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本書除了上述理論以外,還有百分之二十的內容是在重述一些著名的演講文稿。寫進這些內容,作者的目的是吸取前人的經驗,創造自己的風格,這些著名的演講包括亨利·與特森的《新美國主義》、圖姆斯1861年的演講稿《自議會退休》、羅斯福的《美國人母性》以及威廉·布瑞安的《和平王子》。
其中布瑞安的著名演說稿有這麼一段對卡耐基影響很大。布瑞安說:
“我不像某些人那樣討論進化論,我尚未承認人類是低等動物的直係後代。如果你想接受那種論調,我不會找你麻煩。但當你因為能追溯你的祖先直至猴類而高興時,請不要在沒有更多的證據前把我和你的祖先牽扯在一起。”
卡耐基並不滿足於已有的成就,他有著樂觀精神的同時又有著積極進取的精神。
他一邊教學,一邊積累經驗,為今後獲得更大的成就而準備著。在教學中,他把學生的意見不斷集中起來,並在其中加入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創造力。
一天晚上,在與朋友們聚會時,一位曾是他學生的顧立區董事長問他最近是否有新的成就時,卡耐基端著酒杯滿懷信心地說,不久的將來,他會出版另一本關於公共演說的書。這時宴會上一片歡騰,大家紛紛舉杯向可愛的卡耐基慶祝,並要求出版後能一睹為快,卡耐基愉快地答應了。朋友散去之後,卡耐基看著寫字桌上的那本初稿默默地沉思,為自己十一年心血和智慧而寫成的書稿感到喜悅。
1026年,他自己編寫的書在各方麵的努力下終於出版了。這還是一本教科書,名字叫《公眾演說——商用課程》。這本書的出版為卡耐基的教學又提供了走向未來成功的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公眾演說——商用課程》以全新的麵目解決了演說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並舉出了許多例子供學生們借鑒閱讀,比原來與柏格·依森合著的《公眾演說的藝術》更進一步闡明了卡耐基的演講理論。
由於生動的語言,詳盡的例子及科學的方法,這本教科書一直被沿用到1062年。在這以後,戴爾·卡耐基又不斷對這本書進行修改。現在的版本已較少強調技術方麵。
正因為如此,這本書成為目前卡耐基課程中使用的三本教科書之一。
經曆了這一次的成功,戴爾·卡耐基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曆經數年,卡耐基的名聲越來越響,人們對他的學說也表現出越來越接受的態度。
《公眾演說——商用課程》這本書提到了一個全新的內容,即證明熱忱是有效的演說的關鍵,而內在精神則是公共演說的重點。如何發揮自己的勇氣及自信心也是一個重要問題。
熱忱是發自演講者內心的興奮,並把這種興奮洋溢在全身,使自己充滿感染力。如果某人一上台演講,便能將這種熱忱感染給四周的聽眾,再通過一些必要的演講技巧,便能贏得聽眾們的支持。
卡耐基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灌輸的便是這種熱忱的精神。他自己身體力行,首先用自己的熱忱影響著他的學生,學生們掌握了這種方法後,在每次訓練及正式場合中都會取得或多或少的成功。當卡耐基先生看到學生們因擁有熱忱而取得進步時,內心感到異常的激動,他更加發奮地工作,常常在學校裏和他的同事們積極討論下一步的工作計劃,直到深夜。
實際上,熱忱與內在精神的涵義基本上是一致的。一個真正熱忱的人,他內心的光輝熠熠發光,一種炙熱的精神本質就會深深地植根於人的內在思想中。
無論是誰心中都會有一些熱忱,而那些渴望成功的人們的內心世界更像火焰一樣熊熊燃燒,這種熱忱實際上是一種可貴的能量,用你的火焰去點燃別人內心熱忱的火種,那麼你又向成功邁向了一大步。
卡耐基在課堂上比較喜歡引用紐約中央鐵路公司前總經理的人生名言:“我愈老愈更加確認熱忱是勝利的秘訣。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在技術、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別並不會很大,但如果兩個人各方麵都差不多,擁有熱忱的人將會擁有更多如願以償的機會。一個人能力不夠,但是如果具有熱忱,往往一定會勝過能力比自己強卻缺乏熱忱的人。”卡耐基覺得這句話清晰明白地反映了自己的觀點,他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把熱忱注入了學員的靈魂中。
不過,熱忱不是麵子上的功夫,如果隻是把熱忱溢於表麵而不是發自內心,那便是虛偽的表現,如果這樣,往往不能使自己獲得成功,反而會導致自己失去成功的機會。
因此,訓練熱忱的方法是訂出一份詳細的計劃,並依照計劃執行,培養對熱忱的持久感受,盡量使人的熱忱上升,不使人的熱忱逐漸下墜。
一位名叫詹姆士·倫迪威的人曾參加過卡耐基的課程講授班。倫迪威在一家保險公司工作,他非常熱衷於聽卡耐基的課程。
一天晚上,詹姆士和朋友雷德·斯特瑞一起去吃晚飯,詹姆士·倫迪威指著一輛卡迪拉克豪華轎車對斯特瑞說:“每當我看到某處停放著這麼一輛豪華車時,我便對自己說,'詹姆士,總有一天你也要開這種車子。‘“
詹姆士有了這個目標,便朝著這個目標而努力,並時時刻刻保持這種實現目標的熱情。由於卓越的工作成績,詹姆斯很快就升了職,他有能力購買卡迪拉克車了。但他並沒有就此止步,他對生活的那份熱忱使他向更大的目標衝刺,他由人事部經理升職到奧克拉荷馬州杜沙市擔任分公司的經理,又因為成績非凡,不到三十歲的他再次被任命為這家保險公司的副總經理。
在個人的生活中,需要有一個奮鬥的計劃,最簡要的辦法便是確立自己的目標,但目標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尤其要為追求這個目標保持一份熱忱和興奮。無論男女,隻要有一個這樣的目標,對工作抱有高度熱忱和興趣,便能逐步向自己的目標邁進。
在賓西法尼亞州布瑞頓市的一個推銷人員教學班中,克利斯·凱蒂報告了如何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按照預定計劃實施的經曆。
克利斯的工作計劃是推銷急救箱。聖誕節快到了,可是急救箱還剩三百個,如此下去,他們將完不成推銷額,並因此而分不到股息。在一次會議上,克利斯宣讀了以前在卡耐基課堂中宣讀過的可以鼓勵人的一首詩。這首詩和克利斯的熱忱鼓勵了”推銷人員教學班”的同學,他們同意出去加倍努力推銷剩餘的急救箱。由於他們的熱忱使得在一個星期內推銷了二百多個急箱,達到了他們必須推銷出去的數目,並且有足夠的利潤,讓每一個股東都分到一些股息。
熱忱不僅能使一個有目標的渴望成功的人走向成功的目的地,而且能鞭策那些渾渾噩噩的人奮發努力地生活和工作。人與會之間是相互影響的,你的熱忱,可以影響別人的情緒,那些原本不想或不願努力甚至對生活抱否定態度的人,如果沒有生活的熱忱對於你的成功來說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但你也不必因此受到這麼一點點挫折而退卻,你必須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和一以貫之的熱忱態度,去獲得那些不讚成你做事的群眾的支持,鞭策那些反對你的人。
紐約州一位名叫凱布陸納的醫生,他想在他們那裏成立”美國防癌協會分會”,但他每提出一個計劃或者一個建議,別人都會以委婉的口氣加以拒絕。例如說:“我們以前想幹過,但都沒有效果。”或者是:“我想可能沒有人對這個問題感興趣。”
一係列的挫折並沒有使凱布陸納醫生感到灰心,他運用卡耐基課程中一些方法,開始了他的努力過程。他在電話裏和同事熱忱地聊天,在醫院裏,站起來熱忱地說出他的理由、主張和建議。他並沒有到處亂跳亂蹦,亂喊亂叫,他隻是表現他的誠懇、熱情,渴望和追求一個實際的目標。不斷的熱忱工作終於獲得了可見的成效,結果大家都積極活動,支持在他們那裏成立這樣一個重要組織。
有些人可能會對熱忱的工作方法產生一些懷疑,想知道如何對他們必須做而又令人不快的雜務,或者對他們不懂也不在乎的事情產生出熱忱。
對於這個疑問,卡耐基既和同事們進行深層次的探討,自己也在多方麵思索這件事。他告訴那些人:征服畏懼的唯一法門,是先去做最畏懼的事,我們培養的熱忱首先也應去處理最不感興趣的事,一旦這樣,在努力工作後,我們會發現這些事情,並不如以前所想的那樣無趣和困難。
生活中人們不可能沒有畏懼,因此,超越畏懼,不怕畏懼,麵對畏懼,征服畏懼是培養熱忱和信心的一個重要途徑。
在有了熱忱以後,怎麼把熱忱的程度增加五倍、十倍呢?
經過多方研討,得出了以下的方法:
第一,強迫自己采取熱忱的行動,並持之以恒,你就會逐漸變得熱忱。
第二,深入挖掘你的題目,研究它,學習它,和它生活在一起,盡量搜集有關它的資料,這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使你變得熱忱。例如,卡耐基以前對崇拜林肯並不熱忱,直到寫了一本關於林肯的書以後才改變了這種態度,對他非常熱忱地崇拜。對於任何事情,隻有在深入了解之後,你才會產生出熱情。
熱忱是什麼?熱忱就是將內心的感覺表現出來,挖掘人們對討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的興趣,並打動人們的內心世界。
卡耐基先生也對熱忱作了嚴格的限定,他警告不可以把熱忱和大聲叫喊與呼喚混同在一起。他在備忘錄中寫到:“我說熱忱,是指一種熱情的精神本質,是深入人的內心。……我喜歡稱之為'抑製的興奮'。如果你內心裏充滿要幫助別人的熱愛,你就會興奮。你的興奮從你的眼睛,你的靈魂以至你整個人的方方麵麵輻射過來,你的振奮精神也會鼓舞別人。”
在《公眾演說——商用課程》中除了討論熱忱與內在精神外,還分別探討了一係列其他的問題,例如演講方式,演講神態,開場白及結尾的方式。還有包括附於每章之後的練習課程如包括字的發音及換氣。此書以”如何放進措辭”一章做為結束,並在再版時附加了三篇著名演講稿,它們是羅素·康威爾《鑽石田畝》,詹姆斯·艾倫的《在人類思考時》以及哈柏德的《給加西亞的訊息》。
隻是擁有熱忱還不夠,還必須永遠擁有真誠。
真誠何在?怎麼樣才能做到真誠?怎樣在大眾演講後獲得群眾的掌聲?為什麼許多人可以長期地培養熱忱以取得老板的信服,達到升遷或為提高薪水而努力?
卡耐基認為,真誠是不可偽裝的,是無法使人拒絕的,它同阿諛奉承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
1030年初,在不斷的教學實踐基礎上,卡耐基簡明扼要地提出了如何教導公眾演說的種種想法,他從身體力行到熱忱再進一步闡明真誠的理論。
在答記者問中,他提到了一個重要想法,那就是:
“事實上,公眾演說是無法傳授的。如果我對一個小男孩演講達到五十個小時,你認為我能教會他遊泳嗎?不行,他必須教他自己,我所能做的隻是領他下水,並試著給他信心。學習在公眾麵前演說,就如學習遊泳一樣,最佳的教師是練習,最大的障礙便是恐懼”。
上麵曾提及克服恐懼,在這當中,重要的是創造一個非常有趣味而且溫馨的環境。
創造這種環境的目的是使學生們在教室裏熱烈地、真誠地暢懷演講。要做到真誠這一步,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而卡耐基認為這些準備是必需的,因為從這些準備工作中可以培養你的真誠、熱忱,並使大家從這些工作中尋找你的真誠。
演講中的真誠原則包括做好演說的準備,不要背誦或大聲地對著觀眾讀演講稿,使用引人注意的開場白,並確定在你的聽眾希望你結束演說前談完。最重要的是,除非你是天生的幽默家,否則的話盡量避免用玩笑調侃的方式,而應以直接的方式對你的觀眾演說。
馬熱維蘭是卡耐基課程的一個學員,他在參加訓練前是一家公司的職員,雖然馬熱維蘭是一個精力充沛熱情洋溢的人,但他的言行卻往往感動不了別人。參加卡耐基課程幾個月後,情形大為改觀。馬熱維蘭在課後與卡耐基進行了一次長談。馬熱維蘭問卡耐基先生,他在演講時愛講些小小的笑話,往往也能引起人們的笑聲,卻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你認為應該怎麼改進呢?卡耐基意味深長地說:“問題正在這裏,你體現了你的熱情,這一點可以使你立於不敗之地,但一些並不幽默而且會使你演講遜色的玩笑往往會適得其反,因此,摒棄那些玩笑吧,勇敢表現你的真誠,那麼你就會走向成功的。”
卡耐基認為人們在擁有了熱忱和真誠之後,隻要勇敢地,不畏恐懼地站出來行動,那麼,就會走向成功!
卡耐基還通過與學員們的對話,展開了他對演講中一些重要問題的看法。
“談一些你感興趣的事,若你能以熱忱談話,就一定會使你的聽眾感到興趣。”
有學員問:“我該怎麼進行演講前的準備工作呢?”
卡耐基先生回答說:“如果你打算說七秒鍾,就應該花一個小時做準備工作。在時間方麵,我認為人們專心準備所花的時間必然會有實際效果。我自始至終地相信。一位演說者在開始談論題目前應先了解主題,主題是很關鍵的。事先準備既可來自人生經驗也可用圖書館的資料進行研究。演說者對每一個主題必須要擁有實際的知識,千萬不能不懂裝懂,自己欺騙自己,偽裝隻能使你走向失敗。”
有學員繼續問:“如何安排演講內容的框架呢?”
卡耐基建議:“首先專注於你想表達的事物,循序漸進使主題清晰、明了、有趣、生動、活潑。然後創造一個吸引注意力的開場白以及使人印象深刻的結尾。”
學員繼續問:“在演講中,應該如何使用手勢及哪些手勢呢?”
卡耐基先生微笑著說:“在演講中不要太擔心手勢問題,聽眾在一般的情況下不會太在意你的手勢。雖然如此,在演說的同時,使用生動的手勢能幫助你放鬆自己,並增加自然的熱忱度和真誠感。”
有的學員問:“卡耐基先生,在演講中是否應該將手置於口袋中?”
卡耐基先生說:“對於這個問題,如果是泰迪·羅斯福或者威廉·珍尼斯·布瑞安的話,是完全可以的。但如果你在演講中雙手放在旁邊感到不自在的話,那麼最適合的位置就是將雙手放在口袋裏,這是完全可以被聽眾接受的。”
學員們又問:“是否可背誦演講稿?”
卡耐基激動地說:“不行,永遠不可以!”繼而又解釋說:
“不過如果有一些簡短的摘要是能接受的,我便常在較長的演說中為自己準備一張小小的提示卡。”
學員們提出了最後一個問題:“演講最佳時間是多久?”
卡耐基建議道:“如果聽眾希望你停止時便可以停止演說了,那就是最佳的時間段。亞伯拉罕·林肯的亞茲堡演說就不足五分鍾。如果你的能力超越你原先所想象的,思路開闊,文如泉湧,否則就不該超過十分鍾。”
與學員的這次討論在愉快、成功的氣氛中結束了。卡耐基似乎已為學員們打開一條邁向演講成功的光明大道,而他也似乎看到了他的學員們奔馳在這大道上,隻不過他是走在最前頭,是一個傑出的領路人,但他又毫不吝嗇地指出通向成功的道路。
卡耐基在演講中的數年來的影響,使得人們對卡耐基的信服力越來越強。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卡耐基課程的培訓。由於自己影響力的擴大,這位曾是農夫、銷售員、演員以及教師的人,成了一名公共演說家,一個能增進人們信心的人。由於他創造了一個充滿支持力的溫馨環境,在那裏,無論你是商人、職員、作家或者是單身漢、寂寞的人,都能找到一個發揮自己熱忱與真誠的地方。
從此以後,越來越多的學生們聚集在他的教室裏,聽他講課,學習他的方法,同時又以掌聲鼓勵他,購買他的書籍。這位指導者——戴爾·卡耐基在美國社會變得越來越優秀,越來越出名了。
當時,卡耐基還隻是在美國國內大受歡迎,他的工作成果尚未影響到全世界,但就在這時,從古巴寄來一張購買他的書籍的訂單。那個古巴人叫羅吉,他在信中向卡耐基詢問了許多問題。卡耐基開始非常驚異,很快就熱情洋溢地回了一封信給他。原來這位羅吉和他夫人在公共場合上都很害羞的人,極害怕在公共場合上演講,而羅吉又是一個律師,職業迫使他要學會公共演講的本事,他隻好向卡耐基求救了。這件事給卡耐基以深刻的啟迪。看來,他的這套方法,不僅適用於美國人,而且也適用於所有渴望演講成功的外國人。我們想,卡耐基課程後來在全世界廣受人們的歡迎,這位古巴人的來信可能是卡耐基決意要把他的成功經驗推向世界的最初動因。
在演講中怎麼分辨真誠呢,怎樣才能使自己真誠呢?
卡耐基告訴學生們分辨真誠和表現真誠的方法。
卡耐基在一場教學課上對學生說:“分辨真誠如同判定讚美和阿諛奉承一樣的簡單,一是由心而發,另一是出自唇齒;其一是不自私,另一個則包含自私。”
而表現真誠更為簡單,卡耐基認為:表現真誠就如同表現微笑一般簡單,如果你做了,你很快就能相信自己;而後,由衷的真誠感覺將隨行動而至。
第四節 卡耐基與學生的關係
在講課過程中,卡耐基通過傾聽學員們發自內心的自我演講,發現許多學員都有不同程度的煩惱存在。生活中的這些煩惱妨礙了學員們的進步和成功。卡耐基決定幫助學員們消除煩惱,走向成功。下麵的敘述是學員們對卡耐基的真心流露,其中的煩惱顯然是非常深重的。我們看看卡耐基是如何幫助學員消除煩惱的。
一位名叫格列佛的學員說,他是一家擁有450個員工的厚紙製造工廠的董事長,生活順心,萬事如意,並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可是,在來青年會聽課之前的幾個月裏,他曾患有嚴重的神經衰弱症,症因是多愁善感。格列佛說:
“幾乎任何事情都會引起我的煩惱。例如我總在問自己:我是否太瘦?頭發是否太少?女朋友是否會離我而去?我是否能存上足夠結婚的錢?是否能成為一個好爸爸?將來的家庭生活是否能圓滿……等等。此外,我也很在意別人對我的印象,所以,有一段時間我患了胃潰瘍(我以為是胃癌),隻好放棄工作,在家賦閑。從此,我的體內就像沒有安全閥的鍋爐一般,充滿緊張,然後,壓力不斷增加,逐漸瀕於爆炸,最後終於爆炸了——我患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症。但願大家不要患這種病症,因為任何肉體的痛楚,比起那種心靈被啃噬的痛苦,都顯得太微不足道了。我現在就嚐到了這種痛苦的感覺。”
在課堂上,格列佛說出了自己全部的心事,說出了積壓已久的許多話語。很多同學都覺得十分奇怪,怎麼不善言辭的他一下子變成了演說家?卡耐基卻露出了會心的微笑,他讓別人說出自己的方法奏效了。格列佛繼續說著:
“常人恐怕很難想象嚴重的神經衰弱是何等的痛苦——我隻覺得頭腦整天渾渾沌沌的,連對家人也懶得開口說話;我內心充滿恐懼,任何微小的聲音都會使我心驚肉跳;有時會毫無來由地大哭大叫起來。總之,每天都是苦惱的連續,我覺得我已被所有的人遺棄——包括上帝,好幾次想跳河自殺。”
格列佛不斷地敘述著,他的遭遇雖然有些令人不敢相信,但是聽者中也有許多人產生了共鳴,其中包括卡耐基。大家想知道格列佛後來怎麼樣了。格列佛繼續說道:
“後來,我偶爾想換個環境也許能改變心境,於是決定到佛羅裏達半鳥去。上火車時,父親遞給我一封信,要我抵達佛羅裏達州府後再拆閱。我到達目的地時,正值當地的旅遊旺季,每家旅館都告客滿,隻能租一間車庫作為棲身之地。我先到邁阿密一家輪船公司求職,但未被錄取,隻有成天在海灘打發日子,這種生活比起在紐約更加悲慘。百無聊賴之餘,我才想起父親的那封信,拆開來閱讀。他寫道:‘孩子!現在你已身在千裏之外的異鄉了,但我猜想到你的心境並未改變,因為你把煩惱的種子也帶到那裏去了。其實,你的身心並無異狀,你所麵對的一切也沒有嚴重得足以打垮一個人;實際上,讓你一蹶不振的是你對這些事情的思考方法。當你能夠領悟到'人,乃是心中思想的表現'時,就可以回家了,因為那時你的病已經痊愈了。”
聽到這裏,卡耐基打斷格列佛的話大聲說道:“好!說得太棒了!你的父親真是一語中的,和我思考的一模一樣。格列佛,你要記住,我們大家都要銘記:一個人心靈的平靜和生活的樂趣,並非取決於他擁有何物、有何地位或置身何種情境——總之,與個人的外在條件毫無聯係,而是取決於個人的精神態度。”
“但是,我當時並不明白這點。直到你卡耐基先生指出來我才恍然大悟!”格列佛接過話頭,十分誠懇地說,”當時,我一讀完信非常惱火,父親分明是在教訓我,而不是同情我。當時我甚至賭平地暗下決心,以後再也不回家了。那一晚,我出門到街上散步,不知不覺走到一間正在做禮拜的教堂前,心想:反正別無可去之處,就躡手躡腳地走進去,正好聽到牧師在解說《聖經》中的一句話:‘能戰勝內心的人,比攻陷一座城市的人更為堅強。‘聽到此話,我一下子清醒過來。想到這句話的內涵,我仿佛覺得腦海中那些層層堆積的塵屑一掃而光,神智無比清晰,好像有生以來唯有此刻才能做正確思考似的。在理智之光的照耀下,我看到自己昔日的麵孔,不由得啞然失笑。我認識到自己的愚蠢,過去,我經常漫無邊際地想象自己要改變全世界和全人類,其實,唯一必須改變的隻有我內心的鏡頭焦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