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現代散文閱讀的考測點及解題指導
學科研究
作者:王雪梅
摘 要:《全日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第四學段(7-9年級)課程目標,體現著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目標的最高要求。其中在閱讀目標中提出了如下要求:“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會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如何保證在中學現代散文閱讀教學中實現上述目標?筆者認為找準閱讀考測點並輔之以正確的解題指導是一條有效的途徑。本文以一篇現代散文為例著重探討了中學現代散文閱讀的考測點及解題指導。
關鍵詞:現代散文閱讀;考測點;解題指導
從事多年的語文教學工作,我在教學中以及在考試閱卷過程中發現,學生感到最頭痛且得分率較低的就是現代散文類的閱讀。其原因是現代散文往往言近旨遠,意蘊含蓄,不具備深厚的閱讀功底,是很難準確把握的。但隻要讓學生多讀多做再加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技巧的指導,現代散文閱讀也並不是攻不破的堡壘堅冰。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生閱讀教學目標之四:“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會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的要求,我以下文為例將我指導學生閱讀現代散文的方法作一簡析。
不可預知的奇跡
奧蒲娜
老人出現在克裏斯蒂安眼前的時候,他正準備臥軌自殺。由於經濟持續蕭條,當時許多美國人紛紛選擇自殺,年輕的克裏斯蒂安也選擇了這樣一種方式來解脫。“為什麼選擇輕生?僅僅隻是因為沒有找到工作嗎?”老人問。“還需要更多的理由嗎?”克裏斯蒂安抱著頭,“我大學畢業兩年了,但我卻養不活自己,你說還有活下去的意義嗎?”“你怎麼知道下一個城市的結果會一樣?一直往前走,你會看到一道神奇的光亮向你招手,你會看到一隻山鷹向你飛來!那道光、那隻山鷹會帶著你飛向未來!”老人似乎在背誦童話故事中的精美語言,克裏斯蒂安不敢相信這話是從一個以乞討為生的老人嘴裏說出來的。
深夜,克裏斯蒂安終於到達老人所說的那個城市,當他走到一個空曠的廣場時,已經疲憊不堪,再也不想往前移動半步,他一屁股坐在廣場邊的長木條椅上,渾身癱軟下來。“當,當……”突然,一陣響亮的鍾聲將克裏斯蒂安驚醒。他睜開沉沉的眼皮,光,真的有一束光亮向他投射過來,一隻碩大的山鷹展著堅強的翅膀,在光影中向他飛來。克裏斯蒂安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猛地坐了起來,又用力擦了擦眼睛,沒錯,老人沒有騙他!第二天,克裏斯蒂安再次踏上尋找工作的艱辛之路,他相信這座城市會給他帶來好運,隻因為那道神奇的光亮,那隻振翅高飛的山鷹。
20年後的一天,也就是1988年的4月17日,美國阿諾哈公司的243號航班在7000米的高空飛行時,頭等艙頂部突然爆裂,飛機瞬間處於失壓狀態,隨時都會被空氣撕成兩半。經驗豐富的機長硬是憑借高超的駕駛技術和絕不放棄的信念,在和氣流、高山、海洋、信風搏鬥了13分鍾之後,將飛機成功迫降在毛裏島機場,除了一名空姐被拋出艙以外,其餘乘客和司乘員全部獲救。這是世界航空史上不可複製的一個奇跡,駕駛243號航班的機長就是克裏斯蒂安。當後來記者追問是什麼讓克裏斯蒂安如此充滿自信成功迫降時,他想都沒想就答道:“是20年前希洛廣場的那道光,那隻山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