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課標下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及對策(2 / 3)

(一)重視實驗教學,改善實驗教學的條件。

要想從根本上改善農村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就必須要加強自身的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在這裏,筆者建議各級政府能夠專門化的針對農村教學設施,進行專項的資金扶持,最大化的輔助資源薄弱的初中學校進行自身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各項設備,方便日後物理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

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能力的基礎,麵對新課改、新教材,實驗教學顯得尤為突出。從領導到教師,務必引起足夠的重視,方能迎接新時期新任務的挑戰。領導應從實施素質教育的高度來對待實驗教學,切實保證對實驗教學的投入,保證實驗器材的充足和實驗教學條件。並且還要給實驗教師一個較為合理的評價與待遇。

(二)教師加強學習,增強認識,提高能力。

教師要有更新觀念和知識結構的緊迫感,積極學習,主動探討適合農村中學生具體情況的教學設想,構建全新的教育理念。針對農村中學生思辨能力差,缺少獨立思考的依賴心理,積極實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要從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的傳統教學中走出來,徹底改變教師一講到底的陳舊方法,轉變理念,擺正實驗教學在整個物理教學中的位置。

並且教師在實驗中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通過自主的探究活動,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在探究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克服怕出錯、怕麻煩等思想障礙,同時在比較困難的地方適當給予指導,使學生能夠比較順利地參與科學探究活動。這樣做可以讓學生更多地體驗到成功的愉悅,避免多次失敗產生的消極心理影響。對於學生所提出的意義不大的問題或明顯不正確的猜想,不要簡單的否定,應該在充分肯定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還要指出其中正確合理的成份,使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增強參與的勇氣和主動性。

加大課改培訓的力度。調查發現許多教師對新課改的理念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在實踐中卻變形走樣。其主要的問題是對新課改的三維教學目標中要求的“將學習的重心從以往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與積累向過程與方法的體驗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的理解不夠,在實際操作中也難以恰當把握,錯把學習方式的變化當作課程改革的唯一目標。

這說明:進一步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是非常必要的。培訓方式可以少一些集中講授,多一些現場觀摩;少一些理性知識的傳授,多一些教學目標合理化完成的指導性討論與研究。同時,應在不同地區樹立幾所課改“樣本校”,真正的搞一些課改研究,為課改的順利進行積累經驗,也供其他學校借鑒、學習。當教師基本素質提高以後,再逐漸地有針對性地進行理性知識的指導,同時引導教師用理性知識指導教學實踐。

(三)加強學生的實驗素質。

在實驗中對於自控能力差的這些學生,教師一定要強調遵守實驗室紀律,保持安靜,不能高聲談笑,更不能“熱血沸騰”,否則將幹擾觀察和思維的正常展開,失去實驗的教學功能。有條件的學校應盡可能多做學生分組實驗,讓學生不再覺得那麼新鮮。

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事物進行實驗,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勤於思考,積極動手,就地取材的學習態度,因為這些事物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強烈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理論知識的興趣,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讓學生體驗學習樂趣,提高動手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學玩結合,玩中思考,更好的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還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

(四)構建新型的教學方式。

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轉變,要改變教師中心、書本中心、課堂中心的三中心觀,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者。要求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各種能力的培養上。

首先,注重科學探究,培養科學精神。初中物理知識由於它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與學生的生活聯係十分密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對學習知識的過程體驗獲取知識。

其次,當好向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初中物理知識由於涉及麵廣、科學性較強、與生活聯係緊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態度、愛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知識體係時時加以引導,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生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發現白己的潛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創造中學習、為學生當好導師。

(六)運用物理實驗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應運用物理實驗的魅力去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時以飽滿的熱情、強烈的求知欲、熱愛物理學科的情趣,帶領學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就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巨大的影響。在教學中,可以從教學效果出發,注意廣泛收集物理學科的最新成果,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包裝,隆重地介紹,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可根據學科教學的特點,引導學生注意物理學科知識與經濟建設的關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實驗法、談話法、調查法、文獻法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進行自主式、研究性學習,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七)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1.利用日常用品製作教具來完成實驗,如用易拉罐研究小孔成像,用小鋼勺研究凸麵鏡和凹麵鏡的成像規律,用礦泉水瓶作溢水杯等等。這樣的實驗意義十分重大,它既有效地彌補了課堂實驗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有利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師除了自己動手製作簡易教具,更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製作,並給予一定的指導。這樣,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對所學的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