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不斷變化著的革命語言(1 / 3)

德國不斷變化著的革命語言

在這個時候,德語尚未成為世界上科學家們、政治和社會思想家、哲學家、曆史學家和神學家的通用語言;它成為一種通用語言是19世紀的事情。但是,對革命的討論,以及關於在討論中所使用的語言的一係列爭論開始於18世紀末期。這些討論和爭論的方式此後一直影響到德國的思想以及有關這一主題的寫作。

看一看德文有關革命的文獻,人們就會對兩種用法之間的爭論留下深刻印象:法文中的“revolution”(革命)一詞和可以提出的德文中的代用詞,這些代用詞中最主要的是“Umwalzung”(暴力變革,徹底變革,革命),其他還有“Umdrehung”(旋轉)、“Umsturz”(推翻,顛覆)、“Umschwung”(驟變,根本改變,轉變),“Umlauf”(循環,運轉)(和“kreislauf”<循環運動>)。另一主要用法是德文中的“Umkehren”(翻轉,顛倒,回返)。其他的用詞還有:“Veanderung(改變或更迭),“grosseVeranderung”(大變革),Staasveranderung(國家的變革或更迭)。

‘Umwalzung’一詞來源於‘um’(環繞、旋轉)和‘Walzen’(滾轉、旋轉,如同英文中的‘Waltz’<華爾茲舞>),而且因此是德文中“革命”一詞的同義詞。‘Umdrehung’通常用其旋轉的直接含義(革命);例如,德文中‘RPM’(revolutionsperminute)的同義詞是‘U/min’(UmdrehungeninderMinute);‘Drehung’的意思是(像車輪那樣)旋轉、轉動,因此也包含著循環交替或革命的意思。“Umstarz”具有“推翻”、‘傾覆”.“瓦解”、“顛覆”、“顛倒”、“天翻地覆”的意思,因此也包含著社會和政治的“顛覆”、“推翻”、“劇變”和“革命”的含義。“Umschwung”意指“回轉”,“突變”、“改變”和“回轉”。‘Um-lauf’的含義是天文學中的“運行”,也意指“循環”;這後一種含義也用‘Kreislauf’一詞表達(正如用‘Blutkreislauf’一詞來表達“血液循環”一樣)。動詞‘Umkethen’還意指“旋轉”或“顛倒”(倒轉,顛覆)。它也許是與‘Umwalzung’最接近的詞,而且是16世紀通用的德文詞中與‘revolution’在意義上最接近的詞。因此,當路德抨擊哥白尼體係(對此,他隻聽說過,但從未研究過)時,據說他(在他的“席間話”或“餐桌談話”中)曾經說過這樣的話:“DerNarrwilldieganzeKunstAstronomiaeUmkehren”(這個愚蠢的家夥企圖推翻整個天文學的)。在進行這同一個討論的一篇拉丁文報告中,哥白尼被視為一個“企圖推翻整個天文學的”人(“quitotamastro-logiaminverterevult”),這裏“invertere”的意思就是“倒置’域“顛倒”和“推翻”。

因為‘revolution’是一個從法文來的(最早是從拉丁文產生)詞,所以格林兄弟(Grimmbrothers)著名的《德語大辭典》未曾收入(R卷出版於1893年〕,這使得學者們追溯德國著作家們從中世紀一直到最近使用幾乎所有主要語詞的方式。但是,在18世紀中葉,詞典編纂者約翰·海因裏希·策德勒並沒有表現出如此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而且在他的巨著《世界百科大全》(從1732年到1750年共出版了54卷)中‘dieRevolution’這個條目收入第引卷(1742)。在這一條目之下共有兩個定義,但未作任何引證或舉例。第一個定義涉及政治的變革:革命“是說一個國家在其行政和政策方麵經曆了一次重要的變革”。這個定義是相當寬泛的,因此它同樣可以包括進這樣一個革命的概念:革命是確立某種全新的、沒有前例的東西的行動。同時,它也包含這樣一個思想,即一場政治革命是一個周期性的循環現象,是向某個先前狀態的回複。第二個定義顯然是循環論的:行星環繞太陽作軌道運行的周期。

盡管策德勒引入並介紹了‘dieRevolution”這個概念,而且它作為一種德文的表達似乎已完全融合到德語中來,但是,後來的詞典編纂者並沒有如此簡單地接受這個外來詞。約翰·克裏斯托弗·阿德隆(JohannchristophAdelung)在1774-1780年編纂的四卷本《高地德語方言詞典》並沒收入“革命”(Revolution)這個條目,雖然“革命”(Revoution)這個條目出現在1793-18O1年增訂的六卷本中。在這兩個版本中間,曾發生過兩個值得注意的事件:法國大革命,以及加速用他們的德語同義語取代外來語詞的運動。例如,法語中的‘edition’一詞在這時被放棄,轉而讚成將兩個詞根譯成德文:‘Ausgabe’(版,版本,版次)。18世紀末這個民族主義的爆發可以與希特勒執政時代的做法相匹配。例如,在希特勒上台以後,外來詞(如‘Telephone’被勒令由它們的最相近的純粹德文的同義詞取代(如‘Telephone’就由‘Fernsprechapparat’取代)。

阿德隆對上述兩個事件作出了強烈反應。他直接提到法國大革命,並且討論了將‘Revolution’一詞譯成德語的嚐試。阿德隆像策德勒那樣,劃分出了不同的革命變革的類型(革命變革被界定為“事物的過程或關係中的一種全麵的變化”):(1)自然的革命,或自然中的革命是指改變了地球麵貌的偉大事件。(2)公民(社會)革命則是指一個國家的政體或製度組織的徹底變革,這樣一些變革通常都伴隨著暴力,如在以共和製取代君主製的過程中所表現的那樣。這方麵的例證有英國的光榮革命和法國大革命。阿德隆強烈反對“近來”用一個德文詞取代‘Revolution’(革命)一詞的企圖。他特別指出,在所提出的替代中,“最不成功的”是‘Umwalzung’和‘Staatsumwalzung’(“顛覆”和“國家的顛覆”),因為它們隻是“一個外來詞的字麵解釋”。其他這樣的詞還有‘Veranderung’或‘Umanderung’(變化,改變),‘Umschattung’(改造),‘Hauptveranderung’(主要或首要的變化),以及‘Staasveranderung’(國家的變革或改變)。他斷言,如果人們不得不去在德文找一個‘Revolution’(革命)的同義詞的話,那麼,‘Umwandlung’(改變,轉變,改造)可能是被優先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