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不能隨便對人傾吐,要慎言謹行。
一定要有耐心,不能隨便把心事說出來,當別人看透或者知道你的心事的時候,你的利器已經暴露在別人麵前,何況你還隨便向人傾吐自己的心事,這不是把自己毫無保留地向別人展示,授人以把柄嗎?說不定何時,就會成為別人修理你的突破點。
李淑華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她被分配到某出版社編輯部做一名編輯。剛去時,有一位麗姐對她非常關心,經常指點她如何做好工作。李淑華非常感激,畢竟在剛進入社會,遇到這樣的人不容易。
一次,李淑華生病住院,全編輯部隻有麗姐過來看她,小李對麗姐的好感又增加了一層。自此,兩人是無話不談。某個周末,李淑華把自己想當組長的心事告訴了麗姐,並把自己的一些措施也說了出來,麗姐先是表示驚訝,然後又鼓勵了她一番。
可是自此以後,小李發現,麗姐對自己的態度越來越冷淡,麗姐似乎把精力都轉到做事上了,她比以前更積極,在許多方麵,都提出了有建設性的意見,可是這些意見總是讓小李有似曾相識之感。
不久以後,小李又受到“謠言”的困擾,謠言說她和社長的關係曖昧,小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她和社長隻是點頭之交,也就是說,見麵了,社長能夠認識她是社裏的人,僅此而已。
小李大惑不解,到底是誰在背後搞鬼。一次,去打印室時,她聽到了這樣一段話:“你說麗姐說小李和社長關係曖昧,可我看怎麼不像呢?”
小李迷惑不解,她仔細回憶,自己並沒有做什麼對不起麗姐的事,到底哪裏出問題了呢?不久,組長的任命下來了,是麗姐,小李恍然大悟。
小李若能在保守秘密這個問題上處理得當,就不會因泄露秘密而把事情搞得複雜化,致使自己遭受不白之冤。許多人有一個共同的毛病:肚子裏擱不住心事,有一點點喜怒哀樂,就總想找個人談談;更有甚者,不分時間、對象、場合,見什麼人都把心事往外掏。
這也沒有什麼不對,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心事。人若有心事,應該說出來,才不會在心內鬱積,悶出病來。這個說法基本上是沒錯的,但我們認為,好的東西要與人分享,壞的東西當然不能讓它沉積在心裏,要說可以,但要有針對性,不能“隨便”說。因為你每個傾訴的對象都是不一樣的。所謂“隨便”是指:不區分“心事”的等級;不區分說的對象。
心事不能隨便對人傾吐,要慎言謹行。之所以處理心事要這麼慎重,是因為心事的傾吐會泄露一個人的脆弱麵,這脆弱麵會讓人下意識地瞧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麵被別人知道,會成為他日爭鬥時你的致命傷,這一點不一定會發生,但你必須提防。
如果你的心事必須一吐為快,一定要想到:這件事能對他講嗎?會不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也就是說,傾訴的對象要選擇好。有些心事帶有危險性與機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擔的壓力,你對某人的不滿與批評,當你快樂地向別人傾吐這些心事時,有可能他日被人拿來當成反駁你的武器,你是怎麼吃虧的,連你自己都不知道。那麼,對好朋友應該可以說說心事吧!答案還是:不可隨便說出來。你要說的心事還是要有所篩選,因為你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你未來的“好”朋友,這一點你必須了解。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再好的朋友也可能反目成仇。
那麼對家裏人,總應該說自己的心事了吧?答案是否,即使是麵對至親,也不可全把心事說出來。譬如說,你的配偶對你的心事的感受與反應並不像你預期的那樣,他因此對你產生誤解,甚至把你的心事也說給別人聽。
另外,泄露自己的心事,還可能受到牽製。當你和別人共同擁有一個秘密時,往往你會因這個秘密同對方拴在了一起。這對你靈活機動地處理事情就是一個障礙。在處理一件事時,你往往要考慮他的利益,這可能會使你做出違背原則的事。同時,對方可能會在關鍵時刻,拿出你的秘密作為武器回擊你,讓你在競爭中失敗。
然而,閉緊心扉,心事“滴水不漏”也不是好事,有時候,一件小小的心事,可能會讓你獲得對方的好感,進而與你成為好友。這就需要你在談心事時,要把握分寸,如何把握分寸呢?很簡單,把局勢扭轉到對自己有利的一方,說說無關緊要的心事給周圍的人聽的同時,多聽聽別人的心事,別人就會因你多聽而多說,他說得越多,你知道得就越多!少說,不但可以引導對方多說,還可以避免流露自己的內心秘密,一切的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