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做人不可太狂妄(2 / 2)

狂妄的人總是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實力,過低地估計別人的智慧。他們認為誰都不如自己,他永遠都是正確的,高高在上的。有的人讀了幾本書,就自以為才高八鬥,無人可比;有的人學了幾套拳腳,就自以為武功高強,到處稱雄。這些狂妄的結局往往是以失敗告終。

1996年6月,俄羅斯總統大選中爆出了一個大冷門:列別德單槍匹馬競選總統,獲得了15%的選票,名列第三。葉利欽立刻認識到這是一個後起之秀,為了蟬聯總統,他將列別德招至麾下,委以安全會議秘書和總統國家安全助理的重任。葉利欽預言:列別德將成為2000年的俄羅斯總統。

列別德成了政壇紅人,可是僅僅121天之後,在10月17日,他就被葉利欽撤銷一切職務,並被攆出了克裏姆林宮。列別德怎麼那麼快就從權力高峰上跌落下來了呢?

據知情人士介紹,列別德的下台,主要起因在和50歲的內務部長庫利科夫的爭吵。庫利科夫得到葉利欽的支持,又是時任總理的切爾諾梅爾金的盟友,他是克裏姆林宮裏參與決策車臣戰爭的“強硬派”。而列別德卻憑著一時的名氣,一進入克裏姆林宮,就把手伸向庫利科夫權力範圍,庫利科夫當然不會輕易就範,於是兩人發生了激烈的鬥爭。

不但如此,列別德還掄起大牌把上下左右的同行們“揍”了個夠:他攻擊切爾諾梅爾金政府的經濟政策不是維護國家利益,而是有利於某些“勢力集團”;他指責總統辦公廳主任丘拜斯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想成為俄羅斯的“攝政王”;他又阻撓葉利欽總統任命前總統國家安全助理巴圖林擔任負責高級軍職任免機構的領導人;他一再攻擊庫利科夫,而且要其“引咎辭職”;最後,他又和以前的好友、國防部長羅季奧諾夫吵翻,他指責羅季奧諾夫對空降部隊進行改革是“企圖消滅空降部隊”。

此時的列別德狂妄至極,這個目中無人的家夥在議會、在黨團到處樹敵,他誰也看不起,而且野心勃勃。他剛擔任安全會議秘書,就要求擴大安全會議的職能,還起草了新章程,以國家安全為由,把自己的手伸進外交、經濟等領域。他還不知天高地厚,提出增設副總統的職位,毫不掩飾他要當二號人物的企圖……

列別德把自己估計得太高了,他真以為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他是“救世主”外,別人都是無能之輩。10月17日,葉利欽撤銷了列別德的一切職務。列別德在這121天的時間裏的種種表現足以說明他從政經驗不足,還不成熟,出言不遜,樹敵太多,不具備一名政治家應該具備的素質。

一個人有多少本事,別人都看在眼裏,不用自己張揚顯示。如果過於狂妄,往往還會為別人留下笑柄。人們常說“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狂妄有時候反而暴露了自己內心的虛弱,極力表現自己也是生怕別人觸到自己的軟肋,說自己不行。

急於顯露自己的能力,幾乎是每一個新人的通病,也是人之常情。聰明人總是注意適當地隱藏自己的實力,而不是一上陣就表現得太過分。人若是狂妄,那麼他評判事物的標尺就會失衡,就不能再正確地看待自己,並且最容易走進自己設置的怪圈。因為你被自己頭上的那層光環迷住了雙眼,有些眼花繚亂,有些飄飄然,頭重腳輕,搖搖晃晃,如同醉漢。伴隨著歲月無聲的流逝,你自以為已經走了很遠的路,有一天當你突然醒來一看,才知道自己還停留在當初的出發點上。因此無論功成名就還是事業中途偶然出現的高潮,都要學會忍耐,抑製住狂妄之心,你才不致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