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幹部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用馬列主義理論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並指導自己的實踐,這樣工作中就會少走彎路。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共青團的工作方針、工作方法、活動內容,歸根到底要從實際中來,要從群眾中來。宣傳教育的材料,上麵可以供給一些,但更主要的是通過調查研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教育內容更加切合實際,調查研究要注意方法,否則會陷入主觀主義的泥坑。
團的幹部要設身處地地為團員、青年著想,工作部署和安排要結合本單位的情況,工作重點是什麼,先做什麼,後做什麼,都要從青年群眾的實際出發,做到心中有數。
另外,工作要講求實效,要把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結合起來,使計劃、決議不停留在會議上、紙麵上,並且要隨時掌握工作進程,及時交流檢查、及時糾正錯誤。同時要講究效率,防止和克服拖拉作風。
繼承和發揚黨的群眾路線
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相信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黨的群眾路線,不僅是黨的根本作風,而且也是貫穿於黨的全部活動和全部工作的根本路線。黨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體現著人民的意誌和利益,它們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是人民群眾的實踐。堅持正確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就是從各方麵堅持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的路線。我們黨能不能在自己的一切工作中堅持群眾路線,能不能同人民群眾保持最廣泛最密切的聯係,是關係到黨的生存的重大問題。我們黨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為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黨在國家生活中的領導地位,決定了黨的活動同廣大人民的利益。黨在國家生活中的領導地位,決定了黨的活動同廣大人民的利益關係極大,這就要求我們更加自覺地保持和發揚黨的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切實加強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係。
在實際工作中堅持群眾路線,就要堅決反對命令主義和尾巴主義兩種錯誤傾向,命令主義超過群眾的覺悟程度,違反了群眾自願的原則;尾巴主義落後於群眾的覺悟程度。前者患了急性病,後者患了慢性病。
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證明,群眾路線是唯一正確的路線,必須繼續發揚黨的密切聯係群眾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調動全國人民的積極性,同心同德,為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而共同奮鬥。
青年是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青年擔負著曆史的重任,因此,作為時代的青年,必須有明確的群眾觀點。如果不把自己置身於群眾之中,不從群眾中汲取養料,不向群眾學習,不同群眾同呼吸、共命運,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不可能真正有所作為的。我們應以革命前輩為榜樣,把群眾路線這個傳家寶接過來,傳下去。對一名團幹部來說,尤其需要如此。共青團的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一部分,同廣大青年群眾保持密切聯係,是群眾路線在共青團工作中的體現。團幹部在自己的工作中要正確地代表青年,關心信任他們,幫助他們提高覺悟,幫助他們解決成長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對青年群眾的利益和要求漠不關心,甚至采取官僚主義態度就會脫離青年群眾,使自己無立足之地,工作也就無法開展。
為了密切同青年的聯係,團幹部要經常到青年中去,同青年打成一片,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必須做到:第一,平等對待青年。團幹部與青年相處,應平易近人,謙遜友愛,推心置腹,以誠相見,互信互學;第二,用滿腔的熱情去解決青年的難題。團幹部應發揚熱心為青年服務的精神,了解青年的要求,關心他們的生活,切切實實地為青年多辦實事,解決青年中一些迫切而又可能解決的實際困難,有的團幹部隻把上級布置的任務看成大事,而把青年勞動、學習、生活中的切身問題看成小事。要知道,隻有多多關心群眾的“小事”,才能動員群眾投身於大事;第三,幫助後進青年,力求共同進步。對於毛病較多、缺點錯誤比較突出的青年,要滿腔熱情地去幫助他們,要使他們感到,團幹部是能引導他們前進的朋友,有熱情關心之意,毫無歧視厭棄之心。有的團幹部隻同積極分子交往密切,而與處於中間的和後進青年不相往來,那就不能盡到把全體青年團結起來跟黨走的責任,這是需要改進的。
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此無論我們有多少理論積累,我們都必須回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我們要善於觀察、分析和總結,這樣我們就會在同團員青年的具體交往和他們的言談舉止中,總結出經驗和規律。在現實生活中舉辦一些活動是容易的,但要摸透每一位青年的心則是相當困難的。因此,要了解掌握團員青年,就必須做艱苦細致的工作,我們要通過接觸和交朋友增進了解,要通過了解製定工作計劃,要通過工作計劃討論和實施過程中團員青年的態度和表現來觀察分析他們的心理,了解他們的需求。隻有通過實踐,才能了解青年的特點,切合實際地做好工作,使工作富有成效。
少先隊的組織建設
黨建立少年先鋒隊
黨為什麼要建立少年兒童的組織呢?為什麼少年兒童也需要組織起來呢?毛澤東同誌早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就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兒童們同時又組織在紅色兒童團之內,這種兒童團,同樣是兒童們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
(1)組建少年兒童組織,是少年兒童自身成長的客觀需要。少年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一個有利於朋輩交往,有利於他們從小就學過民主生活,參加勞動實踐,鍛煉才幹,進行玩耍活動的組織,他們可以在自己的組織中,受教育,練本領,健康成長。建立少先隊適應了少年兒童的成長需要,符合少年兒童的願望。少年兒童向往集體生活,把他們組織起來,還可以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集體觀念,克服獨生子女家庭可能出現的一些弊端。
(2)組建少年兒童組織,也是對少年兒童進行培養教育的需要。少先隊通過適合少年兒童特點,被少年兒童所喜愛的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引導少年兒童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樹立共產主義理想;教育他們為將來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努力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積極鍛煉身體。
(3)組建少年兒童組織是發揮少年兒童集體的力量,讓他們力所能及地為社會主義事業作貢獻的需要。少先隊在配合黨的中心工作、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中,開展了許多有教育意義的活動。這些教育活動,如“小五年計劃”活動,“我為六·五添光彩”活動等,既促進了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又為社會主義事業作出了貢獻。活動中湧現了大量的好人好事,又為發揚光大社會主義新風尚增添了榜樣力量。正如鄧小平同誌所說:“全國解放以後,我們的教育工作,我們的青年團、少先隊的工作,發揚光大了過去的優良傳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廣大青少年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英勇機智地同敵人,壞分子作鬥爭,樹立了一代新風。”事實證明,黨建立少年先鋒隊是非常英明和必要的。
少先隊組織的性質
少先隊章程明確規定:“我們隊的性質:是中國少年兒童的群眾組織,是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預備隊。”
少先隊的呼號向少年兒童提出了一個鮮明的政治目標:“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這個偉大的奮鬥目標,對孩子們來說,雖然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它的意義,但是,通過教育,可以使他們從小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逐步地樹立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遠大誌向,學會逐步使自己的行動服從於這個目標,立誌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做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少先隊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於樂,對廣大少年兒童進行基礎的共產主義教育,使他們在這所共產主義學校裏,學會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德、智、體得到全麵的健康的發展。
少先隊不是少數先進少年兒童的組織,它的組織發展方針是把全體少年兒童組織起來,以便更好地進行基礎的共產主義教育。建國以來少先隊組織發展壯大的曆程,雄辯地證明,隻有把廣大的少年兒童組織起來,才能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團結教育少年兒童一代的作用;隻有積極地把廣大少年兒童吸收到少先隊組織裏來,並對之進行培養、教育,才符合黨建立少先隊的宗旨,才能滿足少年兒童上進的願望,才能不辜負黨對少先隊組織的期望。
少先隊的任務
少先隊的任務是:團結教育少年兒童,繼承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傳統,立誌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勤奮學習,鍛煉身體,培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好品質和誠實、勇敢、活潑、團結的好作風,使少年兒童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諸方麵都得到發展,成為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豐富的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能力,有創造精神的一代新人。
少先隊章程第四條明確將“維護少年兒童的正當權益”,列入少先隊的任務,這是有很重要的意義的。我們國家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眾多,底子薄弱,經濟上發展不平衡,法製還不夠健全,少年兒童的成長環境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由於我國封建社會的曆史長,社會上還存在著封建思想觀念的影響,少年兒童的權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時有發生,這就需要少先隊這個有組織、有領導,有13億成員的組織擔負起維護少年兒童正當權益的責任。更好地完成少先隊的任務。
少先隊的作用
黨和國家對少先隊的關懷重視,社會各界對少先隊的支持和幫助,以及少先隊的性質與任務,決定了少先隊在共產主義事業中的地位與作用。
(1)少先隊是共產主義事業的組成部分,肩負著為共產主義事業培養千百萬接班人的重任。
(2)少先隊是少年兒童自己的組織,少先隊員是組織的主人,他們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通過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在實踐中培養自己的能力,增長才幹。所以說,少先隊在少年兒童教育事業中起著一種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少先隊組織是學校教育的得力助手。它不同於學校教育,少先隊的主要教育手段是開展活動,寓教育於活動之中。少先隊的教育活動要體現實踐性、自主性、時代性、創造性、勇敢性、超味性等特點。少先隊要通過它獨特的教育方法,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配合學校做好少年兒童工作,把他們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學校與少先隊
少先隊和學校共同擔負著培養教育共產主義新一代的任務,它們的工作目標是一致的。那麼,為什麼有了學校還要有少先隊呢?這是因為少先隊的目標是以共產主義精神教育少年兒童一代,使他們從小就在自己的組織裏受到教育和鍛煉。所以,有了少先隊,可以配合學校更好地培養少年兒童,使他們在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身心也得到健康發展,真正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少先隊在使少年兒童發揚主人翁精神和自主作用,讓少年兒童自我教育,親身實踐,健康成長方麵,起著學校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學校是少年兒童教育事業的主要陣地。它主要通過課堂教育形式,以教師為主導,以課本為依據,係統地傳授各種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對其進行思想教育。它以教學為教育的主要渠道。少先隊則是以少年兒童組織所特有的組織形式和組織力量,對少年兒童實施教育和影響,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對其進行教育。學校教育和少先隊教育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少先隊建在學校,是學校的得力助手,同時,又是自成體係的少年兒童群眾團體。要在黨團組織的領導下緊緊地圍繞黨的中心工作而開展活動,配合學校實施教育。學校也要充分發揮少先隊的作用。
少先隊是以“先鋒”命名隊的組織
“先鋒”是指開辟道路的人,是指為了人民的利益衝鋒在前麵的人。如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無數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辛勤工作作出成績的先進模範;各行各業為祖國爭得了榮譽的人們,等等。他們都可稱為革命的先鋒。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共產黨員是這支先鋒隊的隊員。黨同樣以“先鋒”的稱號命名少先隊的組織,就是為了教育少年兒童從小學習先鋒們的偉大榜樣,繼承他們的事業,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少先隊員不要求在少年兒童中起先鋒作用
少先隊的性質決定了少年兒童在隊組織中主要是受教育,鍛煉成長。當然,少年兒童在自己的組織中是要發揮作用的,但不能要求少年兒童發揮“先鋒”作用。少年兒童年齡小、知識少,正處在成長發育時期,各方麵都不成熟,很不定型。要求他們發揮“先鋒”作用就違背了少年兒童身心成長規律,脫離了少年兒童的實際。而脫離實際的過高要求,會妨礙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少先隊應該努力把全體少年兒童組織起來,通過少先隊的組織和集體活動去教育他們,使他們經受住各種鍛煉,注意發揮隊的集體作用,發揮隊員的主動精神,發揮隊幹部的帶頭作用,而不要求隊員個人去起“先鋒”作用。
少先隊要維護少年兒童的正當權益
少先隊章程第四條“我們隊的目的”中明確提出要“維護少年兒童的正當權益”。這說明了少先隊組織要承擔起維護少年兒童正當權益的責任。我們黨和政府曆來關心和重視少年兒童,為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了優越的條件。憲法中便明確規定:少年兒童受國家保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還製定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這都體現了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但也不能不看到,由於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文化尚不夠發達,法製還不夠健全,封建思想的殘餘以及各種腐朽思想的影響還不同程度的存在,少年兒童的權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時有發生。少先隊作為少年兒童自己的組織,應該利用其優勢和特點維護廣大少年兒童的正當權益。
少先隊維護少年兒童的正當權益,包括維護其“受撫養的權利”、“受教育的權利”和“受保護的權利”。少先隊要通過各種渠道,揭露醜惡的現象。要同歧視、虐待殘疾兒童,招收童工,用不健康讀物毒害少年兒童等行為作鬥爭。要呼籲全社會都來關心和重視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為他們創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同時,還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少先隊組織的發展方針
“把全體少年兒童組織起來”,是少先隊組織的發展方針。這個方針是黨中央為少先隊製定的正確方針,也是黨賦予少先隊的光榮任務。這個方針是由少先隊組織的性質、任務所決定的;是由少年兒童的身心成長規律所決定的。實施這個方針的目的,是要把所有適齡的兒童都吸收到少先隊組織中來,以便更好地對他們進行培養和教育。
少先隊章程規定:“凡是7歲到14周歲的少年兒童,願意參加少年先鋒隊,願意遵守隊章,向中隊委員會提出申請,經中隊委員會批準,就成為隊員。”這就是說,凡夠年齡又自願申請者,就應吸收為隊員。
少先隊是少年兒童的群眾組織,是少年兒童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不是少數先進兒童的組織。應當把廣大少年兒童吸收到少先隊組織裏來進行教育,不能教育好了再吸收入隊。隻有把全體少年兒童都組織起來,讓他們參加到少先隊組織中來,才能更好地發揮這個組織的特殊教育作用。如果把許多少年兒童關在少先隊組織的大門之外,少先隊就不能完成黨賦予它的任務,就不能更好地發揮其教育作用。少先隊在貫徹“把全體少年兒童組織起來”的組織發展方針過程中的長期實踐也證明,這個方針是正確的,是深受廣大少年兒童歡迎的,並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同。
少先隊基層組織機構的設置
少先隊章程中對少先隊組織機構的設置有明確規定。即:
在學校(或村)建立大隊或中隊,中隊下設小隊。
小隊由5至16人組成,設正副小隊長。
中隊由兩個以上的小隊組成,成立中隊委員會,由3至7人組成。
大隊由兩個以上的中隊組成,成立大隊委員會,由7至13人組成。
小隊長和中隊、大隊委員會都由隊員選舉產生。半年或一年選舉一次。
大隊和中隊委員會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設隊長、副隊長、旗手和學習、勞動、文娛、體育、組織、宣傳等委員。
少先隊的領導機構是怎樣設置的?
受黨委托,共青團承擔著直接領導少先隊的光榮任務。在共青團中央及各省、地、市、縣團委中,均確定主管書記並設有專門少年工作部門負責指導少先隊的日常工作。共青團組織通過自己的各級委員會、常委會定期研究少先隊工作,把握工作的方向和政策,提出指導性意見;通過健全少先隊的工作機構,保證必要的編製,選派政治堅定、素質優良、事業心強的幹部相對穩定地從事少先隊工作;通過積極主動地爭取社會各方麵的支持,優化少先隊工作的外部環境等措施,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團的中心任務以及少先隊具體任務的貫徹落實。
隨著少先隊組織自身的完善和發展,少先隊正在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代表大會製度。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以及各省、地、市、縣少工委,紛紛建立,加強了少先隊的組織建設。少先隊章程第十五條規定:“全國和地方各級少先隊工作委員會,是全國和地方少先隊經常性工作的領導機構,由同級少先隊代表大會選舉產生”。這就明確了少先隊的領導機構設置,即: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是全國少先隊經常性工作的領導機構,地方少先隊工作委員會是該地區少先隊經常性工作的領導機構。
學校少先隊代表大會的主要議程
學校少代會一般應每年召開一次,其主要議程應包括:由大隊委員會報告一年來的工作情況,提出今後少先隊的工作任務,並作出決議;選舉新一屆大隊委員會。少代會代表應由各中隊選舉產生。可以根據需要設立列席代表,也可以邀請學校領導和共青團組織的代表出席會議。少先隊代表大會應建立代表提案製度,代表有權對隊的工作和活動提出批評和建議,反映廣大隊員的呼聲。對代表們的提案和建議,少代會要給予尊重和重視,並認真研究,做到件件有回複。回複可在少代會期間或會後向隊員們宣布。
基層大、中隊委員會的主要職責與分工原則
大、中隊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組織隊員學習、宣傳、執行黨團組織的指示,努力完成隊組織交給的任務;教育隊員學習、遵守隊章,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物,發揚誠實、勇敢、活潑、團結的作風,努力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代表隊員利益,反映隊員呼聲,保護隊員的正當權益;籌備召開隊員大會或隊員代表大會,定期向隊員報告工作;負責製定本大、中隊的工作計劃,組織實施大、中隊活動,主辦並管理本大、中隊的各種“小建設”,研究討論大、中隊的日常工作,負責新隊員發展、超齡隊員離隊、表揚優秀隊員及執行隊紀律等工作。
大、中隊委員會的分工原則是:從實際出發,從工作需要出發,進行科學合理安排。分工要考慮到每個委員的特長和委員配合的整體結構,要有利於調動和發揮每個委員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力爭最優組合。當個人的意願、要求與分工出現矛盾時,要無條件地服從集體意見,愉快地接受任務,努力做好工作。
大隊委員會的分工和各委員的主要職責
大隊委員會由7至13人組成,根據工作需要,可設隊長、副隊長、旗手、組織委員、宣傳委員、學習委員、勞動委員、文娛委員、體育委員等。
大隊長的主要職責是:在大隊委員會的集體領導下,按照隊員大會的決議主持大隊委員會的日常工作。負責召集並主持隊委會、中隊長聯席會議;傳達黨、團組織和隊組織的指示精神,研究本大隊需提交隊委會討論的問題;討論安排大隊工作,檢查決議執行情況,定期向隊員和上級團組織報告工作;了解全大隊隊員思想、學習情況,做經常性的教育工作;指導並幫助中隊長做好中隊工作;負責組織大隊活動;主持“隊長學校”,培養隊的積極分子;負責隊委員會的自身建設,團結全體隊委搞好工作,督促和幫助各個隊委分管的工作等。
副大隊長的主要職責是:協助大隊長負責大隊日常工作,大隊長不在時,主持大隊日常工作。
組織委員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本大隊的組織工作。對隊員進行隊的組織觀念教育和遵紀守法教育,進行經常性的隊章、隊的基本知識教育;安排隊的組織生活,指導中隊組織委員的工作;負責新隊員的發展工作和超齡隊員的離隊工作;負責隊員、隊組織獎勵,以及隊員違犯紀律的處理工作;負責大隊組織情況統計、上報及組織檔案的管理;負責接轉隊組織關係等。
大隊旗手的主要職責是:在大隊集會和活動時負責執旗;保管隊旗、鼓號等大隊禮儀用品;訓練中隊旗手和護旗隊員;填寫大隊“光榮簿”,管理大隊隊室;與文娛委員配合做好鼓號隊的組織培訓工作。
學習委員的主要職責是:負責了解隊員學習目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上的困難,通過隊的組織生活和組織活動,幫助隊員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克服學習上的困難。負責組織學習經濟交流,推廣科學的學習方法;負責組織學科小組和“愛科學”活動;組織開展各種有益於隊員學習的活動;反映隊員學習上的要求和願望,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隊員的學習;負責向隊員推薦好書,管理中隊圖書,組織隊員開展紅領巾讀書讀報活動等。
宣傳委員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宣傳工作。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團組織的指示,宣傳國內外大事及隊員中的好人好事;管理廣播、壁報、隊角等宣傳陣地;負責隊員報刊訂閱,組織閱讀交流;負責指導中隊宣傳委員的工作,培訓宣傳骨幹,負責組織“小記者”隊伍,負責主題教育活動等。
勞動委員的主要職責是:負責隊員勞動實踐活動;負責開展為人民服務活動、公益勞動、自我服務勞動、家務勞動等活動;培養隊員正確的勞動觀點、勞動態度,學習勞動實踐的本領;宣傳衛生知識,組織衛生檢查、評比,幫助隊員養成良好的衛生和勞動習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