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包容別人的錯誤(1 / 1)

包容別人的錯誤,給別人的錯誤找個理由,那樣不僅讓自己心安,也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跟別人相處的時候,要記住:和我們來往的都是感情豐富的常人。世界上沒有完人,我們交往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著自己的毛病,甚至我們還會遇到充滿偏見、傲慢和虛榮的怪人。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難免會產生摩擦,當有人侵害到我們的利益的時候,我們要以一顆“包容”的心去原諒和理解他人,給別人對自己的傷害找一個理由,然後原諒他們。

拿破侖曾率領部隊宿營在一個小鎮上,這個小鎮盛產葡萄,當天夜裏,一個士兵感到口渴,一時找不到水,便悄悄地來到葡萄架下,順手摘下一串葡萄吃起來。第二天一大早,葡萄園主發現地上的葡萄皮,立刻判斷是來此宿營的大兵偷吃了葡萄,他找到拿破侖很生氣地說:“你手下人偷吃了我的葡萄,你必須查出來是誰幹的!然後賠償我。”

拿破侖一開始不相信,便帶著助手與葡萄園主走出宿營帳篷,一起來到葡萄架下,果然看見了滿地的葡萄皮,拿破侖急忙賠不是,並拿出錢給葡萄園主,這才讓葡萄園主消了火。

拿破侖很氣憤,他想一定要查出偷吃葡萄的士兵,好好地懲罰他一頓。但他很快又冷靜下來,告訴自己要容忍住,因為眼下正是用人之際,處罰一個人是小事,但會影響到全軍士兵的士氣,同時他又從人性化角度為那個士兵考慮,長年累月的戰爭,士兵們吃了很多苦頭,看見誘人的葡萄能不流口水嗎?這樣想過後,拿破侖放棄了查辦偷吃葡萄者的決定。

助手不明白拿破侖為什麼這麼做,便問:“你為什麼不處罰那個偷吃了葡萄的士兵呢?”拿破侖回答道:“眼下正是士兵出生入死的時候,他們的表現一直很優秀,如果拿一點小事去衡量一個人的功過對錯,那就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

後來這事傳到了軍營中,士兵無不感動,那位偷吃葡萄的士兵控製不住感情,勇敢地站出來,找到拿破侖,向拿破侖行了一個軍禮,說:“是我因找不到水喝,一時喪失意誌偷吃葡萄的,請處罰我吧!”

拿破侖見此情景,心裏很高興,他想:“做一位出色的領導者,就要有容忍和寬容之心,假如我真的要處罰這位戰士的話,軍隊顯然就會出現一個整天愁眉苦臉的士兵,這樣我們將怎樣實現打勝仗的計劃呢?”他拍了拍士兵的肩膀,說:“我能諒解你這一回,但以後要加強自我約束。”

就這樣,一場偷吃葡萄的事情就在拿破侖的容忍與寬容下平息了。那位士兵跟隨拿破侖轉戰南北,每次戰鬥他都勇敢頑強,衝鋒在前,立下了赫赫戰功。

用一顆包容的心對待他人,會提高人生的境界。拿破侖包容了士兵的錯誤,這讓士兵們更加的效忠於他。用愛心來幫助他人改正過錯,比責罵、教訓能獲得更好的效果,因為愛是種包容,是種關懷,它最具有力量。

老楊老兩口退休後搬到了市郊的三間平房裏,房前有一小塊空閑的土地,老兩口就在空地上栽種了一些花草。荒蕪的土地變成了美麗的花園,自然讓年事已高的老兩口多了一些逸趣和欣喜。隻是花圃旁邊有一條小路,一到雨天就泥濘不堪,於是行人就紛紛從花圃中繞行。一家人看著那些被踐踏了的花草,痛惜不已。

周末,老楊拉了兩車煤渣,墊好了花圃旁邊的那條小路。晚飯時,老楊樂嗬嗬地對女兒小楊說:“再有雨天,我們的花圃也會安然無恙。”看出女兒有些迷惑,老楊淡定地說:“行人踩踏花草,是因為雨天小路泥濘,不得已才從花圃借道。”

女兒不禁驚歎於父親的包容。是啊,行人多是避免自己滑倒,或者陷入泥濘,才從花圃經過。倘若花圃旁邊的小路雨天也便於通行,肯定就沒人再去踐踏花草了。

仔細想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又何嚐不是這樣呢?如果我們主動伸出友愛之手,給“泥濘”以“煤渣”,那麼,誰還願意去踐踏別人的花圃呢?

有的人傷害了對方,完全是一種自我保護意識,而這種意識人皆有之,通常是為了使自己不受傷害。其實,每個人的心都是那個花圃,人生之旅則是花圃旁的那條小路,而鋪路的煤渣則象征著友愛。生活的天空不盡是風和日麗,偶爾也會雨雪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