容忽視的消極影響。
(二)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偏低的現狀,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
(1)理想信念模糊,新的讀書無用論,在少數學生中存在。(2)法規法紀意識淡薄,不能夠嚴格遵守《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不能夠很好地履行學生的權利和義務,違反校規校紀現象時有發生。(3)價值取向扭曲,艱苦奮鬥精神淡化。追求時尚、講究穿戴、講闊氣、亂消費、盲目攀比,行為舉止怪異,標榜自我,追求另類。(4)心理素質差,少數學生以我為中心,封閉自己,不參加集體活動。(5)少數學生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團結協作觀念較差。這些問題無疑給思想政治工作加大了難度。
(三)高職院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素質偏低,淡化了教育工作者的形象。
一是新建高職院校70%以上是由原中專或中師升格過渡而來。兼職思想教育工作者素質參差不齊,表現為做思想工作經驗少,針對性不強,教育手段單一,很難取得好的效果。二是專業課教師育人意識淡薄。盡管一再強調“三育人”功能,但許多專業課教師厭倦政治說教,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無,與專業課關係不大,因而不能將思想政治教育很好地融入到專業課教學中。三是兼職教師隊伍素質偏低。許多高職院校因專業課師資不足,隻能外聘教師。外聘教師為人師表的意識淡薄,育人觀念不強,隻注重專業知識灌輸,不重視思想教育,上完課就算完成任務,沒有擔當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二、做好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一)建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一方麵要抓教師的理論學習,提高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認識。一是解決教師理性上,感情上,心態上的障礙,使他們真正投身於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之中。二是要注重師德培養,教育廣大教師,樹立“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和“大德育”觀念。引導教師深入分析研究學生層次差異、心理特征與生理特征及其形成,有的放矢地展開教育工作。三是要全麵落實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使命,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不斷適應學生思想發展變化的新趨向和新問題。另一方麵要建立不同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有主次地開展工作。一是建立黨委委員、各支部委員、班主任教師和“兩課”教師組成的骨幹隊伍。二是建立黨員教師、教研室主任組成的主要隊伍。三是建立全體教師和行政人員組成的基本隊伍。三個隊伍相互協調,有主次地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