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外事交往禮儀(4)(1 / 3)

8.其他如朝鮮人喜歡送花,斯裏蘭卡人喜歡贈茶,澳大利亞人喜歡鮮花與美酒。一般外國人喜歡中國的景泰藍、刺繡品等。

三、外事國禮

俗話說“禮輕情義重”,人們常以送禮來表達情誼。有時候,禮品本身並不貴重,卻深深表達了送禮人的心意,使受禮人為之感動。自古以來,人們就用贈禮的方式,來表達相互的祝賀、敬意、友誼、愛情、感情、慰問以至哀悼等。它是語言文字表達情意的一種輔助,是相互交往的一種禮節。在國際交往中,相互饋贈,也是一種表示友好和敬意的重要方式,有利於促進友好關係的發展。至於有的人借收禮物來進行敲詐、勒索、賄賂等,則是對這一方式的不正當運用,應當堅決加以反對和禁止。我們要正確妥善地安排好各種必要的送禮饋贈活動,以促進人們相互關係的正常發展。

國家主要領導人之間贈送禮品,有時被人們稱之為國禮。這種禮物當然要經過精心選擇,具有相當的分量和一定的特色,能反映雙方當時的友好關係,烘托出熱情友好的氣氛。

我國在接待國賓來訪時,常常把客人來訪期間的活動照片精選彙集成冊,在送別時作為禮品送給對方。這種禮品既表達了對客人的友好與尊重,又富有紀念意義,是很受歡迎的做法。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曾經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英國拍攝的影片中搜集到的裏根照片集,贈送給當時的美國總統裏根,並在贈送時說:“你還同那個時候一樣漂亮!”這種富有紀念意義的禮品,不可不說是別具匠心。

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時,中央人民政府贈送給香港特別行政區禮物是一座大型雕塑“永遠盛開的紫荊花”。這座巨雕重70噸,長、寬、高均為6米,以青銅鑄造,表麵貼金箔,以暖紅色的花崗岩為基座。基座為圓柱方底,寓意五洲方圓,環襯的長城圖案象征祖國永遠擁抱著香港。在贈送儀式上,錢其琛將印有國徽的紅色禮品證書當麵交給董建華。

具有民族風味、地方特色的禮品,往往受到人們的喜愛。造型奇巧、做工精致、晶瑩剔透的歐洲玻璃器皿,美麗動人的中國刺繡和和絲綢,各國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描寫各國風情的繪畫作品等等,都常常被人們選來作為珍貴的禮物互相贈送。

有時候,贈送一些應時的土特果品,花費不多,卻很親切。周恩來總理在世時,知道柬埔寨王後(西哈努克之母)和西哈努克親王喜歡食用我國京郊特產大蓋柿,每年大蓋柿收獲時,周恩來都送一些去金邊,供柬王後等品嚐,十分有益於增進友誼。巴基斯坦領導人曾向我國領導人贈送芒果。朝鮮領導人則常以優質朝鮮蘋果贈送我國領導人。

各國贈送的禮品也從一個角度反映了該國的文化特點和工業技術的發展水平。現在我國的經濟技術發展水平已有很大提高我們也可以選用一些反映我國或地方發展水平的東西來作為禮品。工廠、企業在對外贈禮時,把自己精製的產品用來作禮品,不但可以促進友好,還可以起到促進友好,還可以起到廣告宣傳所起不到的作用。

人們在生日、結婚等喜慶活動,以及新年、聖誕等節日時贈送禮品,都希望所送禮品能為對方所喜愛,使對方感到滿意和高興。為此,就要費心思去想,要在平日加以留意。送禮如能“切題”是件很令人高興的事情。美國《讀者文摘》1991年2月號在題為《饋贈表心意》的文章中,提到一個生動的例子。有一對姓皮瑞茲的夫婦,在結婚18周年時,丈夫送給妻子一座一米寬、一米半長的木製娃娃屋作為禮物。因為他常聽妻子談起,她小時候非常想擁有一座娃娃屋,卻始終未能如願。他妻子感動地說:“他知道我童心未泯,送給我一份最能打動我心的禮物。”

參觀遊覽禮儀

外國客人來訪,應考慮安排參觀遊覽活動,通過參觀遊覽,可使其了解我國的曆史文化、風土人情和經濟發展情況,也是樹立國家、部門、企業形象、擴大對外宣傳和搞好開放工作的大好機會。

1.選定項目。

選定參觀遊覽項目,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1)來訪的目的和性質。一般參觀遊覽都有相對的針對性。根據其目的和性質,安排有針對性的遊覽活動,是一個基本準則。

(2)來賓的意願、興趣。安排參觀遊覽的內容應考慮客人的意願、興趣。對一般代表團來說,待其到達後,提出參觀遊覽方案,共同商定,對重要的、身份高的代表團,可事先通過外交途徑了解其要求,再予以適當安排。

(3)考慮當地條件的可行性。參觀遊覽要注重當地實際,做到力所能及、切實可行,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比如安全設施、保密設施及接待條件等。

(4)季節與時間的可能性。有些遊覽項目和季節時令關係很大,安排時理應把氣候因素考慮進去。同時,參觀時間和路途時間的搭配也應充分考慮好。

2.安排布置。

項目確定後,應作出詳細計劃,包括先看什麼,後看什麼,中間是否要休息,參觀前有無介紹,參觀中間是否座談,各參觀點之間距離遠近,參觀以徒步前往還是乘車前去等。一般地說,這些細節和具體事項應先與陪同外賓的我方人員交換意見,然後再同外賓協商後確定下來,再向接待單位交代清楚,並告知全體接待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