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可以因材施教。
多媒體為此搭建了一座橋梁:教師把預先設計好的教學課件放在多媒體教學網上,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自由選擇相關內容,各取所需,並且可以多次重複觀看。同時根據目前家庭擁有電腦的情況,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選做練習,課堂不再是被動接受教師的說教。教師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提高了教學的靈活性。人機交互式教學使每個學生掌握了自己力所能及的知識,也為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二、多媒體教學存在的不足
多媒體技術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如果一味地依賴於多媒體技術而把所有的教學環節用多媒體手段再現出來,那麼教師就會失去教師應有的主導作用。因此在多媒體教學中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一)不能用投影屏幕完成替代教師板書。
不少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就完成全脫開了粉筆和黑板,傳統的板書重現力強,隨寫隨看,內容還可以更加方便地增刪,另外好的板書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學生抬頭一看便對講課的重點一目了然,應針對教學內容采取與之相應的教學方法、方式,合理地綜合和利用各種教學媒體,這樣才能發揮各種教學方法的綜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二)實驗教學不能以多媒體教學代替。
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很方便的實現模擬現實,但這樣勢必會不利於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同時由於模擬實驗不是真實實驗,使得它的可信度不高,如果長期要學生接受他們所懷疑的信息,那麼必然會使他們喪失質疑、創新的欲望和能力,回到機械接受和機械記憶知識的老路上,與使用多媒體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的初衷背道而馳。
(三)要選用自己熟悉的多媒體軟件。
教師由於時間、精力、能力所限,常會選購市場成品和網絡信息作為多媒體軟件。市場成品和網絡信息的內容豐富,使用方便,形式多樣,自然成為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主要來源。但若將兩者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卻有其不可忽視的另一方麵。這兩種教學軟件多是麵向社會大眾的,有針對性的麵對某一專業或群體的還是少數,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和實際需求有較大距離;製作教學軟件的多是計算機專家而非教學專家,在教學法和教學內容上難免有不妥之處,或懂教育教學法的又不會運用現代化先進技術,二者沒須良好的溝通機製,這樣的軟件做為課外輔導尚可,一旦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其弊端也就暴露無遺。應該看到,市場中流通的各種軟件,能信手拈來隻是少數。教師一定要根據本學校、本專業、本課堂的特點進行調查研究,製作出具有自我特色的適用軟件,並且還有隨時修改、隨時更新。
媒體介入教學,為數學教學開創了新的天地。當然計算機隻是一種輔助工具,並不能取代師生間的交流,不能取代教師對學生諸方麵影響。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會為數學教學增添姿彩,為教學方法的探討提供廣闊的空間,為培養學生數學的各種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總之,電教媒體以其直觀、生動的形象,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個形神兼備,靜動結合的優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