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新課標下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1 / 3)

淺談新課標下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

學科研究

作者:李琳

摘 要:隨著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數學學困生問題也隨之產生了很多變化因素,進一步研究十分必要。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隨著社會的快速轉型,競爭的日益激烈,學業負擔的過重,學困生的比率呈現出不斷上升的態勢。因此,對於高中階段學習困難學生的成因及轉化研究是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需求,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項迫切任務。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教學;學困生;現狀成因;方法對策

《高中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育要麵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最大限度地讓不同學業發展水平的學生包括學習困難的學生獲得學力發展,中學數學教學更應該如此。

數學“學困生”是指智力與感官正常,但數學學習效果低下,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數學課程標準要求的學生。學習困難,阻礙了學生的全麵健康的發展,對教育發展產生一定的阻礙,更是關係到素質教育培養目標和中等教育公平的實現。通過觀察、詢問、調查,發現產生困難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極其複雜和多方麵的,但從教育教學角度將其形成分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學習現狀

(一)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

大部分的“學困生”,在高中剛開始時,並不是“學困生”,有很多甚至是初中的“學優生”。從初中升入高中後,無論從教學環境,學習內容,同學關係上,還是從學習的範圍、廣度和深度上,都發生了質的變化。有些學生心理適應不了,表現在學習有困難,看書不懂,答題不會,這樣就使毅力欠缺的學生產生了畏難感,怕數學,煩數學。越不想學,成績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學,導致惡性循環。從而產生了自卑和應付心理,抄襲作業,考試作弊,塗改分數,欺騙教師和家長的行為也時有發生。

(二)學習品質差。

學習品質一般指學習認真、踏實、勤奮、自覺的創造過程。學習品質是決定學習成績好壞的一個重要因素。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出現不穩定的傾向。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情緒波動大,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起伏不定。其結果是態度消極,敷衍應付,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三)參與意識不強。

這些學生一般隻對結論感興趣,但對通過觀察、推導,找出數量之間的內在聯係,揭示他們的共同屬性,抽象概括出數學規律、概念等一係列思維過程不重視,不願參與探討過程。這種心理防礙了學生知識形成的係統性。這樣,沒有通過自己努力而獲得的結論終究不會形成牢固的知識概念。因而在使用知識時往往會出現“知識斷層”現象。

高中數學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是塊難啃得骨頭,因此數學學困生較多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些學困生通常在學習上表現出如下特征:

二、高中數學學困生成績差的成因

初中學生帶著理想、抱負,帶著對未來的向往與追求,帶著頑強拚搏的意誌和奮發向上的雄心來到高中,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明天的希望,他們辛勤地耕耘著,是什麼原因讓他們中的一部分成為了高中數學的學困生呢?其形成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

(一)在主觀上。

1.意誌薄弱,情感脆弱、自覺性差。意誌是為了實現學習目的而努力克服困難的心理活動,是學習能動性的重要體現。學習活動總是與不斷克服學習困難相聯係的。與初中相比,高中數學內容從深度,廣度來說都實現了較大的飛躍,很多內容都比較抽象。高中數學學困生學習不踏實,怕苦,不是知難而上,而是見難就退,缺乏堅強的意誌。

2.缺乏自信心和學習興趣。長期的,多次的失敗體驗讓高中數學學困生認為數學是很難掌握的一門學科,自己能力有限,不敢奢求取得怎樣的成績。久而久之,沒有了上進心,成績差就成為理所當然。高中數學學困生對數學缺乏學習興趣,上課如嚼蠟般無味,很難集中精神去聽課,導致惡性循環,最終放棄。

3.學習習慣不良,沒有掌握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高中數學學困生上課不懂得怎樣做筆記,對當天應掌握的知識沒有及時去複習、理解、鞏固。對不懂的問題沒有想辦法去解決,不懂又不問,怕被人認為笨,長期的積累造成了基礎知識的薄弱,以致在後來的學習中越來越多聽不懂,惡性循環,最終喪失自信心,選擇放棄。

二、在客觀上

(一)家庭方麵。

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不從自己的子女實際出發,期望值過高,一味施加壓力,成績不好不打則罵,導致孩子認為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有的家長則對子女不聞不問,任其發展,放任自流,時間久了孩子對學習不再重視了,學與不學一個樣,使自己的孩子成為高中數學的學困生。

(二)在教材方麵。

高中數學和初中相比,難度更大,內容更抽象,對學生的思維要求更高。

(三)教師方麵。

有些教師的專業水平較差,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差錯,引起學生的不滿,從而失去對教師的信任;有些教師態度不端正,經常歧視弱勢群體,甚至諷刺謾罵學生,致使學生討厭老師,甚至厭惡數學課;部分高中數學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存在如下的問題:

不注重銜接,人為地增加了難度;不與學生溝通,關注學生較少,未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認真備課,更談不上備學生,教法傳統、落後,教師一言堂多,師生、生生互動少,重結論不重過程,不能很好調動學生參與教學、啟迪學生思維、訓練學生能力,達不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不認真批改作業,不能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反饋不及時,未能給學生提供吸引的幫助,學生訓練少,能力得不到提高;不注重分層教學,一刀切,優等生吃不飽,後進生吃不下,因材施教得不到落實;不注重質量分析,測驗、月考、期中期末考試未認真統計作質量分析,成績統計粗線條,表揚優秀生,批評後進生,忽略中等生;勿需諱言,是教師自己的教學使一部分學生成為了高中數學學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