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狗屎與垃圾 4、救我!
一下子,局麵變成了這樣:
駱鈴勇戰辜劍。
辜劍沒有了槍。
他抽出了腰畔的斧頭。
他一向都是個擅使小斧的漢子。
駱鈴手上沒有武器。
但她有針。
以小(她的身形可算高,但比起辜劍可謂不成比例)搏大。
哈森則力戰史斯。
史斯更加魁梧。
哈森在少年時曾得過馬來功夫搏擊冠軍,但近年來已養尊處優不必再與人近身肉搏的他,跟這樣高大豪壯的敵人交起手來,少不免吃盡了苦頭。
溫文也決不是沒事幹。
他更“忙”。
“忙”得真不可開交。
史斯、高足、辜劍,三人都各帶了一名同伴,除了那開轎車的司機因先著了駱鈴一擊,又在與張小愁搶奪手槍而給溫文推入火場灼傷甚重之外,另兩人都曾受過溫文一“劈”,非但沒暈,連戰鬥能力都影響不大。
所以溫文要以一敵二。
這就大事不好矣。
說真的,溫文不是沒練過武,而是從沒放了心機好好練武。
他練武的原因,跟一般人練武的理由和目的,也沒什麼兩樣,但有幾個“私人理由”是比較特殊的:
一,他比較矮小,所以他需要習武,來補償他這個先天缺陷。
二,他特別喜歡出風頭,所以非常好打抱不平——這都需要點功夫底子,才能達成了。
三,他以為總有一天,會有製片、導演慧眼相識,請他去拍武俠(打)的。機會來的時候,他得要先準備好。
但顯然的,他準備得並不夠好。
打架,跟文筆、畫功、會活、唱戲……一樣,天份固然重要,但一定不能缺乏嚴格的鍛練。
基礎是一定要的。如果不勤加練習,根本沒有底子,任有天才,也無法發揮。
因此,一些講究武術實效的武功,就十分注重自由搏擊的訓練。一個空手道、柔道、合氣道、跆拳道的黑帶晉段前,一般而言。至少經過逾三、四百次的交手經驗。至於中國武術中亦有不少注意實戰功效的,例如:詠春、意拳、螳螂、八卦、洪源、太極、擒拿等武術的高手,難免有上千次的“講手”練習,不管對師父、同門、或打樁、擂台,都有極豐富的經驗,乃至在進攻退守間進入完全“自然反應”、“潛能反射”的狀態。這才算真正把學得的武藝運用在實戰上。
可是這殊不容易。
也談何容易?
在這麼多次自由對打的訓練中,自然難免負傷、意外,乃至死亡,有的人也因而失去信心、半途而廢,可見能成為真正一名實戰高手,的確非要有恒心、毅力、勤奮和天份不可。
故此在西片中常見;某甲向某乙揮出一拳,自己卻痛得彎腰撫手,這看來是十分窩囊,但其實卻十分寫實;蓋因如果未曾真正學過武功的,或無充份實戰經驗者擂人一拳,反折其手,那是十分容易發生的事。
——怎麼打人,是講究技巧的。
沒有經驗的人連拳頭都不會握,擂人一下,隻怕痛的是自己,既打的不對,也打在別人不對的地方。可能會不小心要了對方的命,也可能在不意間賠了自己的命呢!
是以,有些沒有受過真正武術訓練而又好戰的家夥。談到搏戰總喜歡洋洋自得的說:
“我沒學過武功,可是。因為我夠狠,所以別人都打不過我。”
其實這觀念絕對是錯的。
夠狠的人不等於能打。絕不等於。夠狠的人隻能在沒有打鬥經驗或跟他一樣未受過武術訓練的人才能地發揮“狠”的效用;隻靠狠,正如隻夠勇一樣,遇上真正的高手,都包管用不上。
以為自己打架夠狠便算能打,那真要打過才知悔,還不如早些夢醒吧。
磨練是重要。在這一點上,寶劍與人材,性質都是一般。
光說不練,到頭來仍是經不起考驗的。
考驗一個漢子,戰鬥是最好的方式——不管鬥智鬥力鬥手段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