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學科研究
作者:王文琴
摘 要: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普及,為地理教學開辟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也課程改革注入了嶄新的活力。在教學過程中,讓多媒體信息技術發揮出它的最大功效,讓現代化的機器設備更好的為教學服務要求我們地理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及操作技能,既要突出地理新課標的特點和滿足新課程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心理特點而創造出更多的多媒體課件,使地理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地理;多媒體;地理教學
新課標明確提出,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地理教學信息資源和教學媒體的利用。要積極利用地理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手段優化和豐富地理教學,提高學習效率,從而達到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對地理圖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把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利於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實現新課標的目的。
一、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目前,地理沒有被作為中考的學科,大家都認為是門副科,學生普遍不重視,導致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很薄弱。那麼多媒體通過圖、文、聲、像並茂,能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麵,妙趣的益智遊戲,把學生帶入了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探索,積極進取,使學生會學、願學和樂學。麵對緊張、刺激而有趣的遊戲,學生思維敏捷,精神高度集中,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氣氛變得輕鬆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他們在快樂中獲得了知識,接受了教育,提高了能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著地提高了學習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優化地理教學過程提高學習效率
我們知道傳統的授課方式及課堂教學過程影響了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思維能力的提高,而學生更喜歡活動性較強、參與程度較高的教學過程。因此,在上課時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形象直觀性和交互性,向學生展示和模擬各種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同時結合活動教學、情境教學、角色扮演等方法,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揮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學生的主體地位大為提高,學習主體作用得到了較充分的發揮,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上課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習興趣濃厚,熱情高漲,較好地形成了教與學的心理呼應,逐步建構起關於地理學科的知識體係,由於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打破了原有的教學模式,將課本上的地理轉變為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地理,從而做到“讓學生走進地理”,進一步優化了教學過程。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興趣的本身也說明了地理教學過程得到了優化。
三、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教學質量
地理課中有許多重點、難點,有時僅僅依靠老師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的講解,老師講起來費時,學生理解起來費力。而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它可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易於學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動感,又利於知識的獲取,從而突出教學重點,分散難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學習中國政區圖時,針對學生對各省區的位置和形狀的記憶上的難點,我運用多媒體製作成拚圖遊戲,讓同學們在課堂上競爭比賽,看誰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整個政區圖的拚接,課堂上學生僅用很短的時間便把省區的位置和形狀牢牢的記在心裏。為此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把抽象的概念,難以觀察清楚的現象,不易實現的實驗,通過動畫,錄像等形式,進行信息處理和圖像輸出,在顯示屏幕上進行微觀放大,宏觀縮小,動靜結合,圖文並茂。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學生獲取動態信息,從而形成鮮明的感性認識,為進一步形成概念、上升為理性認識奠定基礎。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