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陪同。
按國際交往禮節,外賓前往參觀訪問時,一般都要有身份相應的人員陪同。陪同人員宜少不宜多。陪同人員主要包括主人、解說員、導遊、保安員、司機、翻譯人員等。主人陪同的身份、地位一般最好和外賓相同。
4.接待參觀規範。
外賓到達前,被參觀單位應盡可能把參觀項目的基本情況介紹準備好,以書麵形式先發給外賓。外賓到達後,被參觀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根據本單位的情況向外賓作些介紹。介紹情況時要注意:
(1)介紹要實事求是,但要注意保密。故意誇大或貶低會給人造成一種不誠實的感覺。
(2)介紹要掌握時間與時機,讓客人多看,介紹要簡明扼要,體現本單位特點,使對方加深參觀印象。
(3)介紹要掌握分寸,隨機應變。
(4)介紹要盡量使所有人都能聽到聽懂,如人數較多時,可分級介紹或使用擴音器材。
5.攝影。
參觀遊覽時,攝影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可以參觀的地方都允許攝影,而不允許攝影的地方應設有警告牌或外文說明標誌。如若無標誌,一定要事先向來賓說明,以免引起誤解。
6.後勤安排。
參觀地點遙遠,外出遊覽前要考慮好用餐時間、地點和用餐方式,參觀遊覽的出發時間、集合地點也應事先通知全體人員;行前,應檢查車輛,帶足汽油,以保證參觀遊覽活動的正常進行。
涉外娛樂禮儀
邀請外國客人觀看文藝演出或體育表演等活動,既可增進雙方的了解和感情,也是一種藝術享受和娛樂、休息方式,同時還是對外宣傳國內文化、藝術、體育成就的一種方式,故而在外事活動中,對來訪的外賓一般都要約請觀看。
一、觀看娛樂節目
1.組織工作的要求。
(1)選定節目。這主要考慮到:外賓來訪的目的、性質;客人的興趣與愛好;注意量力而行。
(2)發出邀請。發邀請時,要考慮場地的容納量,一定要給客人準備足夠的座位,切勿出現人多座少的情況。
(3)備好說明書。各種文藝節目,應備有說明書,用主、客雙方使用的文字印成。
(4)座位安排。看節目的座位,一般視客人的身份事先安排。看文藝節目,一般以七八排為最佳;看電影,則十五六排為宜。專場演出,應把貴賓席留給主人和主要客人,其他客人可以排座位,也可以自由入座。如對號入座,座號應與請柬一同發出。
(5)入席與退席。專場演出,可安排普通觀眾先入座。主賓席客人在開幕前由主人陪同入場,這時其他觀眾應有禮貌地起立鼓掌表示歡迎。演出中間,觀眾不得退場;演出結束,一般觀眾待貴賓退場後再離去。
(6)獻花。許多國家習慣在演出結束時向演員獻花。我國在專場晚會或首場演出結束時,亦往往獻花籃或花束,主賓在主人陪同下登台向演員致謝。此種安排,應主隨客便,主人一般不提示客人獻花,更不一定要讓客人登台與演員握手。
(7)攝影。許多國家禁止在演出中攝影。我國招待國賓的專場文藝演出,可以拍成新聞片或電影。
(8)演出秩序。工作人員應維持場內秩序,保持安靜,不在舞台前隨意走動,演出中不牽動觀眾大廳內進出口的帷幕,以免發出響聲。
2.出席的禮節。
接到請柬後能否出席,應盡早回複主人,以免劇場空缺,影響氣氛。請柬中附有座號,則應對號入座;如無座號,到現場按本人身份了解座位的分配情況,然後入座,切忌貿然坐在貴賓席。
演出中應遵守秩序,不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也不要大聲談笑、打嗬欠,更不能睡覺。節目在演出中不要鼓掌和叫好,更忌吹口哨;節目終了,應報以熱烈的掌聲,以示感謝。此外,觀看演出時要保持演出場所的環境衛生。
二、舞會的禮節
舞會是一種常見的社交活動,在外事活動中也經常安排,舞會通常在晚上舉行,也可作宴請活動之餘興。
1.舞會的組織工作。
被邀請的男女客人比例上要大體相等。對已婚者一般均邀請夫婦;較正式的舞會要發請柬,請柬上寫明舞會持續的時間,以便客人在此期間任何時候到場和退場。舞會場地應寬敞,邀請的總人數要與場地相適應,舞場地板要光滑、整潔;舞會上要把握好色彩和光線,力求形成一種溫馨柔和的氛圍。有條件的可安排樂隊伴奏,舞曲要精心挑選,符合參加者的需要。此外,可備些糖果、點心飲料,以供客人隨時享用。
2.參加舞會的禮節。
(1)參加舞會,服飾要整齊,儀態要端正。國外舉行舞會,通常在請柬上注明服裝要求,以穿晚禮服和西服為多。
(2)較正式的舞會,第一場舞,由主人夫婦、主賓夫婦共舞;第二場舞,男主人與主賓夫人、女主人與男主賓共舞。
(3)男士應避免隻與一位女士共舞,也應避免同性之間共舞。
(4)男方邀請女方跳舞,應儀表端正,舉止大方,不可太勉強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