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思
要注重培養學生思考的能力,要打破常規思維拓展空間,要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去思考問題,明白事理。由此及彼,尋找不同答案。在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一詞語時,有個學生這樣說:表麵看它符合常規,但實際上它為貪官汙吏鳴鑼開道,提供理論依據,按其理,那種“近水樓台先得月”的人就貪得理所當然了。那我們又如何去理解“出淤泥而不染”呢?關鍵是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文素養的程度,還有的從主觀和客觀,內因與外因的關係上去分析,樹立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
三、議
組織課堂討論,我主要把握以下環節。一是精心設計討論題目。好的題目能引起學生討論的興趣,並能主動地認真閱讀思考,準備參與。二是靈活恰當地引導討論。討論當中,學生發表各種意見,教師隻有善於引導、鼓勵,才能使討論順利有效地進行。三是扼要明確的歸納總結,幫助學生理順思路,強化通過思維得到正確意識。如引導學生學完《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時,我設計了這個題目“看到圓明園被毀的圖片,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會陷入深深的思考中,你看後有什麼感想?你覺得中國當年被侵略者掠奪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學生結合課文和曆史、政治學科所學內容,各抒己見,氣氛活躍。通過討論使學生進一步領悟到作為中國人,要勿忘國恥;作為中學生,我們要努力學習,多長本領才能為國多做貢獻,國家強盛才能不被欺侮。這樣更好地將德育滲透到語文學科中去,使學生潛移默化地達到情知統一。
四、練
應試教育的弊端是教師滿堂灌,滿堂問,滿堂練,學生缺少在課堂中觀察、閱讀、討論等獨立實踐活動的機會,從而壓抑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如果沒有學生自身的學習、訓練是不可能形成的,所以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自助學習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自己支配,用來讀書思考,解惑練習,動手操作,真正做到動手、動口、動眼、動腦。為了提高自學效率,筆者在課堂上采用了多種方法,並注重多種方法的有機結合,發揮整體功能。大量采用錄音、錄像、電教、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效率;運用製作卡片,辦手抄報,看文繪圖等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采用演講、討論、辯論等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用小組朗讀比賽,三分鍾口頭作文,一分鍾即興演講等激發學生自學興趣,學生的全體參與,生動發展,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極大限度的發展,時而還能點燃創造的火花。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隻有將讀、思、議、練有機結合,才能有效的完成語文教學任務,培養學生讀、思、議、練多方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