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告別人世與別路求生(2 / 3)

研究發現,每個人不同瀕死體驗的產生,受到社會心理及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但半數以上的人遇險時不但不害怕,反而思維特別清晰,心情格外平靜和寬慰,無任何恐慌感,甚至有的人在這危難之際,還有某種歡樂或愉快的感覺。

現在死亡醫學方麵的專家發現,無論地域、民族、文化素養、宗教信仰有多大的不同,一般的瀕死體驗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麵:

(1)異常平靜和寬慰。約有64%~77%的人有這種感受,他們大多數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具有較強的適應力。他們感覺自己在隨風慢慢地飄揚,當飄浮到一片黑暗中時就感到極度的平靜、安詳和輕鬆。

(2)意識逸出軀體。約有53%~75%的人覺得自己意識脫離了自己的軀體,在遠處極其冷漠地觀察著醫生們在自己軀體周圍忙碌著。這種軀體外的自身形象有時具有呼吸、脈搏等生命特征,並且還可返回軀體。

(3)通過隧道。約32%的人感到軀體在黑暗中晃晃悠悠地通過一個深邃的黑暗無比的隧道,並覺得自身被牽拉或擠壓,有時還伴隨一些奇怪的嘈雜聲。隧道盡頭隱約閃爍著一絲光明。據認為,這是誕生記憶的複蘇,即出生時自身通過母親產道而被推到人間的經曆的回憶。

(4)與親朋好友團取。在有光亮的隧道盡頭,親朋好友都站在洞口迎接自己。他們有的是活人,有的早已去世,惟一相同的是他們全都形象高大、絢麗多彩、光環縈繞。約50%的人有這種體驗。

(5)人生全景式回顧。約22%~27%的人腦際裏一幕幕快速掠過既往的經曆,類似電影蒙太奇,內容多為重大事件並且令人愉快的。

(6)與宇宙合而為一感。持這種說法的人占10%。他們同光線融為一體,刹那間,覺得自己猶如同宇宙融合在一起,同時得到了一種最完美的愛情,並且自認為掌握了整個宇宙的奧秘。

除此之外,有的人還有過“時間停止感”、“被外力控製感”、“突然醒悟感”、“升天成仙感”等。

西方科學家紛紛試圖從科學的不同角度對瀕死經驗進行探索,以圖解開瀕死經驗之謎。但至今仍無滿意答案。有人認為所謂瀕死經驗,是因為窒息而致的死亡幻覺;有人認為是人死亡時,大腦分泌出過量的化學物質引起奇特的幻覺;有人認為是人在死神降臨時,短時間的本能反應與主觀體驗。

美國心髒病科專家邁克爾·薩博堅持對自己的病人進行調查,許多人異口同聲地聲稱經曆了死亡體驗中的某一、二階段。一位病人甚至說,他自己在心髒停止跳動後聽到過護士們的對話。但這些仍未消除薩博的疑竇。他決定“開一次性命玩笑”,親自“去地獄出差”。他建立了一個由曾是無瀕死經驗的幸存者和有瀕死經驗的幸存者組織的監督小組,同時又組織了一個高水平的搶救小組。他經過這次“地獄考察”,撰寫了一部著名的論著《死亡的回憶》,聲稱瀕死經驗是人類最大的奇跡。

美國明尼蘇達的腫瘤學家和催眠療法學家萊維塔為了解除病人死前的精神痛苦,采用想象技術,先後對十幾名病人進行了“死亡演習”,以闡明處在彌留之際的病人“沒有痛苦”的假說。病人“演習”後,都要將自己“死亡”時所看到的情景、感覺作一番描述。萊維塔觀察後發現,病人死亡時的感受大同小異。有的人感到飄飄然地升到“天堂”,有的人說,“‘死亡’那陣子,大腦好像和身體分離了”。在演習中,萊維塔千方百計幫助病人主動配合。例如,有一個母親在“死亡”時看到兒女們悲痛欲絕的情景,萊維塔便安慰她,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她正在離開自己養育的兒女。萊維塔說,病人的典型反應是:在整個“死亡演習”過程中,感覺舒適,無疼痛感;並意識到死亡並不可怕,這是一種理想的生物終了現象,和呱呱墜地那一瞬間沒有什麼差別。

死亡感受是一大千古之謎,還有待人類去探索。而對瀕死體驗進行科學研究,可以深化人類對自身的認識和理解,有助於對瀕死者進行救生、安撫和醫護。

2.“冷凍待醫” 有可能嗎

凍屍複活的奇跡不僅引起科學家們的研究興趣,而且使得世人對人體冷凍技術寄予厚望。特別是一些身患絕症的病人,企圖求助於人體冷凍技術將自己的生命暫時“冷凍”起來,等待來日能夠治愈絕症時,再解凍複蘇,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