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求同存異,以德報怨(1 / 1)

和和氣氣的與人交往,在非原則性的問題上不斤斤計較,能夠大度容人,寬以待人,求同存異,以德報怨。

孟子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一個低調的人,懂得與人溝通、合作,在和和氣氣的交往過程中,成就自己與他人的大事。和和氣氣就是與人交往時,在非原則性的問題上不斤斤計較,能夠大度容人,寬以待人,求同存異,以德報怨。和和氣氣有助於擴大交往的空間,滋潤人際關係,消除人際間的緊張和矛盾。一個人由於出身不同、閱曆各異、文化程度有高有低、氣質性格存在差別,在交往中難免產生誤會和矛盾,發生磕磕碰碰的事情。這就需要遵循和和氣氣的原則。如果有人傷害到你,你就耿耿於懷,以牙還牙,必然導致矛盾激化和惡性循環。著名戰鬥機飛行員鮑伯·胡佛,就懂得與人和氣合作的重要性,並把與人和氣合作提到了一個關鍵的地位上來。

鮑伯·胡佛的飛行經驗十分豐富,技術高超。在漫長的試飛生涯中,順利地試飛了很多種機型。

有一次,他又接受命令參加飛行表演,完成任務後他飛回機場,飛機的兩個引擎同時失靈。憑著多年的經驗,他臨危不懼,果斷、沉著地采取了對應措施,奇跡般地把飛機停降到飛機場。

飛機降落後,他和安全人員一起檢查飛機出事的緣故,發現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油用錯了,他駕駛的是螺旋槳飛機,用的卻是噴氣機用油。

負責加油的機械工嚇得麵如土色,見了胡佛便痛哭不已。因為機械工一時的疏忽險些造成飛機失事和飛行員的死亡。胡佛並沒有對他大發雷霆,而是上前抱住那位內疚的機械工,真誠地對他說:“沒關係,夥計,我想請你明天仍幫我做飛機的維修工作。”

胡佛和和氣氣地對待了那個機械工,讓他有自省的機會,同時機械工也認識到了自己的失誤,更加的敬重胡佛的為人了。後來,這位機械工一直跟著胡佛,負責他的飛機維修,他陪胡佛走過了漫長的試飛生涯,也伴隨胡佛登上了事業的高峰。

要給犯錯誤的人改正的機會,不以一時一事取舍人。當遭到別人誤解時,不可遷怒於人;當自己的利益與別人的利益相衝突時,不要斤斤計較;當交往發生矛盾時,要多想想自己的不足,誠懇地進行自我批評;當雙方的觀點出現分歧時,要求同存異,不抬高自己貶低別人……這樣雙方的交往才會長久地保持和發展下去,所以說,和和氣氣的待人,才能與人共成大事。那麼,如何贏得與人和和氣氣的合作呢?生活當中的一些細節是不可忽略的。比如:

1.多讚美別人

在生活中,人人都喜歡給自己積極評價的人,也願意同那些對自己的品性和才華及在工作中的表現給予好評的人合作。如果你經常讚美別人的德識才學、工作實績,你就會得到許多合作者,別人會報以知遇之恩。

2.以幫忙者出現

因為幫忙的角色不僅顯示出了你對對方的真誠關心與慷慨相助,而且維護了對方的主導地位。對方會因此真誠地歡迎你來合作。因為你的真誠換取了對方的真誠。

3.請求對方幫忙

先請求對方幫自己一次小忙,然後表示感謝,漸漸地,對方就會心甘情願地幫你的大忙。因為你這樣做,不僅維護了他的自我形象,而且使他享受到了自己有益於他人的美妙心理體驗。

4.激起對方的歉疚之情

在與人合作的過程中,要非常大度,不要斤斤計較得失。即使對方有對不起自己的言行,也要一切如常。以此激起對方的歉疚感,從而更加盡力地與你合作。

5.直呼他人名字

經驗告訴我們,被自己喜歡的人直呼名字是愉快的。直呼其名,向對方傳遞的是一種親密情感。但是在使用時必須根據生疏程度,深思熟慮,而且必須使用得體,否則會適得其反。

隻要你關注一些小小的細節,別人會感激不盡,就會把你作為知心的朋友。這種利人利己的雙贏觀念是我們必須具備的。其實,我們可以從自然界中學習到很多,自然界有很多現象常常令我們很是震撼:在野火燒起的時候,為了逃生,眾多螞蟻迅速聚攏,抱成一團,然後像滾雪球一樣飛速滾動,逃離火海。那劈裏啪啦的燒焦聲,是最外層的螞蟻用自己的軀體開拓求生之路時的呐喊,是奮不顧身、無怨無悔的呐喊。螻蟻尚且如此,人與人之間更應該是眾誌成城、精誠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