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隻要知道自己愚和惑,就不算是真愚真惑。很多時候,“大智若愚”之人的糊塗是一種“揣著明白裝糊塗”。
“大智若愚”從字麵上理解,就是說一個人有很大的智慧,但是看起來像是很愚笨的樣子。這裏的關鍵在“若”字上。“若”營造了一種假象和騙局,目的是減少外界的壓力,降低外界的期望,隱藏自己的真實目的,從而使外界放鬆警惕和戒備,積極積蓄自己的力量。這就是一種中庸的處世態度,是保護自己的一種絕佳策略。
很多高人在這方麵給我們做出了表率,他們深諳“大智若愚”之道。
商紂王荒淫無道、暴虐殘忍,一次徹夜長飲,最後昏醉不分白天黑夜,於是問左右之人,大家都說不知道,然後又問賢人箕子。箕子深知“一國皆不知,而我獨知之,普其危矣”的道理,於是也裝作昏醉,“辭以醉而不知”,得以保全了自己。
戰國末期,秦國大將王翦奉命出征。出發前他向秦王請求賜給良田房屋。
秦王說:“將軍放心出征,何必擔心呢?”
王翦說:“做大王的將軍,有功最終也得不到封侯,所以趁大王賞賜我臨時酒飯之際,我也鬥膽請求賜給我田園,作為子孫後代的家業。”
秦王大笑,答應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到了潼關,又派使者回朝請求良田。秦王爽快地應允。
手下心腹勸告王翦。王翦支開左右,坦誠相告:“我並非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現在他把全國的部隊交給我一人指揮,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賞賜田產,名為子孫計,實為安秦王之心。這樣他就不會疑我造反了。”
這就是“大智若愚”的智慧。大智若愚、表麵上糊塗的人,雖不計一時的得失,卻能聰明一世,明哲保身,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大智若愚在生活當中的表現是不處處顯示自己的聰明,做人低調,不向人誇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原則是厚積薄發、寧靜致遠,注重自身修行、層次和素質的提高。
若與此相反,得到的結果自然也就不同了。
劉邦曾經有一次問韓信:“你看我能帶多少兵?”
韓信說:“陛下帶兵最多也不能超過10萬。”
劉邦又問:“那麼你呢?”
韓信說:“我是多多益善。”
想想看,這樣的回答,劉邦怎麼能不耿耿於懷?韓信最後的被殺和他的這種處世態度是有很大關係的。
“大智若愚”的另一種表現就是大事精明,小事糊塗。在該明白的地方明白,在該糊塗的地方糊塗。對於大事、原則性的問題,應該頭腦清醒,毫不含糊,弄得明明白白,但對於生活中的非原則性的小事,就沒有必要斤斤計較了。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對無原則性的不中聽的話、看不慣的事,裝作沒聽見、沒看見,甚至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這種“小事糊塗”的處世態度,其實是健康長壽的秘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