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源匱乏,競爭激烈的年代,忍讓常常被人們忽視,其實,忍讓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更是睿智的展現。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年間,安徽桐城有一個著名的家族,父子兩代為相,這就是張家張英、張廷玉父子。康熙年間,張英在朝廷當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他家在桐城的老宅與吳家為鄰,兩家府邸之間有個空地,後來吳家建房,要占用這個通道,張家自恃有後盾,就很強硬,堅決不同意,雙方將官司打到縣衙門。
因為張英身在朝堂,張家人便寫了一封信,給在京城當大官的張英,要求張英出麵,幹涉此事。張英收到信件後,給家裏回信中寫了四句話:千裏家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閱罷,明白其中意思,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基地,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六尺的巷子。兩家忍讓之舉傳為美談。
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得讓人處且讓人,自己的修養體現出來了,同時還獲得了對方的尊重,何樂而不為?可是在我們的社會中,常見一些人,因爭一塊磚兩片瓦三塊煤的地方,鬧得麵紅耳赤,甚至大打出手,結果一方滿臉是血,另一方滿地找牙,兩敗俱傷!何苦呢?
為人處世之道,凡遇事時都要讓人幾步,才算是高明之道,因為讓一步就等於是為以後的進一步發展留下了餘地;應以寬厚的態度待人,因為給人家方便,同時也就是日後為自己之方便打下了基礎。所以古人說:“讓之有餘,爭之不足。”
古代人不乏修養深厚,忍讓忠厚的人,漢朝時浙江紹興的陳囂,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陳囂小時候,就很懂得忍讓。一次,他在城外水邊捕魚,有人要偷他的魚,被他發現了,偷魚人急忙躲進草叢。陳囂追上他,把自己的魚送給他,那人非常慚愧,不肯接受,從此以後再也不偷魚了。
陳囂與紀伯是鄰居,有一天晚上,紀伯偷偷把兩家之間的籬笆拔起來,向陳囂家的那一邊挪了一些,增加了自己的土地麵積。不想這一幕剛好被陳囂發現,等紀伯走了,他偷偷把籬笆拔起,向自己地裏又移了一丈,使紀伯家的地更大了。紀伯知道後很慚愧,除了把侵占的地全部歸還給了陳囂家,又將籬笆向自己這邊挪了一尺二寸。
《菜根譚》中說:“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嚐。此是涉世一級樂法。”這話告誡人們在道路狹窄之處,應該停下來讓別人先行一步,有好吃的東西不要自己獨享,要拿出一部分與別人分享。如此,你的人生就會快樂安詳。
有了自己的忍讓,才有了別人的尊重;有了自己的忍讓,才有了別人的愛戴;有了自己的忍讓,才有了別人的擁護,因此,要想獲得好的人緣,就要學會忍讓。
堯讓位給舜,舜讓位給禹,開啟了忍讓的先河;孔融讓梨,有了傳誦千古的佳話。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應該被我們這一輩人繼續發揚光大。如何謙讓,要從個體內外兩方麵(首先是“外”的行為而後才是“內”的修養教育)來培育“禮”“義”。從內心講,注意克製自己的情緒願欲,培養愛人如己和自甘退讓的胸懷情感;從外在講,行為活動、儀容姿態注意節製、退讓、謙遜、“彬彬有禮”。
在以競爭為動力的現代社會中,學會忍讓對我們依然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一個懂得忍讓的人,勢必讓人尊敬,一個善於忍讓的人,才會獲得別人的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