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黨團、少先隊工作行為(2)(1 / 3)

接收預備黨員必須按照黨章規定的程序,嚴格履行入黨手續。

1確定入黨介紹人

(1)確定入黨介紹人的方法

黨章規定:申請入黨的人,要有兩名正式黨員作介紹人。確定入黨介紹人,可由發展對象自己約請,也可由黨組織指定。由黨組織指定入黨介紹人,要尊重本人意願,不應硬性指派。入黨介紹人一般由培養聯係人擔任,由於培養聯係人對發展對象的思想和工作情況比較了解,作入黨介紹人則有利於培養教育工作的連續性,也有利於發展對象被接收為預備黨員後,進一步對其進行教育和考察。

(2)入黨介紹人的條件

入黨介紹人必須由正式黨員擔任。一般應請政治上堅定、責任心強、對發展對象比較了解的正式黨員作入黨介紹人。預備黨員、受留黨察看處分尚未恢複黨員權利或尚在緩期登記期間的黨員不能作入黨介紹人。

(3)入黨介紹人的主要任務

①向被介紹人解釋黨的綱領、章程,說明黨員的條件、義務和權利。認真了解被介紹人的入黨動機、政治覺悟、思想品質、本職工作表現、經曆等情況,如實向黨組織彙報。

②指導被介紹人填寫《入黨誌願書》,並認真填寫自己的意見。向支部大會負責地介紹被介紹人的情況。

③被介紹人批準為預備黨員以後,繼續對其進行教育幫助。

2填寫《入黨誌願書》

填寫《入黨誌願書》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黨支部應認真聽取黨內外群眾的意見,確認發展對象已經具備了黨員條件,並征得上級黨組織同意後,方可將《入黨誌願書》交給發展對象填寫。

填寫《入黨誌願書》應注意以下事項:

(1)在填寫《入黨誌願書》前,黨支部負責人和入黨介紹人應對入黨申請人進行黨的基本知識和對黨忠誠的教育,將填寫《入黨誌願書》的目的和意義、填寫內容和要求作詳細說明。入黨申請人應根據要求用鋼筆或毛筆逐項填寫清楚。

(2)填寫《入黨誌願書》,應實事求是地寫出本人對黨的認識,思想發展和變化過程,以及自己入黨的決心等。各項欄目都要按要求填寫,注意不要遺漏,不得有任何隱瞞或偽造。某些項目沒有內容可填寫時,應注明“無”。

(3)《入黨誌願書》中由黨組織、入黨介紹人填寫的項目,在按規定填寫後,應簽名蓋章並注明日期。

(4)如果入黨申請人文化較低,自己填寫《入黨誌願書》確有困難,可由黨支部指定黨員按照入黨申請人口述的內容填寫。請人代筆填寫的《入黨誌願收》,作本人簽名蓋章外,代筆的黨員也要簽名蓋章,並應注明本人不能親筆填寫的原因。

3召開支部委員會進行審查

發展對象填寫《入黨誌願書》後,黨支部委員會應召開會議,聽取入黨介紹人關於發展對象的情況彙報,對發展對象填寫的《入黨誌願書》及有關問題進行審查。

(1)審查發展對象對黨的認識是否正確,入黨動機是否端正,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態度如何,以及能否正確對待組織考驗等。

(2)審查本人經曆、家庭主要社會關係等情況的填寫是否清楚,與組織了解的情況是否一致。需要調查的問題是否已經了解清楚,調查材料與本人所述情況是否一致。

(3)審查發展對象的培養、教育和考察記錄,審查黨小組或團組織的推薦意見。

(4)審查入黨介紹人填寫的意見是否實事求是。

經支委會討論,確認發展對象具備入黨條件,手續完備後,決定提交支部大會討論。

4召開支部大會接收預備黨員

(1)支部大會的主要程序

①入黨申請人彙報自己對黨的認識、入黨動機、本人履曆、現實表現、家庭和主要社會關係情況,以及其他需要向黨組織說明的問題。

②入黨介紹人介紹申請人的主要情況,並對入黨申請人是否具備黨員條件表明意見。

③支委會向支部大會報告對入黨申請人審查和征求黨內外群眾意見的情況。

④與會黨員對入黨申請人能否入黨進行討論,發表意見。

⑤入黨申請人對支部大會討論情況表明自己的態度。

⑥采取舉手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讚成人數超過應到會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的半數,才能通過接收預備黨員的決議。

(2)召開支部大會應注意的事項

召開支部大會接收預備黨員應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要保證出席會議人數。在召開接收預備黨員的支部大會前,支委會要通知支部全體黨員。如果到會有表決權的黨員少於應到會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半數,支部大會應改期召開。

第二,申請人及入黨介紹人必須參加支部大會。如申請人不能參加會議或兩名入黨介紹人均不能參加會議時,支部大會應改期召開。如一名介紹人不能出席會議,但在會前已將被介紹人的情況向支部作了負責的報告,可以召開支部大會。

第三,要充分發揚民主,讓與會的每一名黨員都充分發表意見。支委會負責人、入黨介紹人、入黨申請人對黨員提出的問題應予以答複。

第四,支部大會討論兩個以上的人入黨時,必須逐個討論和表決。

第五,因故不能到會的黨員在會前向支部提出書麵意見的,應統計在票數內。

第六,做好會議記錄。支部要指定專人做會議記錄,將會議時間、地點、內容、主持人、記錄人、黨員總數、實到和缺席黨員人數(寫明缺席原因)、參加會議的預備黨員和列席人名單、會議討論情況、表決形式及結果等如實記錄下來。

(3)支部大會的決議

支部大會討論通過接收預備黨員要形成決議。決議中要寫清支部大會對入黨申請人的基本評價,應到會和實到會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人數,對申請人能否被接收為預備黨員的表決結果(讚成、不讚成和棄權的票數各有多少),以及通過決議的日期等。

5上報審批

支部大會通過接收預備黨員的決議後,黨支部要將支部大會決議填寫在《入黨誌願書》上,由支部書記簽名蓋章,連同本人入黨申請書、政審材料、培養教育和考察的材料,報上級黨委審批。黨委對黨支部上報的接收預備黨員的決議,一般應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批。

如果上報的接收預備黨員的決議超過三個月黨委未予審批,黨支部應對申請入黨的人進行複議,然後再報黨委審批;超過六個月未予審批的,黨支部要為申請入黨的人重新辦理入黨手續。

黨支部接到黨委對支部報批預備黨員的批複後,應及時通知本人,並在支部大會上宣布。黨支部書記或組織委員同本人談話,對被批準為預備黨員的同誌,要教育他按照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預備期間進一步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和考察,爭取按期轉正;對未被批準入黨的同誌,應向本人說明未被批準的原因,肯定其優點,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今後的努力方向,鼓勵他克服缺點,繼續進步,接受組織的教育和考驗,爭取早日入黨。

黨支部要及時將被批準接收的預備黨員編入黨小組過組織生活,並應繼續做好對他們的教育和考察工作。

中國共青團教育基本內容

共產主義理想的確立

理想是人們對未來的、經過奮鬥可能實現的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生的奮鬥目標。

按內容分,理想可分為社會理想和個人理想。社會理想是指人們對未來社會製度和社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個人理想是指自己的生活方式、職業選擇、做人標準等方麵的向往和追求。個人理想又可分為生活理想、職業理想和道德理想等等。按時間分,理想既有長遠的、偉大的理想,又有近期的、具體的理想。

人們的精神生活離不開理想,青年更離不開理想,理想像光芒四射的燈塔,寄托著青年一代對未來的向往、憧憬和渴望。

1共產主義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消滅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製度,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是我們當代青少年學生所要樹立並為之奮鬥的遠大理想。這是因為:第一,共產主義是對人剝削人、人壓迫人製度的曆史否定;第二,共產主義社會是最美好、最合理、最進步的社會;第三,共產主義的實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第四,共產主義製度的最終實現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之奮鬥。

2現階段我國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方針的決議”指出: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共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是對全國人民共同理想的科學概括。共同理想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的,它綜合了我國建設和改革的現實成就,透視了當代世界的進步、矛盾及人類的未來。共同理想使我們的理想教育擺脫了“可望不可即”的狀況,更接近改革和建設的實際,接近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和認識水平,所以能夠成為全體人民自覺為之奮鬥的現實目標。

共同理想是全國人民進行經濟建設和經濟體製改革的強大的精神動力,是改革開放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共同理想是積極向上的精神,是同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緊密相聯的。

3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個人理想是個人以自己獨特的社會經曆和社會地位為基礎,對客觀現實的相關反映。個人理想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個人理想可分為道德理想、職業理想和生活理想。道德理想是指個人心目中追求的理想人格;職業理想是指人們對美好職業的選擇和所要達到的成就的追求;生活理想是指人民對物質和精神生活包括家庭生活的向往。

社會理想是指處在一定社會關係中的人們,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對未來美好社會麵貌和社會製度的向往和追求。它包括政治理想、道德理想和經濟生活理想。社會理想通常表現為人們的利益和需要。不同的社會理想,對社會曆史發展的價值作用是不同的,社會理想還須以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需要為衡量尺度。

在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關係中,社會理想處於主導地位,它是理想體係的核心。個人理想的實現統一於整個社會理想實現的過程之中。社會理想是個人理想形成的基礎,製約著個人理想選擇的取向,個人理想是社會理想的具體體現,二者是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辯證關係。

4實現理想要靠奮鬥。遠大的抱負、崇高的理想、是激勵人們改變現實的動力。這種動力的表現形式就是奮鬥,奮鬥是從理想通往現實的橋梁。正如馬克思所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隻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青少年學生在向理想目標奮進的過程中往往會碰到許多艱難險阻,如學習受阻、高考落榜、事業失敗、疾病困撓、家庭不幸、失足失產等等。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使自己身處逆境不甘沉淪,為實現理想而百折不撓、勇往直前。正像毛澤東說的那樣:社會主義製度的建立為我們開辟了到達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實現則要靠我們的辛勤勞動。

共產主義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養

道德是一種社會曆史現象和特殊意識形態。它既是人們行為的規範,又是識別和褒貶評價人們行為的尺度。共產主義道德與修養,是共產主義思想體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物質文明的精神力量。

道德是一定社會用以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係的一種行為準則和規範的總和。它是依靠社會輿論、各種形式的教育、規章製度、傳統習慣以及人們的內在信念來維係的。道德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是由經濟關係決定的。道德又是評價人們行為的標準,它與法律不同,不具有強製性,但我們並不能因此輕視道德對人們行為的支配作用。它在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廣泛作用,是法律所不能取代的。

道德屬於上層建築,它同政治、法律等其它意識形態一樣,也是社會存在的一種反映。在階級社會裏,道德具有階級性。不同的階級立場、不同的社會地位,有不同的道德規範和道德標準。道德的另一個特點具有繼承性。道德的社會作用表現在對不良行為的勸阻,批評,對善良行為的讚美、頌揚。道德將永遠伴隨著人類社會而存在。

情操是情感與節操的結合。情感是人們的思想感情,節操是人們在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堅定性。情操是道德品質的一項重要內容,共產主義道德情操,是無產階級思想感情的集中反映。

情操也是社會存在反映。在階級社會,情操具有階級性。例如,在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裏,統治階級的情操與人民大眾是根本對立的,隻有無產階級先進分子所代表的,才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操。

無產階級的情操就是集體主義的感情、鮮明的階級立場和堅強的革命意誌。這是人類情操發展的嶄新階段。它具體表現在為人民鞠躬盡瘁、無私奉獻上;表現在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上;表現在耿直剛正、光明磊落的錚錚鐵骨上;表現在無私無畏、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上。

道德修養一方麵是指人們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和知識技能等方麵經過鍛煉和學習達到一定水平;另一方麵是指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所進行的自我磨練,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過程。

共產主義道德修養是指為了培養共產主義道德品質,通過自我鍛煉和教育而達到的一定道德境界和水平。共產主義道德修養的任務是,通過對共產主義道德原則、規範的認識和體驗,形成堅定的共產主義道德理想和內在的道德信念,調整自己的行為,使之符合共產主義道德的要求。

道德修養的形成是後天教育的結果,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人的道德認識的提高,道德行為的訓練,道德習慣的養成,除了客觀環境影響之外,主要靠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實踐和磨練。青少年時期是人生觀和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階段,在這個時期打下了良好的道德修養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道德修養的內涵非常豐富。對於青少年學生來說,道德修養應主要表現在:①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②熱愛科學,追求真理,掌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科學文化知識;③熱愛勞動,愛護公物,尊重勞動人民,珍惜他人勞動成果;④尊敬師長、友愛同學,講文明、懂禮貌;⑤遵守國家法令政策、社會公德和各項紀律。

共產主義人生觀

(一)人生觀與世界觀

人為什麼活著和怎樣活著,是每個人都不能回避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構成了一個人的人生觀。總起來說,人生觀就是人們對於人生的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態度。從廣義上講,人生觀包括對人的本質、人生的理想、人的價值等理論問題的認識。而理想觀、幸福觀、審美觀、戀愛觀、生死觀等,則是人生觀的具體體現。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觀點的總和,其中包括自然觀、社會觀、曆史觀和人生觀等等。人也生活在世界上,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鬥爭中,在社會生活的實踐中逐步對世界的本源、客觀世界存在的狀態等問題產生了一些根本的看法,形成一定的世界觀。人們在一定的世界觀的指導下觀察、研究、探索人生問題,形成一些對人生、生活的根本看法和態度,這就是人生觀。

人生觀和世界觀是一定曆史條件和社會關係的產物、是人們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反映。由於人們所處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不同,政治和經濟地位不同,生活經曆和境遇不同,所以人生觀和世界觀也就不同,在階級社會中尤其如此。

(二)共產主義人生觀

共產主義人生觀是共產主義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從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依據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人生的最高理想,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人生的目的,把集體主義作為人生的根本原則,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共產主義人生觀是建立在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的認識的基礎之上的,是一種科學的人生觀。從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共產主義思想在世界範圍內廣為傳播,共產主義人生觀,就是要把在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製度,作為人生的最高理想,並且為實現這個偉大目標而努力奮鬥。第二,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生的目的。共產主義人生觀是現代工業無產階級的思想體係,無產階級是人類曆史上最團結、最進步、最有紀律、最富於革命性的階級,無產階級的曆史地位和曆史使命決定了它必須把自己的解放同全人類的命運密切聯係起來。因此,無產階級的階級本質是大公無私的,它的人生目的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產階級人生觀的核心是集體主義,它要求人們把個人利益同集體利益統一起來,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第三,以革命的樂觀主義作為人生的態度。共產主義人生觀是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世界觀之上的。它所理解的人生,是人們改造自然、改造社會同時也改造自己主觀世界的曆程。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曲折、有鬥爭,但光明終將戰勝黑暗,社會進步是人類發展的主流。基於這樣的認識,共產主義者對生活、對未來充滿樂觀的情緒,即使是身處逆境,也毫不動搖,永遠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

每個人的人生觀的形成都有一個過程。青少年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作為一名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應該自覺地樹立共產主義的人生觀,為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而奮鬥。

(三)共產主義人生觀的幾種表現形式

第一,幸福觀。幸福是古往今來人人都向往和追求的,特別是青少年學生,麵對未來的人生道路,更是充滿了對幸福的憧憬和渴望。幸福是人們對人生愉快的感受和滿足的評價。無產階級幸福觀主張把個人的幸福融化在集體幸福之中,把為大多數人謀利益,謀幸福作為個人最大的幸福。它要求把追求個人幸福和追求集體幸福統一起來,把追求優裕的物質生活和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統一起來,把享受幸福和創造幸福統一起來。因此,應該把幸福觀建立在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共產主義偉大理想的基礎上,建立在使億萬人民都獲得幸福的信念上,建立在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上。第二,審美觀。審美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形成的對於美和美好事物的創造、鑒賞和評價。美的形態可分為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人格美屬於社會美。從審美教育的角度來說,主要是塑造青少年學生的人格美。每一個共青團員,都應該用美來陶冶、塑造自己,培養高尚、完美的人格。理想人格是在一定社會的理想人物身上的集中表現,是一定道德規範的化身。無產階級的理想人格要求人們具有堅定不移地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的精神。它把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及熱愛勞動、熱愛科學、忠誠正直等品質融為一體。理想人格是內在美與外在美的統一,它包括心靈美與體態美相統一,心靈美與著裝美相統一,心靈美與風度美相統一,心靈美與語言美相統一,心靈美與行為美相統一。第三,生死觀。所謂生死觀,就是人們對生命的存在和歸宿抱什麼態度和采取什麼行為的社會評價。它的核心內容是人為什麼活著,為什麼而死以及怎樣對待生和死的問題。無產階級生死觀建立在集體主義和人民利益的基礎之上,它主張生要生得有意義,為人民鞠躬盡瘁;它主張人要珍惜生命,要熱愛生活,並努力創造生活;它主張死要死得有價值,為共產主義事業而獻身;正如李大釗同誌所說:“人生的目的,是去發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展生命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因為平凡的發展,有時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之中。”

共青團工作的思想方法

繼承和發揚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

實事求是既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也是無產階級政黨黨風的本質體現。我們黨正是由於堅持了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才能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成為中國人民走向勝利之路的核心力量。

毛澤東同誌在談到實事求是時指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係,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主觀臆造的規律性,既我們周圍事物的內部聯係,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毛澤東同誌對實事求是的精辟論述,應該成為我們做好工作的行動指南。

要做到實事求是,一是要堅持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按照客觀事物的本來麵貌如實地反映,不誇大、不縮小,不附加任何外來成分;二是要堅持全麵地看問題。客觀事物總是複雜的,往往有許多方麵,認識隻有全麵地反映客觀事物的各個方麵,才能符合客觀實際,隻抓事物的某一個方麵,就有可能脫離客觀實際;三是要堅持發展地看問題,客觀事物是發展變化的,認識也必須隨著發生變化,如果因循守舊、思想僵化,顯然不能正確反映變化了的客觀實際;四是要堅持本質地看問題,客觀事物有其內在的本質和規律,認識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掌握事物的本質規律。隻停留在對事物現象的認識上,就難免為假象所迷惑,不能正確反映客觀實際。總之,客觀地、全麵地、發展地、本質地看問題,才能實事求是,使主觀認識和客觀實際相一致。

中國革命的實踐經驗證明,能否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工作成敗的關鍵。在今天,我們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才能正確解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所遇到的難題,全麵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麵。

堅持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就要忠誠老實、敢講真話,多幹實事,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