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的評聘與考核(1 / 3)

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的評聘與考核

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的評聘是教育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校對教師合理使用的一種重要方式和製度。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的考核則是對教師的職責履行進行全麵的考察和評價,並據此來判斷教師的稱職情況及工作業績,從而為獎懲、升降、調配及培訓等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依據。因而,組織和開展以教師為主體的學校各係列專業技術職務的評聘和考核,是教育人事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也必然成為教育人事管理學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

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與考核的意義

一、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與考核的涵義

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是根據教育工作需要而科學地設置的工作崗位,它與教師專業技術職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職稱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相應學科和相關學科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它是給予從事一定專業勞動人員的等級稱號,它本身有其知識性、專業性、標準性、法規性,其評定不受數額的限額。而專業技術職務不僅有其知識範圍、專業結構、年齡層次、等級比例的要求,而且聘任受崗位職數的限製,它是在評審合格並取得一定職稱的教師中擇優聘任。

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的涵義,是“評”和“聘”的有機結合。“聘”以“評”為基礎,隻能在評定了一定職稱的人員中進行聘任。目前在我國,一般是由學校校長對經評審委員會評審認定符合任職資格的教師,進行聘任或任命,擔任相應的職務。

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考核,是指各學校各單位對所聘教師的政治思想、業務水平、工作實績、學識、工作能力、外語水平及身體狀況等各方麵進行全麵的考察和評價,以此來判斷教師與其所承擔的職務及工作是否相稱,估測他們具有多大潛在能力。其目的就是為知人善任、任人唯賢、獎罰分明提供可靠的依據。

二、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與考核的意義

實行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與考核製度,是我國教育人事製度和工資製度的一項重要改革,它對於激發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教師的良好風氣具有重要的意義。

1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的意義

建立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定製度和聘任製度,是對當前實行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製的進一步深化,其積極的意義在於:

(1)有利於教育人事部門對學校進行宏觀人事管理。通過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的評聘,可以以職稱為依據統計管理教師專業幹部隊伍,便於了解掌握教師和專業幹部的數量和質量,為有計劃地使用、培養、考核、交流教師和專業幹部提供依據,為教師和專業幹部管理科學化、製度化、法規化奠定基礎。

(2)有利於人才競爭。教師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嚴格按任職條件對教師的政治表現、業務能力、學術水平、工作實績進行全麵考核和審議,這有利於激勵教師全麵提高素質,形成人才競爭局麵,特別是能夠使中青年骨幹教師奮發向上,脫穎而出,為教師隊伍的優化組合創造條件。

(3)有利於提高學校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政治和社會地位,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專業技術人員通過專業技術職務的評聘工作,獲得中、高級職稱的教師能夠進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參加各級各類人民團體和學術組織,提高了他們的政治和社會地位,受到社會應有的尊重。與此同時,獲得職務的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根據工資製度,提高了工資待遇,有的還取得了特級教師津貼和國家有突出貢獻人員的補貼,這對於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進而激發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起了重要的作用。

(4)有利於促進人才交流。實行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製,使一部分取得專業技術職稱但因無崗或崗位職數限製而未被聘任的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可能願意流動到急需的工作崗位和工作單位上去,從而促進人才的交流,使各級各類人才的分布趨向合理結構,達到人才的合理使用和有效使用。

2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考核的意義

對教師進行考核是實行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製的基礎和前提,對於保證教師職務評聘工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調動廣大教師和專業幹部的積極性,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激勵先進,鞭策後進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1)對教師及其它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考核是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製的基礎和前提。因為隻有對教師及專業技術職務人員進行了全麵的考核,才能根據考核的結果進行評聘。隻有那些考核結果在稱職以上的人員才能參加職稱的評定;同樣,在評定了職稱的人員中,也隻能依據考核的結果和崗位的需要來進行擇優聘任。

(2)考核又是對教師及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聘後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目前在我國實行的聘任或任命製,均有一定的任期和工作任務規定,考核就是對教師等專業技術人員完成工作任務等情況全麵考察和評價,並依據考核結果實行優上劣汰、獎優罰劣。這樣就能促進教師及專業技術人員盡快進崗任職,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

(3)考核是正確評價和合理使用教師及專業技術人員的重要途徑。教育人事管理要做到適才適用,人盡其才,其重要的保證就是對教師隊伍的整體了解,而了解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對教師及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嚴格的考核,通過全麵的考察和評價,評定出教師及專業技術人員在某一方麵和總體上的等級。在充分了解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按照揚長避短的原則,將教師及專業技術人員安排到最適合的崗位上,以形成優化組合的群體,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及群體的才能。

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與考核的原則

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與考核是教育人事管理的一項嚴肅而重要的工作,事關師資隊伍的建設,涉及教師的切身利益。因此,在評聘與考核過程中既要堅決貫徹“堅持標準、保證質量、全麵考核、擇優晉升”的方針,也必須遵循各項具體工作的基本原則。

一、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定的原則

1公開的原則

該原則要求進行專業技術職務評定,要堅持五公開的原則:即崗位公開、條件公開、崗位職數公開、評審程序公開、評審結果公開等,增強職評工作的透明度,自覺地接受群眾的監督。堅持公開的原則,便於廣大的專業技術人員對照崗位需要和要求,依照自身的條件申報相應的職務;同時把政策交給群眾,也利於群眾對職評工作起一定的監督作用,以便於保證評審結果的準確性,從而取得教師和其它專業技術人員的信任和支持。

2公平的原則

該原則要求評定工作要本著公正、實事求是的態度評價每位被評審的對象,要注意在堅持統一標準、統一程序的前提下,看教師的主流、看發展、看成績;還要求評審成員站在學校全局的高度上,從崗位需要和事業發展的角度來認真評審每位被評對象。隻有堅持公平原則,評審工作才可能符合實際,說服群眾,才可能起到導向激勵、調動教師積極性的作用。

3競爭擇優的原則

該原則要求在評審的過程中,應當引入競爭機製。貫徹這一原則,其一要注意在全麵衡量評價的基礎上著重看素質和實績,使真正優秀的教師得到肯定評價;其二要破除論資排輩,創造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的條件,使真正優秀的青年教師得到肯定承認。在貫徹擇優原則方麵,各地有一些有效做法可以借鑒。如單獨劃撥青年教師崗位職數;讓申報者公開述職答辯,公開評價;規定破格條件,破格評定取得突出成就的青年教師。

二、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聘任的原則

1按崗聘任的原則

根據崗位空缺和崗位需要聘任教師職務的原則是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製度本身決定的。堅持按崗聘任原則,有利於使崗位教師形成合理的結構層次和富有活力的群體,也有利於教師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根據崗位及時調整自己專業的方向或進行人才的合理流動,建立起正常的晉升機製。

2首長負責原則

聘任堅持行政首長負責原則,是我國學校管理體製決定的。中小學的校長負責製和高等學校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決定了校長作為學校法人代表和行政領導的地位,決定了校長對學校工作全麵領導和負責的權力與職責。因此,教師工作安排和職務聘任,必須堅持校長負責的原則。貫徹這一原則,要求校長根據崗位需要,在具有相應任職資格的教師中,聘任那些最能勝任職務,圓滿履行崗位職責的人員上崗就職。

3優化結構原則

聘任堅持優化結構原則,是根據師資隊伍建設的規律提出的。為保證學校(包括其它教育機構)各項教育工作的正常運轉,為了促進學校教育的健康發展,師資和管理幹部隊伍建設,必須注意在年齡、性別、層次、專業、職稱等方麵保證合理的比例結構。因此,教師職務聘任必須注意各個專業、崗位職務的比例協調,結構優化,即盡可能使每個專業、每個學科、每門課程、每個年級的崗位職務形成老、中、青和高、中、初級的合理結構。

4雙向選擇的原則

聘任工作堅持雙向選擇原則,是教育人事管理體製改革的方向。它是由市場經濟體製及勞動力人才市場機製決定的。它是校長根據崗位需要有擇優聘任的權力和教師及專業技術人員具有擇職應聘的權力的統一。貫徹這一原則,一方麵保證校長具有聘任的權力,另一方麵保證教師有受命應聘、擇職應聘、拒聘和辭聘的權力。當然,這種拒聘和應聘的權力是具有一定的條件的,必須在雙方充分協議的基礎上進行。

三、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考核的原則

1全麵與導向結合的原則

教師的工作及其職責是多方麵的,教師的素質結構也是多因素的,因而,對教師的考核應當是全麵而係統的。考核作為一種教育人事管理手段,必須體現管理意圖;同時,教師的素質因素和教師履行職責的因素也是有主有從的,因此,對教師的考核必須注意導向性,堅持全麵與導向結合的原則。貫徹這一原則,一方麵既要對教師的思想表現、業務能力、職業道德,以致外語水平等方麵進行全麵考察,又要注重教師的工作實績;另一方麵既要看教師的過去(曆史)和現在,又要注重教師的現實表現和能力。在堅持統一標準考核的基礎上,要注意特殊人才的特色考核。

2嚴格與公正結合的原則

考核是為了全麵的評價教師,以便知人善任。考核的結果與評職評薪,晉升晉職及教師的其它切身利益相關。所以,各級領導、各級考核組織和全體專業技術人員,都應當端正態度,嚴肅認真地對待這項工作。隻有嚴格,才能客觀;隻有公正,才能合理。隻有嚴格與公正結合,考核才具有科學性和權威性,才能達到通過管理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的目的。貫徹這一原則,要堅持統一標準,一視同仁,不徇私情。

3民主與集中相結合的原則

在考核中貫徹民主和集中相結合的原則是我國組織原則在教育管理活動中的體現,也是我國管理過程中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傳統作法。它既有利於人事考核的客觀公正,也有利於教師自己教育自己。貫徹這一原則,一方麵要求堅持民主考核。所謂民主考核有兩層涵義:一是自我評估。自我評估是被考核者對自己工作的自我總結,通過自我檢查,自我反省,自我評價,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控製、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實現的目的;二是群眾評估。也即通常說的聽取群眾意見(包括學生意見),它是通過一定的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或座談、或投票、或通過表格調查等)對被考核對象進行的全麵評價,這種群眾評議,既可以更全麵地反映被考核對象各個方麵的情況,也是對被考核對象的一種外在教育和激勵。另一方麵要求堅持集中考核。所謂集中考核是指考核組織和單位領導在民主評估的基礎上,站在全校全局的角度,按照一定的等級比例,通過更全麵的比較,對被評對象進行的綜合評估,起著綜合平衡、導向激勵的作用。

4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

考核中貫徹定性與定量結合的原則,是教師素質和工作本身存在著一定的質、量、度的性質決定的,也是現代考核走向科學化的要求決定的。馬克思說過:“一門科學隻有成功地應用數學時才算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凡事物存在本身必有其數量,“而凡有數量的物均可以測量。”教師的素質和工作也是一定質、量、度的統一。因此教師考核是可能走量化之路的。但由於認識和手段的局限,教師考核還不能完全采用定量的方法,而必須采用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貫徹這一原則,一方麵要求能夠量化的指標要盡可能采用量化方法考核,另一方麵也要從實際出發,對不能量化的指標,要采用定性方法,同時在考核過程中也往往是定性與定量結合,或先定性分析,後量化處理,或先量化統計,後作定性分析和評價。

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定與聘任

專業技術職稱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社會分工越來越專業化,相應學科和相關學科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它是專業技術人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等級稱號,同種類型的專業技術工作歸並為係列,係列內不同的崗位則確定出不同的職務等級。評定專業技術職稱,就是看專業技術人員是否具備履行相應職務的能力,聘任則是在評定了一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中,按崗位需要,擇優聘任職務,上崗履行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