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維生素C
維生素很可能是幫助人體抵禦壓力的最重要的營養素。它可以增進腎上腺激素的輸出,使血糖代謝正常,並且預防壞血病。
攝取維生素C的最好途徑是食用水果和蔬菜,因為深入了解營養素吸收的營養學家認為,這樣還可以攝取抗壞血酸鹽形式存在的鎂。
2.B族維生素
B族維生素也是已知的抵禦壓力的營養素。它們還參與人體血糖平衡的調節,保護腎上腺,並協助維護皮膚和毛發的健康狀態。
3.維生素E
維生素E可以改善細胞的氧化狀況。它是一種抗氧化物質,有助於阻止由於汙染、變性脂肪和陽光導致的自由基對人體細胞的損害。對於防治潮熱發燒的症狀有效,特別是婦女絕經期之前和絕經期之間。適用量:每天100~600國際單位,從最小量開始,逐漸增加用量。
4.鋅
鋅對於人體內分泌係統非常重要,它還可以協助激素的產出並維持代謝功能。鋅元素的不足會導致痤瘡、食欲不振、精神緊張、敏感症、經前期緊張症、先天缺陷等。鋅缺乏症的典型跡象是嗅覺和味覺失靈和指甲白斑。適用量:每天15~50毫克(過高量的攝入也應避免,因為那樣會影響身體對鐵的吸收)。如有任何疑問,應向營養治療專家谘詢。
5.鎂
鎂對內分泌係統也有益。它對DNA的形成具有必要的輔助性作用,對神經係統也很重要,因為它的作用就像是一種天然的鎮靜劑。它可以恢複腎上腺的功能,因為腎上腺素的產生需要鎂。壓力、酒精、放鬆和排尿都會使鎂消耗或流失掉。缺乏鎂的典型跡象是肌肉顫抖和痙攣。最好采用抗壞血酸鹽形式的鎂。日常劑量:每天1000~3000毫克(維持劑量)。
6.鈣
鈣是一種大多數人可以從飲食中獲取的礦物質,盡管如果沒有鎂的輔助作用,它很難被人體充分利用。通常的補充製劑都是碳酸鈣或磷酸鈣,但這並不代表人體會把它們當做營養素而加以利用。當人體需要鈣的時候,食用從富含鈣質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蔬菜是很有益的。蔬菜利用鈣質來發育它們的莖和其他支撐結構,因而其中含有的鈣是我們最容易吸收和利用的。如果你實在討厭食用綠色蔬菜而同時又需要額外補鈣,那就隻好服用鈣的檸檬酸鹽了,這種製劑中還同時含有鎂。
7.鉻
鉻從食物中很難攝取,它是一種微量元素,存在於某些全穀類食物中。精加工的糧食中幾乎不存在鉻。在人體內部,可以從腎上腺、皮膚、脂肪、腦和肌肉中發現極少量的鉻。它與煙酸和氨基酸一起,形成所謂的葡萄糖耐量因子(GTF),可以增強胰島素的效用,作為糖的調節劑收存循環係統的糖。它有助於防止人在晚年易患的糖尿病和低血糖症,並且有助於治療高膽固醇症。
溫馨提示
維生素作用巨大,不可缺乏。
從事文字工作或經常操作電腦者容易眼肌疲勞,視力下降,維生素A對預防視力減弱有一定效果,可通過多吃魚肉、豬肝、韭菜、鰻魚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來補充-
經常在辦公室的人,日曬機會少,容易缺乏維生素D,需多吃海魚、雞肝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當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時,所消耗的維生素c將顯著增加,而維生素C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應盡可能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減壓良方
1.工作中為了避免產生上火、發怒、爭吵等激動情緒,飲食中可以有意識地多吃牛奶、酸奶、奶酪等乳製品,以及魚幹、骨頭湯等,這些食品含有豐富的鈣質。研究表明,鈣具有防止攻擊性和破壞性行為發生的鎮靜作用。
2.及時而恰當的生活調理十分重要。現代人少不了應酬,飯店的食品美味誘人,但往往碳水化合物過高,而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相對不足,常在外就餐者應注意生活調節,平時應多吃一些瓜果蔬菜以及豆製品、海帶、紫菜等。
3.認識和利用堿性食物的抗疲勞作用。高強度的體力活動後,人體內新陳代謝的產物——乳酸、丙酮就會蓄積過多,造成人體體液呈偏酸性,使人有疲勞感。為了維持體液的酸堿平衡,可有意多吃以西瓜、桃、李子、杏、荔枝、哈密瓜、櫻桃、草莓等水果為主的堿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