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夫人心中自有思量。Ww WCOM
眼下羅才雖是換了稱謂,但早前可是漏了好幾句“騾子”。
“騾子”麼……
司夫人飽含深意地看了眼羅才,不經意地轉開了視線,將目光落在穆清身上。
羅才雖是一口一個嫌棄,但身體一直立得穩穩,肩膀也看得出刻意著力的動作,讓穆清靠得很安穩。
穆清睡得安靜入嬰孩,長長的睫毛微微卷翹,眉目精致如畫,麵容軼麗極致,半點娘氣不見,卻透著一種尤其惹人心憐的純淨安詳氣息。
這也是苦命的孩子啊。
最難得的,即便經曆了這樣的苦難,這個孩子的眼中沒有仇恨,隻有傷痛和堅韌。
她沒有看錯這個孩子。
司夫人的眼中透著憐惜和欣賞。
坐在對麵的羅才一眼覷到,心裏頓時泛起了嘀咕,又瞄了眼對麵的沈霓裳,羅才還是將話忍下了。
總不好當著騾子的麵問個明白吧。
羅才看得明白,這位司夫人,雖不是親娘,但對騾子可緊要得很,這可也是個厲害娘們。
“對了,那道聖旨究竟得啥?我瞧著穆禽獸出來的時候,臉色怪得緊?”羅才這會兒才想起這個疑惑,“聖旨罵了他?”
罵了穆東恒?
司夫人差點忍不住翻白眼,一想到這個就有氣,沒好氣道:“罵什麼罵?誇還差不多!”
羅才不解。
司夫人一想到那道聖旨的內容心中就有氣,把頭扭到一邊不話。
沈霓裳這才參與進來,將聖旨內容一字不差的複述了一遍。
羅才一頭霧水,眨眼迷惑道:“這聖旨不是恩侯府那子入宮去求的麼?難不成他幫著穆禽獸話?怎會這樣?”
羅才想不明白。
沈霓裳卻是早就想明白了。
淩飛自然是不會幫著穆東恒的。
淩飛究竟怎麼,沈霓裳不知情。但大致還是能猜到,淩飛不會對穆清的身世做任何的闡述,隻會在陳述中隱約映射穆東恒一些不對之處,更有可能淩飛還會提及長公主病情有疑,或是提到救治長公主的可能性。
隆武帝對長公主是有感情的。
這一點,之前從穆清頭回入宮同隆武帝的對話中的內容便能聽出。
但這種感情有多深就難以界定了。
而眼下,沈霓裳唯一能斷定的是,至少目前,隆武帝還是信任穆東恒的才能和忠心的。
或者換句話,在眼下的中土局勢中,隆武帝需要穆家的安穩和忠心,也需要穆東恒這個雲州大將軍。
血脈之情重,但重不過下,更重不過江山社稷。
這便是帝王之心。
至於淩飛最後遞過去的紙張,沈霓裳不用看也能猜到。
上麵定是寫了一些同君臣之誼相關的話。
故而穆東恒才會控製不住動容失態,繼而不顧匆匆離去。
而淩飛顯然也是看明白了這一點,所以才心情不好。
比起穆清,甚至長公主,隆武帝此際明顯的更偏向於安撫甚至拉攏穆東恒。
淩飛雖受世家熏陶長大,但終究內心深處還是個重情重義的少年。
沒有真正經曆過權利傾軋,更沒真正體會過帝王之術,在淩飛的內心世界中,還是將情、理、義,當作第一準則。
但在沈霓裳看來,這樣的隆武帝反而才是真實的,也是一個真正的帝王。
莫穆清如今身世成疑,即便穆清正是長公主之子,是皇室血脈,在此時此刻,一個隻在論武會心法四層比試中初展啼聲,未來全不可知的少年俊才,怎能同一個世代忠良,手握重兵擋在王都最重要一道屏障的一軍統領相比?
尤其是聖旨中那句“如今下局勢不明”,旁人興許聽不明白,但淩飛同穆東恒能聽明白,沈霓裳也同樣明白。
家事國事下事。
不知隆武帝是否有察覺,但沈霓裳可清清楚楚的記得,蒼國有一個“蒼鷹”,而大瀝還潛藏著一個“覃龍”……
“蒼鷹”的麵目她識得,而那“覃龍”,她卻隻見得了一個模糊的背影。
暗流湧動,波起雲詭。
亂象已生。
在國事下事之前,大的家事也不及兩者重要。
當然,這也許也是隆武帝對穆東恒的一個試探。
而穆冬恒方才的表現,沈霓裳分辨不出他是否作戲。
但如果是她的隆武帝,知曉穆東恒這樣的表現,定然會信上三分。
沈霓裳對穆東恒其實了解無多,但沈霓裳相信,在軍事才能和忠君之心上,隆武帝對穆東恒定然有自個兒的判定。
基於這樣的判定,所以隆武帝今日下了這樣的一道聖旨,而且在其中,還夾了一道這樣的口諭。
恩威並重。
好生厲害。
隆武帝的這一手,確實再度刷新和加深了沈霓裳對隆武帝這位看上去總是溫和儒雅的帝王,新的印象和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