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體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技術在線
作者:宋惠平
一批又一批功能完善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尤其是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問世,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供了更為直觀形象的展示平台。這也給數學課堂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應靈活應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充分發揮多媒體資源的優勢作用,揭示數學知識的本質,優化教學環節,解決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育技術應用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麵麵,尤其是教學工作更是離不開教育技術手段的輔助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發揮教育技術的輔助作用,搞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就成了一線數學教師所麵臨的重要課題。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實現高效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
1 巧用多媒體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環節,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教育現代化步伐也在不斷加快,這使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相應的改變,使原本抽象的數學教學更加趣味生動、形象直觀,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解決教學重難點,對數學的過程學習起著很好的輔助作用,大大提高了數學教學效率。
1.1 巧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隻是被動地接受新知,基本靠死記硬背和反複練習掌握新知,缺乏創新思維和合作學習。在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的教學背景下,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進行“圖形的拚組”的教學時,因為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對圖形的認識程度不夠。在課堂教學時,筆者利用多媒體製作動畫課件,展示生活中的種種圖形,如三角形、長方形、矩形、梯形等,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規律。學生通過課件展示和認真觀察與分析,得知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組合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者是一個更大的三角形。之後,筆者讓學生動手操作,自己製作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矩形,自己進行組圖拚接,看能不能組出新的圖形。這樣教學,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動畫展示和動手實踐,很快在學生大腦裏形成表象,培養學生形成空間思維能力,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的興趣。
1.2 巧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同步教學,突出數學學科教學特色
數學是比較抽象、知識點比較多的學科。教師在教學時,利用多媒體技術製作動畫課件,通過圖形、線條、角度的變化等手段,來展示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於學生的理解和接受,突出數學學科教學特色。
例如,在講授“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時,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繪製一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圖像,課上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也可以在課上臨時製作數據表格,建立坐標係,在坐標係裏描點,再繪製正比例和反比例圖像,使學生通過直觀形象的過程理解,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輕鬆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特點和意義,便於學生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聯係起來。這種教學方式能有效刺激學生的各種感覺,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使數學教學比傳統的教學更加形象生動,突出了數學教學特色。
1.3 巧用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突出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對那些抽象的數學知識缺乏感性認識,致使教學活動成了教師的一言堂。如果教師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數學課堂教學,有利於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索,從中發現數學規律,體會數學本質,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體。
例如,在進行“三角形的特性”的教學時,筆者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上課時,筆者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合作探究。首先,讓學生在白紙上繪製任意一個三角形,再用直尺和量角器分別測出三角形的三條邊的長度以及三個內角的度數,運用數學方法進行運算,找出規律,從而總結出三角形的特性。筆者利用電子白板進行授課,讓學生在白板上隨機畫出三角形,點選相關工具測出邊長和內角度數,進而直觀形象地解決數學問題,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