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小學辦學體製和模式改革(2)(2 / 3)

從我省的實踐看,以上兩種做法是比較成功的,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氣候,正在向麵上推開,也受到社會各界的矚目和歡迎。改革試點學校的畢業生絕大多數都被錄用,有許多地方甚至供不應求。據反映,這些畢業生受歡迎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基礎比較牢,素質比較全麵,適應能力比較強。因此,普通高中的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麵向社會、麵向經濟建設辦學,從本地本校的實際出發,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在全麵貫徹教育方針、提高學生的全麵素質上下功夫。

四、加強對普通高中的管理,保證兩項改革的順利進行,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

普通高中教育前一時期出現的種種弊端,其原因是多方麵的。有教育思想的問題,也有課程結構、教學內容等方麵的問題,管理不力是重要原因之一,從我省的實際出發,加強管理的主要做法是:

1·逐步調整學校布局,擴大學校規模

從調查分析的情況看,1990年全省高中每校四軌以上的僅占29·8%,三軌左右的占18·5%,雙軌的占34%,單軌的占17·7%。普通高中布點分散,規模偏小,軌製混亂,對加強學校領導力量和師資配備,執行新的教學計劃和實行會考,改善辦學條件和提高辦學效益,特別是對全麵貫徹教育方針,提高教育質量都是極為不利的。近幾年來,我們趁實施初級中等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進行兩項改革的時機,要求各地從長遠利益出發,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積極創造條件,逐步調整普通高中的布局,要求每所普通高中一般在四軌以上;有條件的地方逐步把高、初中分開,辦成高級中學。近幾年來,全省平均每年減少20所高中,高級中學已有40多所,校容量不斷擴大,1991年平均每校達9·4個班級、420名在校生。無錫市市區經1992年暑假調整後,高中學校數由19所縮減為12所,平均每校每年招生規模達到6·4班。

2·加強學校常規管理,建立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常規管理首先從整治學校環境髒、亂、差入手,堅持數年不放鬆,直到抓出成效,形成風氣和習慣。在加強環境管理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近兩年又著手加強學籍管理和教學管理,即與兩項改革相配套,重新製定了《江蘇省全日製普通高中學籍管理規定》和《加強和改革普通高中教育的意見》。針對普通高中長期存在的“片追”難題和學校舉辦補習班、接收插班生和教師到校外補習班兼課的現象,從去年開始,省政府辦公廳發了《轉發省教委關於製止舉辦高考補習班和接收複讀生的報告的通知》,全省上下進行了廣泛的宣傳教育和督導檢查,現已基本得到製止,為建立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實施兩項改革、解決升學競爭的不合理現象和教育的惡性循環,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3·實行分類指導,發揮骨幹和典型學校的作用

普通高中的攤子大,學校層次多,要一批一批辦好。管理也要分類要求,分層推進。在重點高中基本達到規範化管理的同時,抓好一般完全中學的典型,通過總結宣傳、開現場會、評選文明學校和模範學校等辦法,正確引導,調動各校的積極性。另外,對管理不善、工作不力的學校,采取隨機檢查、現場指導、限期改正等辦法,督促其加強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範例四:寧波三中關於綜合高中辦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

一、目前我校綜合高中辦學實踐綜述

這兩年,我們進行實踐的主要內容為:不斷探索和完善綜合高中辦學模式;堅持全麵發展,注重課程改革,不斷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堅持科學民主管理的原則,提高整體管理水平;加強德育工作,形成立體交叉德育網絡;優化環境,重視熏陶。

1·堅持實事求是,按規律辦事的原則,不斷探索和完善綜合高中的辦學模式

(1)注重理論上的研究和探索

在教育改革深入進行的大好形勢下,在前階段學校教改實驗的基礎上,學校在理論上大膽進行探索和研究,從實際出發,確立了《關於綜合高中的實踐和認識》、《全日製中學外語特色教學》這兩個課題,並上報市教科所,被列為市級課題。課題確立後,分別成立了專題小組,從組織、人員上落實,並重視發揮青年教師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課題研究。課題組對綜合高中的辦學模式、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等方麵不斷進行探索。在此基礎上,發表了許多理論研究的文章,如《我校是怎樣走出困境的》、《綜合高中辦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普通高中的改革》、《辦好特色教育適應改革開放》、《Questions for Quick Answer》等文章,分別在《人民教育》、《教育教學管理專刊》、《寧波市教育科研》、《中國電視報(外文版)》上發表。

(2)適應改革、適應社會,聘請外籍專職教師,不斷提高師資水平

為了適應社會對外改革開放的需要,學校從1993年開始就聘請外籍專家希波尼夫人來學校授英語口語課。1996年學校又通過市外事辦聘請了美國籍雙碩士學位的英語專職教師菲利普斯先生來我校特色班上英語口語課。實踐證明、外籍教師上課學生興趣濃,負擔輕,水平提高得較快,不但口語成績好,而且還能自編自演小品節目,每學期向家長彙報一次,受到了全體家長的讚賞,擴大了學校在社會上的影響。有的節目還代表學校參賽,每次獲獎而歸。如高二年級學生的周俏英同學在全市外語演講比賽中獲得三等獎(其餘獲獎者大多數是大學生),這裏麵外籍教師口語訓練課功不可沒。

高水平的師資是高水平的教學質量的保證,也是辦好綜合高中的關鍵因素。學校領導班子特別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優秀教師的引進。同時,立足本校,提高師資水平。開展“說課”、“評課”、“師徒合同”等活動。每學期舉行不定期的全校性的說課比賽,校長和教導主任分別作報告和專題講座,然後分學科進行。青年教師參加說課一人不漏,全體教師參加評課一個不少,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對教師鑽研大綱與教材、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及增強教研氣氛都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新分來的青年教師,在第一學年都有優秀的中老年教師指導,並簽訂師徒合同明確帶徒目的,落實師徒責任和考核內容,年終進行考核評估。

學校積極鼓勵教師去參加各級各類的進修,並專門製定規章製度,以種種優惠政策鼓勵教師積極參加進修,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重視教學與科研相結合。采取具體優惠措施鼓勵教師積極撰寫論文。每年每個都研組至少在組內進行一次論文交流。近年來,據不完全統計本校教師有200餘篇論文在各級各類報刊上發表。

重視特長課教師培養、使用。學校除了聘請外籍教育專家為英語特長班學生及本校英語教師開設口語課外,還聘請音樂特級教師來校任教,邀請寧師院美術教授,中國美院教授來校定期舉行講座,邀請浙師大計算機係師生來校輔導。多次組織有關教師去史弟學校參觀、學習、考察。目前學校已形成一支較強的特長課師資隊伍。

(3)不斷完善辦學設施,確保教改深入發展

這幾年來市教委不但給學校許多政策傾斜與扶持,而且還投入巨資,增添設備,建造校舍。學校也節流開源,在市教委部署下逐步配齊配好應有的特色教學設施。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學校為美術特色班的學生在新建的大樓內裝修了寬敞、嶄新、采光條件極佳的三間大畫室,徹底解決了原來的三間畫室簡陋、狹小的問題,使同學們的學習環境得到了很好改善。1997年暑假,又在新大樓內裝修了麵積達115平方米的現代化設施的大型舞蹈教室,作為藝術班舞蹈、音樂人才的專門訓練場地。1995年以來共建造9000多平方米的教學用房和特長教學所需的專業用房,基本滿足了當前我校綜合高中特長教學所需的用房。藝術教育配有鋼琴4架及種類較多的民族樂器、電子樂器。到去年暑假止,已配齊了120台386以上的電腦,安裝在二間寬敞明亮的設備現代化的電腦教室內。除此之外學校還裝備了高、中檔語言實驗室各一套,多媒體視聽一套,校長自動化辦公係統一台。每間教室配有錄音機、投影儀及屏幕,每間辦公室配備一台電腦,以方便教師備課、出題、貯存資料,校園電腦網絡係統即將建成,校園閉路電視係統和校園音響係統即將安裝。在市教委的支持下,原來的三層實驗樓推倒重建,在原地基上建幢新型的、設施現代化的、高達五層的科學館,現正在緊張施工,將在今年暑假結束前竣工並投入使用。

2·堅持全麵發展,注重課程改革,不斷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

(1)提高理論認識,促使觀念轉變

要全麵提高學生的素質,教師就得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質——思想品質、職業道德及專業基礎、教育教學能力。

學校十分重視提高和統一教師的思想認識,每周認真組織大家學習有關的思想理論文章。例如1997年暑假一結束,學校就將國家教委柳斌同誌的《實施素質教育是一次深刻改革》、省教委黃新茂同誌的《堅持不移地推進素質教育》及全省十八位著名教育工作者發出的《提高師德修養,樹立師表形象的倡儀書》等文章印發給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討論。校黨總支還組織全本教職工就師德問題進行大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組織了師德演講比賽,學校把師德教育、素質教育和教學業務水平的提高有機地結合起來,根據每學期的工作計劃,教務處、教科處等有關職能部門著重抓好教研組工作的規範管理和教學業務研究等方麵的工作,每學期一開學就對教研組的教研專題、高考、中考研究及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等教研活動次數提出了極為具體的要求,要求各組製定了細致的切實可行的計劃,定期定量檢查工作進度和質量水準。

(2)注重課程改革,重視落實素質教育措施

我們實施的課程改革重點克服四個弊端:一是原課程體係以升學教學為中心,不完全適應社會的需要,教材要求偏高,內容相對偏多,學生負擔過重;二是課程與教材內容以學科為中心,過分強調知識的係統性;三是知識結構不大合理,重理輕文,忽視人文因素;四是課程模式單一。我們經過幾年的努力,初步建成了由必修課(包括勞技課)、選修課、雙休日活動和社會實踐三部分組成的課程結構。課程改革所進行的主要工作是:

①改革必修課

按照“變學科訓練為學科教育”的改革方向,探討各科實現“三突破”(即減輕負擔、提高質量;加強基礎,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發展個性)的措施和方法。在確保文化課合格的前提下,精簡必修課時,或用於特色教育或用於學科教育。如外語教學在“綜合訓練階段側重基礎”的原則上,充分利用外籍教師的優勢,把提高聽力和閱讀速度作為能力培養的重點。製訂“寧波三中美術教學大綱”“寧波三中外語特色班教學大綱”“寧波三中計算機教學大綱”,以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個性特長。

②開設選修課

根據國家教委《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調整意見》,開設必修課、選修課。在確定開設選修課的內容方麵,從本校的實際出發,先後開出了《英語聽力訓練》、《數學選修》、《音樂欣賞》、《美術欣賞》、《計算機入門》等課程,各門選修課都有簡要的教學計劃,在教學方法上,著眼於學生素質的訓練提高。選修課的教師,我們采取立足本校、兼任為主、外聘為輔的方法,大部分選修課均由必修課教師擔任。

③加強勞技課

我校於1992年正式成立“勞技中心”,配有勞動專用教室三間,聘任了專職和兼職教師,參照國家教委勞技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製訂了從初一到高三勞技課規劃,把勞技課分為縫紐、電工、勞作、打字等五類。每學期不定期的舉辦學生勞技作品和勞技成果展覽。

④增加活動

增加學生的課外活動。主要是指課外的科技、文化、體育活動。做到課外興趣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和人員(含參加成員和輔導教師)四落實。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自己選擇,自己動手動腦,發展創造力。課外興趣活動內容形式多樣,主要有:

A·科技活動:如微機、科技小製作、撰寫科學小論文、園林園藝等。

B·學科活動:主要是指學科講座和學科競賽輔導。

C·社團活動:主要是指文學、藝術等業餘團體活動。如組織文學社、舞蹈隊、合唱隊、器樂隊、體育運動隊等。

D·學校的節日活動:學校建立了三大節,每年11月的藝術節、9月的體育節(全校性的田徑運動大會)和3—4月的科技節很受學生歡迎。

課外活動的廣泛開展,豐富了校園生活,培養了學生個性特長,陶冶了學生的道德情操,增長了學生的智慧才幹。

在體育運動隊方麵采取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辦法。全體學生認真參加兩課兩操活動,平均達標率97%,常舉行年級、組之間的體育競爭活動,並從中選拔出優秀運動員組成各種運動隊。這兩年內,參加市裏比賽獲得市初中足球冠軍、市高中女排冠軍、市初中男排亞軍、市初中男籃亞軍、市中學生暨重點中學田徑運動會初中團體總分第二名,高中團體總分第三名的好成績。

3·堅持科學民主管理的原則,不斷完善和提高學校總體管理水平

(1)學校管理科學民主,規章製度合理健全

學校有明確的辦學方向,認準綜合高中內涵,以創建一支優良教師隊伍為目標,加強德、智、體、音、美、勞等方麵的全麵素質教育。堅持以創建省文化學校為目標,加快校園文化建設和現代化建設,明確提出了“文明、勤奮、求實、創新”八字校訓。與之相配套的有一係列完整的綜合改革方案,如:幾經教代會討論通過的《校長負責製》、《校內結構工資製》、《教職員工聘任製》、《考核獎懲製》、《崗位責任製》等五製,並且得以有效的實施。去年三月份,學校集思廣益,製訂了《寧波三中1997—2000年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規劃》,在九七年四屆一次教代會上討論通過後,化解成為具體的可操作性較強的條例並實施。今年上半年學校著手對各類規章製度條例進行修訂,彙編成冊,在征求各部門意見之後,即將於今年6月正式出版。每位教師人手一冊。做到人人有法可依,事事有案可稽。真正使學校管理走上科學化、製度化、法治化的道路。

(2)領導作風民主、辦事公道

在學校管理的具體操作上,領導作風民主,辦事公道。領導在作出重大決策前非常注意廣泛聽取各方麵的意見,並先經過適當範圍內的幹部和教職工反複討論,然後試行,發現不妥,即行改正。關係到廣大教師切身利益的如:分房、結構工資、各項改革方案等重大問題,必須經教代會通過後才試行。學校每年定期召開一次教代會,討論學校重大的事件,校長向代表作年度工作彙報,然後再讓廣大代表討論評議,代表對學校工作提出的提案,校領導必須作出答複或提出具體解決的方案。所以,廣大教師很滿意,學校全體教職工凝聚力強。

(3)積極發揮各級幹部和民主黨派的作用

學校對各級幹部如:處、室、年組織、教研組、工會、團隊等幹部的作用十分重視。每周定期召開一次校長辦公會議,每兩周定期召開一次行政會議,在會上統一認識、明確目標、部署工作、分頭進行。基層實行年級組長負責製,學校加強檢查與指導。我校民主黨派組織較多,參加民主黨派組織的人數也較多,這些人員是學校的一支重要力量,為此學校十分重視各黨派的組織建設和理論學習,十分重視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的作用,校各級領導、考核小組、職評小組、教代會主席團等組織均有民主黨派代表參加。學校的發展規劃、辦學方向等方麵的決策必事先征求黨派負責人的意見,每年在七·一、元旦前後定期召開民主黨派座談會,誠懇地征求黨派負責人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各民主黨派過組織生活,黨總支也應邀派員參加,幾年來,由於彼此間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所以關係相當融洽,民主黨派人士很樂意在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

4·堅持德育為首,形成主體交叉德育網絡

(1)德育教育機構組織健全

學校成立德育領導小組,下屬機構有政教處和團委,以及家長教育委員會。政教處下屬有年級組、班主任;團委下屬有學生會、少先隊。

(2)德育教育目標明確

培養學生成為有覺悟有道德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好公民。具體表現為政治思想方麵——培養學生三熱愛、獻身精神、改革開放意識;道德行為方麵——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養成文明行為習慣;心理素質方麵——培養良好的品格、意誌、精神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