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初中英語趣味教學
學科研究
作者:蔣喜鳳
英語是門語言,學以致用,在不斷的運用中練習,進步就很快,但我們的母語是中文,絕大部分學生隻是在英語課堂上學英語,課後沒有語言環境,導致許多學生學英語難的問題。一門語言講究聽,說,讀,寫。
中學生這個年齡的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控製力差,自尊心強,愛麵子,希望得到承認,青春期的狂妄自大等。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單純沿用傳統教學模式,使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機械地講解,一言堂,他們就會覺的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就會失去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中學英語教學質量不理想,恐怕這是一個主要原因。學習需要興趣。學英語就更需要興趣。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正是趣味教學考慮的出發點。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為趣味教學的核心問題是: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課堂內外樹立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親和力。讓學生喜歡你,喜歡你的課。
一、和諧、融洽師生關係
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代表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係,對完成教學目標至關重要。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並分外重視,肯下大功夫,花時間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這種現象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吧!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於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願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
這種現象也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多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親密的朋友。當然,這並非說他們的缺點不可批評,可以聽之任之。而是批評和表揚是出於同一個目的的愛護他們。因而批評的方式比批評本身更重要。不傷他們的自尊心,不侮辱人格。從內心讓他們感到教師的批評是誠摯的愛,由衷的愛護和幫助。讓他們感受到你的真誠並接受正確的引導。
二、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總是教師“一言堂”,課堂上教師總是向學生灌輸,學生被動的接受。沒有什麼輕鬆、愉快而言,因而也就無興趣可談。即使那些認真學習的學生,也無非把自己當作知識的記憶器,為分數不得已而為之。但就多數而言,由於不感興趣也就逐漸放棄學習英語,從而導至“兩極分化”,平均分低。課堂環境如何,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教師的責任在於為學生創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心地投入課堂教學,課前準備知識的呈現。儀表要灑脫,精神要保滿,表情要輕鬆愉快,目光要親切,態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談吐要簡潔,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書法要規範、漂亮,版麵設計要合理醒目等。為了淡化傳統教學給人們的印象。要“寓教於樂”“動靜結合”“學用結合”“師生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