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民族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困惑與對策
學科研究
作者:朱洪芳
摘 要:新課程的實施是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重點,新課程改革給基礎教育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同時也給廣大民族地區學校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但是,作為一所偏遠山區的民族高中學校,教學質量長期徘徊不前,尤其是數學學科體現得尤為明顯。所以,我們數學教師,應該認真分析目前民族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就顯得十分重要。
關鍵詞:新課標;民族高中;數學教學;困惑問題;方法對策
地處桂西北邊陲的河池市,境內聚居著壯、漢、瑤、仫佬、毛南、苗、侗、水等8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317.71萬人,占總人口的83.67%,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區之一。而我校就是一所地處桂西北邊陲的民族高中,學生大多來自邊遠山區和丘陵地區的農村,可以說就是一所農村高中。
民族地區的生存環境較惡劣,勞動強度比較大,學生很小就開始與父母一起幹農活,很是辛苦勞累,在整天的強勞動下,很少進行大腦思考和新知識學習,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大腦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和開發。近幾年,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已初步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民族地區中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新課程理念已經被絕大部分數學教師所認同、接受,並已經在課堂教學中倡導實施。但是,由於民族地區高中課堂教學的豐富性、複雜性,盡管理念的“種子”是種下了,可是如何用好的方法讓它“開花結果”,卻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做為一名民族地區的教育工作者,我覺得認清當前數學課堂教學在課程改革下出現的一些與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不相符的現狀,並且進行反思,采取一定對策,才能讓新課改紮根於課堂,真正落到實處且能有效提高教育質量。
一、目前民族高中學校數學教學的困惑
民族地區學校辦學條件仍然較差,數學教育質量不高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改變。民族地區數學教學的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偏低、數學教育資源利用不充分等因素,我國民族地區數學教育的質量遠遠低於城市的質量。
另外,由於民族高中招生的生源較差,加之擴容,學生的數學素質差異很大,數學基礎極差,雖然教師和學生從高一到高三在數學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學習效果不盡人意。具體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麵的問題:
(一)教師方麵。
1.教師教學觀念意識不強、教學方式不夠靈活。
新課改以後在教材編寫方麵做了很大的調整,許多教師對新的理念認識不夠深刻、全麵甚至出現偏差,教學方式出現兩級分化,經常改變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很難適從,同時由於缺乏理論的指導和實踐的借鑒,部分教師還是老的教學模式,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照本宣讀,缺乏新意,不能結合新教材的創新理念,使得課堂教學缺乏生氣;部分教師在教學的方式上,不會靈活變通,不會利用新教材中的情景教學模式,一部分的教師雖然敢於嚐試,但不善於分析新教材的編寫意圖,還是達不到教學的實際效果。
2.創新意識薄弱,科研能力欠缺。
目前絕大多數教師還隻停留在隻會照本宣科,充當了“知識傳聲筒”的角色,很少有教師認為他們應該要從事教育研究,並且用研究的成果來改善自己的教學,在整體上缺乏創新意識,這樣勢必造成民族地區中學教師教育觀念陳舊落後,總是用統一的模式來教育學生,排斥創新和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習慣於課堂的“滿堂灌”教學,學生處於被動的接受地位,以分數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可以看出,民族地區教師的創新意識薄弱,科研能力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自身專業化的發展。
3.激勵機製製約著教師教學積極性的提高。
目前民族高中學校都實行績效工資,但是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反應出績效,特別是在教育教學上,這樣就激發不了老師教學的積極性,上課就像是在完成任務一樣,根本沒有真正的投入,老師沒有教學的激情,學生哪來學習的興趣,這樣何來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另外,民族高中學校和教研部分隻認定數學有效分,不認可增長幅度,對教師的考評不公平。
(二)學生方麵。
1.生源不足,學生底子薄,加大課改難度。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不僅對傳統上承擔“傳道、授業、解惑”職責的教師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挑戰,也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交通閉塞、信息落後、傳統觀念製約中成長起來民族地區孩子如何跟得上為城市孩子量身定做的新教材的步伐,在教學中,最能拓展學生知識麵,最能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綜合實踐課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形同虛設,學生在探究學習中也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即使開展了合作學習,原來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在學習中更也無所適從。目前,民族地區中學生源普遍較差,是製約中學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也加大了新課改的難度。
2.學習目的欠明確,沒有係統學習的習慣。
目前民族高中絕大多數的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上課的不認真聽課,課後不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有的甚至不做作業,練習、作業中同樣的問題一錯再錯,老師在課堂中反複的更正與講評都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一旦到了考試的時候,絕大多數的學生基本不複習,考好、考壞一個樣。由於學生知識基礎差,所以絕大多數的學生具有知識麵窄、反應能力慢等特點.上課時,由於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僅僅靠簡單的模擬、識記,導致學習思維遲延,跟不上教師的思路。
3.高一新生數學思維能力較差,加之高一教材第一章進入抽象的集合與簡易邏輯,然後再是抽象的函數,搞得學生進入高中學數學就不適應。覺得學數學太難。外加部分高中數學教師處理不好從初中到高中階段的銜接問題,隻知照本宣科,不能深入淺出,不知先慢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