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做人不可太狂妄(1 / 2)

曾國藩一向注意自己的言行,他認為“鋒芒則露殺氣,圓通則顯和氣”。隻有學會保全自己,才能在趁對手疏忽之時,轉守為攻,敲定勝局。他常用“厚藏匿銳,身體則如鼎之鎮”來教育僚屬及家人,我們可以將這兩句話作為座右銘來遵守。“藏”是什麼?藏是為了把鋒芒掩飾下去,不讓別人察覺。即本來強,卻裝弱,本來大,卻裝小,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出擊,讓別人防不勝防。屈是為了伸,藏是蓄誌。不屈難以伸展,不藏心誌從何來?

做人不可太狂妄,狂妄則遭人嫉恨,狂妄則阻礙進取。如果想要成功,那麼就要能夠忍耐狂妄之心。

班克·海德是位資深演員,不僅演技精湛,而且為人精明。然而歲月不饒人,當年華逝去,青春不在時,海德的競爭對手也不斷地增加。當然,海德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因此,她依然是演藝界眾所矚目的航標,是新秀們競相比較的對象。

一天,海德偶然聽到跟自己在百老彙同台演戲的一位年輕女演員極其傲慢地對眾人說:“班克·海德實在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我隨時可以搶她的戲。”

海德聽出來這是一個很有發展前途的年輕演員,但作為一個老演員,她知道,如果不改掉目空一切、自高自大的毛病,那麼就不可能有所作為。她決定懲治一下這個年輕演員的狂妄。她從旁邊走出來,既心平氣和又針鋒相對地說:“我的確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不過說句不夠謙虛的話,我甚至不在台上也可以搶了你的戲。”這位年輕的女演員不以為然,針尖對麥芒地說:“您過於自信了吧。”

海德隻是笑笑,說:“那我們就在今晚演出的時候試試看。”

當天晚上,大家都很興奮,準備看兩個優秀的演員如何飆戲。班克·海德和那年輕女演員同台演出。演出快結束的時候,班克·海德要先退場,留下那名女演員獨自演出一段電話對話。

班克·海德在台上表演飲香檳的內容之後,把盛著酒的高腳杯放在桌邊上,隨即退下場。高腳酒杯有一半露在桌外,眼看就要跌下去了,觀眾擔心、緊張,幾乎都注視著那個隨時都可能掉下來的高腳杯。

那位年輕的女演員使足了渾身解數,也無法把觀眾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有一段時間,她甚至把自己的注意力也放到了高腳杯上,她希望它掉下來,那麼以後自己就可以有所發揮,可是,杯子沒有掉下來,她隻好在觀眾心不在焉的表情下演完這場戲。不用說,觀眾緊張的心情,破壞了她本來可以大出風頭的演出。

為什麼高腳杯沒從桌邊掉下來呢?原來,老練的班克·海德退場前用透明膠布把高腳杯粘在了桌邊上。

那位年輕的女演員也很聰明,她立刻從此事中領悟到:如果能把遇見的每個人都當成老師,能學到許多課堂上無法學到的知識,同時也能化解許多不必要的阻力和麻煩。對於一個剛出道的年輕演員來說,更是如此。

那位年輕的女演員主動找到了班克·海德,誠心誠意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花開能有幾日紅,年輕莫笑白頭翁。”班克·海德大度而關切地說:“如果年輕貌美是一個人的推薦信,那麼優秀品質則是一個人的信譽卡。”然後,拿出了一個厚厚的筆記本,送給了那位年輕的女演員。班克·海德在筆記本中,記下了多年舞台生涯的豐富經驗和教訓,並在筆記本的首頁給那位年輕的女演員寫下了這樣的話:“向尊長謙恭是本分;向平輩謙虛是友善;向下屬謙讓是高貴;向所有人謙和是安全。”

人有了才能是好事,但如果因為自己的才能出眾而狂妄自大就不是什麼好事了。狂妄往往是與無知和失敗聯係在一起的,會招人反感,自然也很難得到上司的賞識和朋友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