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忍耐,心浮氣躁就無法戰勝困境。
假如有那麼一天,“智慧”已經失敗,“天才”也無能為力,“機智”與“手腕”以及其他的各種能力都已束手無策、宣告絕望時,那麼,請記住,你還有“忍耐”。由於堅持與忍耐,我們取得了成功,使不可能成為可能。
忍耐就是不急躁,人一急躁則必然心浮,心神不寧,就無法深入到事物的內部中去仔細研究和探討事物發展的規律,無法認清事物的本質。一句話,缺乏忍耐,心浮氣躁就無法戰勝困境。
在別人都已停止前進時,你仍然堅持;在別人都已失望而放棄時,你仍然進行。這是需要相當的勇氣的。然而,使你得到比別人更理想的位置,更高的薪資,使你做到人上人的,正是這種堅持力。這種忍耐的能力,是一種不以喜怒好惡改變行動的能力,也是扭轉逆境的最後希望。
忍耐的精神與態度,是曆史上許多偉人取得成功的最大關鍵。俄羅斯偉大的軍事家庫圖佐夫就是這樣一個在逆境中憑著忍耐挽救了國家危亡的高逆境商者。
1812年,拿破侖為了消滅俄國,統一歐洲,親率60萬大軍入侵俄國,一時間,俄國麵臨著亡國的危險。在這生死存亡之際,庫圖佐夫負起了保家衛國的重任。
庫圖佐夫深知俄軍力量不是法軍的對手,堅持采取忍耐退讓的方針,誘敵深入,以尋找有利戰機削弱法軍的力量。
俄軍當時在前線有巴克萊和巴格拉季昂兩位將軍的兩個西方集團軍共約16.6萬人。在拿破侖大軍壓境之際,庫圖佐夫命令兩個集團軍迅速會合,為保存兵力迅速地撤退了000多公裏,使拿破侖一個月內消滅俄軍征服俄國的企圖落空。
在大撤退中,庫圖佐夫也抓住機會消滅了一些冒進的法軍。然而由於後備力量不足,庫圖佐夫認為不能在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反攻。他深知拿破侖的軍事風格與脾氣,采取主動退卻,保存實力,等待時機,強力反攻的戰爭策略,去擊垮法軍。
於是,庫圖佐夫決定為保存實力放棄莫斯科,到莫斯科南部的塔魯季諾集結。
屯兵塔魯季諾後,庫圖佐夫一麵補充兵員、休整和訓練軍隊,並籌備充足的預備隊,同時發動全民戰爭,組織民兵和遊擊隊,對敵軍進行騷擾。經過休整和補充的俄軍很快恢複了戰鬥力,進入了反攻前的狀態。庫圖佐夫也果斷地剔除了幾個身邊的障礙,鞏固了絕對指揮權。但他采取的策略仍是忍耐和等待,以捕捉時機。
不久,俄軍抓住時機對法軍前衛繆拉軍發起突襲,以較輕微的損失斃俘敵軍2萬多。之後庫圖佐夫為了防止拿破侖趁營地空虛進軍南部,又迅速命令俄軍主力在傍晚停止追擊,撤回塔魯季諾營地。
而與此同時,法軍的失敗雖給拿破侖一記耳光,卻又令他看到希望,他期望在俄軍主力追擊繆拉軍之際打向塔魯季諾,攻取俄軍老巢。於是,10萬法軍放棄莫斯科,沿卡盧加古道開出。豈料行至途中,方知俄軍主力已經返回。拿破侖不得不命軍隊突然右轉,轉上卡盧加新道。同時施出緩兵之計,派信使到庫圖佐夫營地假裝議和,以遮人耳目。誰知庫圖佐夫對這一切了如指掌。
當庫圖佐夫探明法軍在撤向小雅羅斯拉韋茨時,果斷命令俄軍搶先占領了有利地勢,迫使法軍不得不在不利的情況下應戰。經過激烈的戰鬥,法軍傷亡000餘人仍一無所獲,而俄軍後續部隊卻又源源不斷地開過來。這樣,小雅羅斯拉韋茨戰鬥實現了庫圖佐夫的戰略意圖;把拿破侖趕向經他洗劫過的斯摩棱斯克大道,徹底關死敵軍打入南方的大門。這次交戰成為1812年法俄戰爭的轉折點,自此俄軍進入全國反攻。到了1812年12月22日,庫圖佐夫經過一係列苦戰,迫使拿破侖逃回了法國。長期的忍耐退讓終於為庫圖佐夫迎來了勝利,並最終解救了俄國的亡國危機。
意誌上的忍耐,能夠產生神奇的功效!它決不後退,從不放棄,在其他能力都已屈服敗走的時候,它還堅持著。甚至連“希望”都已離開戰場時,它還能助你打許多勝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