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快樂課堂
環境構建
作者:黃金芳
從趣味素材的搜集、課堂民主原則與不斷構思“快樂”教學模式三個方麵,闡述如何創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快樂課堂,並以此最終達到“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自主互助發展性高效課堂。
創建“快樂高效課堂”,即思想品德課中構建以教師的成功和學生有興趣的學習為目的,將課堂教學過程變成生生交流、師生交流、學生人格完善、激情相伴、快樂共享的過程;創造一種以學生發展為本、師生平等的教學個性化、民主化氛圍,真正突現“以人為中心的品德教育”。基於此,勢必要求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具快樂元素的學習環境,並以此提升其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最終實現“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自主互助發展性高效課堂。筆者在長期的課堂實踐中就此方麵積累了豐富經驗,現就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實現高效快樂課堂,談幾點看法。
1 生活中多搜集趣味素材
“快樂”的元素歸根結底都來源於生活的各方麵,這些素材的搜集是促成“快樂”教學的必要條件,必須時刻注意積累。而獲取這些素材的渠道有:多閱讀書籍、雜誌與報紙等,有目的地在網絡上進行搜索,在平常看電視或收聽廣播的過程中留心某些具有趣味性的環節等。最終將這些材料進行彙集並篩選,給予一定加工處理,使之與所學知識更能自然關聯。還可以引導學生去搜集,需要時讓他們自己在課堂上展示,既能讓學生快樂參與,又培養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探究能力。對生活中搜集到的趣味素材也要及時在課堂中反饋出來,和同學相互分享。如在課堂前或後幾分鍾,可以給學生講一些生活中的趣事,或者讓學生相互分享,一方麵可以加強學生相互溝通、交往的能力,另一方麵能促進課堂和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
2 始終在課堂堅持民主平等的原則,以此將學生放在課堂快樂學習的主體位置
學校和社會一樣,民主、平等就是對學生的肯定和尊重,學生在獲得教師肯定和尊重的同時對學習也會更加熱情和積極。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堅持民主、平等的原則,以此將學生放在課堂快樂學習的主體位置。而要做到這點,教師應完全撇棄某些迂腐陳舊的傳統觀念,在學生當中不以權威自居,在一定範圍內允許學生大膽創新並提出自己的觀點,以此維係一種更加平等和民主的師生教學與學習的環境。例如,班級需要組織班會前,應多收集學生的意見,就如何開展好班會,讓學生積極發言,暢所欲言。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積極思考和創新,還能從發言中去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及時掌握真實存在的一些問題,對今後改進管理和教育方法都有一定的作用。
3 不斷構思“快樂”教學模式,盡可能地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快樂
快樂學習就是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而不是以往的老師教、學生學的被動學習。而快樂學習的核心就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讓其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肯定學生的成績,做好引導工作,和他們一起去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悅。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思想品德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建構師生、生生交流互動的課堂,途徑在於教會學生學習,落腳點則是學生在快樂中發展。
3.1 實施以“快樂”為主題的情境教學
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快樂”教學方式,通過設計某些形式多樣且充滿活力的教學活動,將學生吸引進來,讓其在親身的活動中去體驗做人的基本道理,進而獲得更全方位的發展。以魯教版思想品德第八冊“交往講藝術”的教學為例,其教學設計可參考以下實錄教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