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創意法教育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研究(1 / 2)

淺談創意法教育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學科研究

作者:陳劍安

摘 要:創意法教育提出:“最差”的學生就是轉變為“最好”的學生。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意法教育?本文從創意法教育下的興趣學習;創設法教育的程序設計;創意法教育對學生的評價體係三個方麵來論述高中數學的創意法教育研究。

關鍵詞:創意法教育;高中數學教學

創意法就是創立新意之法。創意法教育的主題詞是:“最差”的學生是“最好”的學生。即數學沒有好差之分。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我們的教育教學必須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教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學有所得,個個有機會獲得成功,人人有能力得到發展。教師是教學的指導者,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者。在教學中實施興趣教學,學生自主學習,師生合作交流教學。本人根據自己十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存在高中數學的創意法教學應做好如下三個方麵。

一、創意法教育下的興趣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好一門功課的入門,如果一個人對某一事物沒有興趣,就不可能深入了解這一事物,一個學生對某一門功課產生興趣,往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如果我們在上課之前讓學生對這一節課產生了興趣就會為上好這一節課打下良好的基礎,傳統的教學,往往是先用複習舊知識,引入新課,基礎好的學生就如願以償,基礎差的學生如果對舊知識掌握不牢固,就很難提起興趣來,創意法教育提出了從學生的生活例子引入新課,由於學對自己的生活例子比較熟悉,就容易產生興趣,對產生教學效果是有很在的幫助。例如:在學習8.1橢圓的定義這一節課時,如果隻按照書本中所講,我隻在黑板上用兩顆圖釘固定一根繩子的兩端,然後在黑板上繞著繩子旋轉一周而得出定義的話,效果肯定不理想,於是我買來圖釘,在上新課之前提前一天發到每一位學生手中,布置同學們按照我講的方法,自己獨立畫圖,然後把圖形當作業上交,這樣讓同學們知道畫橢圓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在快樂中按受了新知識,效果較佳。

學生經動手計算探究得到結論:這樣從學生最熟悉的例子引入新課,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計算,討論,總結,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創意法教育的程序設計

創意法教育提出“最差”的學生就是“最好”的學生。即學生沒有好差之分,個個都是平等教育,均衡發展。從教育的思路上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具體教學上實施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此,在高中數學的課題教學中,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實行興趣教學、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來設計教學程序。具體做法如下:

(一)從學生的生活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興趣是教學的入門。如果學生對教學沒有興趣,就會入門無路,食欲無味,課堂上無事可做,導致上課思想開小差、亂講話、玩東西、打瞌睡、搗亂課堂紀律等等。教師的講課內容等於對牛彈琴,更談不上有效教育。如果學生對教學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自主地參與到教學當中,課堂氣氛就會活潑起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去發揮學生的興趣呢?我們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麵麵垂直的判定定理時,由於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我就帶領學生到我校正在基建的工地上,叫學生觀察泥水師傅在砌磚時為何總要借助一根帶有坨子的繩子目測牆體和地麵是否垂直?這是有何道理呢?學生也感覺這裏麵是有些玄機,但一下子要說出原理也不好說。我趁機告訴他們:先把地麵看成平麵AB,把牆麵看成平麵CD,帶坨的繩子看成直線L,因為L總垂直平麵AB,隻要牆體經過直線L,就可以判定平麵CD垂直平麵AB。這就是我們即將要學習的麵麵垂直的判定定理,學生恍然大悟,通過實地觀察`領悟`總結,學生輕鬆的掌握這個定理,也對數學這一基礎學科有了更濃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