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1 / 2)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課程整合

作者:陳會枝

1 教學設計理念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多媒體已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本節課通過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在經曆探究的過程中體驗、感悟、深化所學知識。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尊重學生已有認知水平,以學生發展原理為原則,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圖、文、聲、像等功能,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同時合理運用多媒體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感悟詩歌內容,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懂得尊敬、熱愛老師。

2 教學對象分析

小學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二年級學生,學習仍然缺發主動性、持久性、積極性。學生喜歡豐富多彩的語言,卻又不會理解課文,所以處於似懂非懂的地步。教師借此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讓文中抽象的文字變成形象的、生動的、清晰的圖片。學生通過自讀、小組讀、分段讀、合作交流、做遊戲等多種形式,讀懂詩歌內容,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懂得尊敬、熱愛老師。

3 教學內容分析

《窗前一株紫丁香》是六年製義務教育S版二年級上冊的一首自由體詩歌,寫“我們”為了感謝老師對自己的牽掛,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和老師做伴,為老師解除疲倦的事。詩歌圖文並茂,語言情真意切,富有童趣,字裏行間流露出學生對老師的無限感激和美好祝願。

4 教學目標

1)會認“株、濃、栽”等13個生字,會寫“師、伸、時”等6個字,學習新偏旁“舌字旁”;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懂得尊敬、熱愛老師。

5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會認“株、濃、栽”等13個生字,會寫“師、伸、時”等6個字,學習新偏旁“舌字旁”。

2)難點: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我們”為老師種紫丁香花的目的。

6 教學準備

紫丁香圖片、多媒體教學課件、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

7 教學過程

7.1 觀察圖畫,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多媒體紫丁香圖片,提問:同學們,誰認識這種植物?(生:紫丁香。)

2)教師簡單地介紹紫丁香。

3)老師像辛勤的園丁,為了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很多。怎樣才能表達對老師的愛呢?一些同學悄悄地在老師的窗前種下了一株紫丁香。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今天我們學習第5課。

板書課題:5、窗前一株紫丁香

4)師: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嗎?會提問的小朋友才是聰明的小朋友,也是會學習的小朋友。

生:紫丁香是什麼樣的?誰在誰的窗前種了一株紫丁香?他們為什麼要在窗前種一株紫丁香?

師:你真是一個善於思考的孩子。別著急,等學完課文,我們就能知道答案了。

【教學評價】形象直觀的電教媒體使學生如臨其境。運用多媒體課件導入新課,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學習的情境中,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7.2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下麵請同學們一邊聽課文錄音,一邊看和課文內容配套的圖畫,比一比看哪個同學最認真。

2)師:聽了課文錄音後,同學們想不想自己讀一讀課文?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拚音多讀幾遍。注意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3)同桌進行輪讀,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互相討論。

4)小組交流,讀了課文後你了解了什麼?(抽生彙報,師生共同評價。)

【教學評價】教育資源的朗讀聲音清晰標準,語調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借助媒體資源範讀,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而且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朗讀能力得到提高。

7.3 交流識字,加深記憶

1)師:通過讀課文,我們對課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做的生字卡,每個生字讀三遍。

2)同桌互相讀,請同學們認真地聽,對方讀錯的字糾正讀音並領讀兩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