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利用畫圖提高小學生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能力(1 / 2)

如何利用畫圖提高小學生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科研究

作者:徐明

作為一線數學教師,在二十多年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無數次發現學生借助畫圖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淡薄,繪圖能力不強,解決數學問題不力等現實問題:“問題即課題”!我嚐試以執教班級學生為實驗樣本,談談個人實踐感悟。

一、言傳身教,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

教師用“繪畫”來教會學生“繪畫”,淋漓盡致發揮教師應有的榜樣、引領作用。隻有具備繪圖技能的教師,才能引導學生進行繪圖“創作”,增強學生的繪圖熱情。眾所周知,繪畫技能也是現代數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之一。縱觀小學數學十二冊數學教材,不管是例題教學,還是習題訓練;無論是新授課,還是複習課;圖表隨處顯現,比比皆是。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填鴨灌輸,隻滿足於將現成真理奉獻給學生,不著眼於繪圖意識的滲透,那麼學生繪圖能力的培養隻能是紙上談兵。教師要有吃透教材、駕馭教材的基本功,更要有較高的繪圖技能技巧。一句話,教師的言傳身教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利用現代教學媒體,譬如CAI課件,繪製線條分明、色彩豐富的“繪圖”能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是學生獲取信息的最佳通道,使教學內容層次化,呆板“冰冷”鮮活化,抽象事物具體化;使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易於理解、建立正確的概念並且記憶深刻。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如果在數學課的起始部分,用“繪圖”創設情景,激發興趣,便可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學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一副副看似簡約、線條寥寥無幾的“簡筆畫”可以把時空有效的結合起來,使課堂情景化遠為近、化抽象為形象,激發學生興趣和思維活動。例如:教學“射線”概念時,要求學生首先在白紙上畫出一點,然後逐步逐步延長,一條射線就自然而然“一揮而就”。這樣既動手又動腦,生動形象,易學易懂。在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法”時,先“貼示”兩個異分母分數的直觀圖,然後讓學生動筆,依次逐步添加等分線,“化歸”為同分母分數相加……這樣一幅數形結合,賦予動感的直觀圖呈現在師生眼前,展示了數學內在的魅力。從而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學得生動活動,印象深刻。

二、亦步亦趨,著力培養學生的繪圖技能

隨著現代電子媒體的風起雲湧,個人電腦在家庭中已經逐步普及,學生駕馭電腦操縱自如,自行電腦繪製圖表的能力也正在不斷提升。小學中高年級的計算機課程也增大了學生繪圖的內容,尤其是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的加盟更是如虎添翼、錦上添花。小學生的思維正處於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這就構成了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這一矛盾?無論是電腦繪圖,還是手工作圖;“繪圖”確實能夠成功地實現由具體形象向抽象概括的過渡。數學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情境,讓學生發現問題、引發思考。有經驗的老師往往先提出能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問題,然後引導分析、思索、探究問題的解答,切實聯係學生生活實例,使學生易感、易學。授課過程中巧用“繪圖”,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小學生的思維形式處在以形象思維為主導的思維形式向抽象邏輯思維形式轉化的階段。他們抽象思維能力較弱,但好奇心較強,對具體形象的內容、生動活潑的形式、新奇動人的事物比較敏感。這樣采用“繪圖”手段可以使教學內容化靜為動,引導學生在真實鮮明的感性認識中,發展智力因素,可有效地培養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例如:教學“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時,可設計如下兩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