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工作沒有大的進展,而你的身體開始出現各種不適,你開始失眠,記憶力衰退,情緒也發生明顯變化——你變得焦躁、憂慮、時常莫名其妙地對人發脾氣,無法控製的怒火讓你不相信這是你自己,醫生告訴你這是積“壓”成疾,你很想知道,壓力從何而來?
聽壓力講述自己
壓力是現代社會使用最為普遍的名詞之一。隨著現代化的加快加深,壓力也大舉入侵人類生活,從而影響人的健康。健康受損成為現代化的過程中,人們必須付出的代價。
要給“壓力”一詞下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定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壓力”這個詞的使用範圍是不嚴格的,不同的人賦予它不同的意義。醫生、工程師、心理學家、管理專家、語言學家以及普通人都以各自的獨特方式處理這個詞。醫生從生理機能的角度、工程師從裝載量的角度、心理學家從行為轉變的角度、管理專家從機構競爭的角度、語言學家從音節強弱的角度來解釋“壓力”。而普通人則用它來談論光天化日之下的一切事情。
那麼具體來說,什麼是壓力呢?壓力是一種狀態,外在的表現就是各種特定的生理變化。然而社會環境中、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因素都會引起人們憂鬱、煩惱、愁悶等生理的變化,所以嚴格地說,壓力並不是由任何單一的原因誘發的,任何刺激都可能引發壓力。壓力是身體對外界需求的反應,各種壓力是相互影響的。
客觀現實告訴我們,人的一生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活事件所串成的。也可以說,人的一生是從一個境遇到另一個境遇,有的事件或境遇很平常,很例行,天天都發生(例如吃飯、睡覺),人可能覺得不痛不癢,有的事件或境遇卻會給人帶來或多或少的壓力,需要人們去適應,這些事件或境遇就構成壓力源。其實,壓力是現代社會的必然產物,正常的人時時都能感受到來自工作的壓力,來自責任的壓力,來自複雜的人際關係的壓力,來自同事與上級的壓力,來自金錢的壓力,來自知識更新和追求完美以及期望值過高的壓力等等。人其實是生活在各式各樣的壓力源中,壓力讓人喘不過氣來。幾乎沒有人能全然逃避壓力的陰影,如何應對壓力,無疑是對人們人生的考驗,也是改善工作與生活質量的重要課題。
溫馨提示
在天平的一端,壓力就是挑戰,它能激發我們奮進。對許多人來說,沒有壓力,人生便索然無味,生存便失去意義。
在天平的另一端,壓力是一些要求,一些許多人必須滿足而從生理上和心理上又都不能滿足的要求,這些要求能把人壓垮。
因此,天平的一端,壓力是救命之物。天平的另一端,壓力則是毀命之物。要想理解它,了解它的作用,我們必須在心裏牢牢把握住兩端。
減壓良方
1.學會洞察自己受到壓力後的警報信號,以便采取相應措施。
2.當你感到有壓力時,不妨散散步,這有利於恢複你對事物的洞察力。
3.學會與密切的朋友和知己暢談你的情緒和感受。探討壓力的形成原因
假如壓力是當你遇到刺激作出反應時,所有發生在你內部的生理變化的話,那也就表示並非所有你遇到的刺激都是壓力。為了避免類似的混淆,著名學者史家漢斯·薛利創造了“壓力器”這個詞語,來描述在你每天所麵對的大量刺激中,那些能令你作出帶有壓力之反應的刺激。
我們所遇到的壓力器,可能在我們身體中,也可能在我們的環境之中。身體中的壓力器包括痛苦、疾病、意念、罪惡感、不良的自我概念等。環境中的壓力器則包括諸如熱、冷、噪音,其他任何無機性的刺激等。另外也包括有機性的事物,例如狂吠的惡犬,蜘蛛、蛇,昆蟲等。然而我們所遇到最主要的壓力器則是人,人們交往的人際關係是造成壓力的最主要原因。
1.家庭往往是我們最無法避免的壓力器
家庭是我們生命、生活中的重要單元,但我們不能不承認,各種身心的傷害或致命的打擊,最可能發生的地點就是自己家裏。事實上,夫妻及親屬關係仍是構成壓力的最大溫床。
妻子、丈夫,孩子的缺陷或疾病,也會成為配偶或雙親的壓力器。照顧年老體弱的父母,也是家庭壓力的來源之一。我們對陌生人一般反應甚微,但假如同樣事情發生在自己家中,可能會導致大量的持續性壓力。
2.生活也是壓力的一個主要源泉
你隻要思考一下生活的步伐是怎樣隨著世界轉變,個人是如何隨著收入、社會地位、職業穩定性、文化變遷以及家庭凝聚力等方麵的變化而變化時,就不難接受這些改變的確成為缺陷、傷殘、損毀的壓力器了。
3.我們個人是壓力的操縱者
我們知道大部分的壓力器是來自外界環境。這些刺激,激起我們對此產生生理激活狀態的壓力反應,我們把它稱為“外因性壓力器”。可是壓力器不僅僅指這些我們外界的事物,它還包括我們自身內部的記憶、思想、意念、痛苦、罪惡感及野心等,這些都可能引發我們的壓力反應。這些“內因性壓力器”所造成的壓力,還可能大於任何外在的事物,如果缺乏良好的專業輔助,它將更難以調適。“個人”的三個項目:自我概念、氣質、健康狀況,實際上很難歸類為直接的壓力器。不論何時,這三者對於我們如何對壓力器作出反應的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