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陛下口諭還能有假。”龍騎衛大聲嗬斥。
“聖上口諭,開宮門放行。”汪春手持一塊金色令牌,尖聲說道。
令牌並不是皇帝的信物,而是傳旨太監們用來表明自己身份的信物。
宮門開啟,前麵是一條長兩百米,寬五十米的石板路,兩邊圍牆夾持,盡頭是一間紅色宮門。
圍牆的南邊就是內侍省,高聳的圍牆內,是一座高大的殿堂,其規模與含光殿相差無幾,北麵是學士院,殿堂比內侍省的略小。
楊昊心裏暗笑,那個被後人捧上天的大明宮也不過如此,甚或還不及自己見過的北京故宮呢。
路盡頭的紅門矮小精致,卻是磚石結構的。門寬約十米,進深竟有五米。門前有金吾衛卒把守,見龍騎衛、金刀衛護送著楊昊走來,個個挺直腰杆,行注目禮。
楊昊不知道怎麼回禮,就沒有搭理他們。
穿過紅門,眼前突然一亮,道路筆直,花木蔥蘢,就像是進了一個大花園。那些花木姿態各異,顏色五顏六色,既顯得蔥蔥隆隆,繁花似錦的熱鬧,又層次分明,絕無堆砌浮華之感。
千百株花木竟是品種各異,絕無雷同。
“大明宮果然名不虛傳。”楊昊暗自吃驚,心裏為剛才的想法感到有些羞愧。
花木叢中一座大殿巍峨屹立,殿角飛簷形如鳥翅飄然若飛的,莊嚴厚重中不失活潑靈巧。
楊昊忍不住問身後的汪春:“請問汪公公,這是何殿。”
“回將軍,這是明義殿。”
“好大的氣魄。”楊昊由衷地讚歎道。
“唉,那邊那個是不是含元殿?”楊昊指著東南角繁花綠樹中的一座大殿問道。
“回將軍,那是延英殿。”汪春答道,“含元殿在丹鳳門內,離這遠著呢。”
有人發出了一陣冷笑。
楊昊知道在這些禁衛們的眼裏,自己就像那初進大觀園的劉姥姥,愚蠢笨拙又多嘴多舌,於是就閉口不說了。
其實楊昊所見到的一切隻是大明宮裏最普通的一角。大明宮按功能分為兩個部分:前朝、內庭。由丹鳳門而入,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三大殿前後相繼,組成前朝的中軸線,中軸線兩邊分布著中書、門下等中央官署。
以紫宸殿為界限,北麵以太液池為中心,分布著大大小小幾十座宮殿,這裏是皇帝與皇後嬪妃們的居住區,稱為內庭。
楊昊繞過明義殿,前麵又有金鑾殿、承歡殿、還周殿、清暉閣等,一座比一座造型別致,一座比一座恢弘壯麗。
楊昊的眼睛開始不夠用,心靈被一次次震撼。若不是兩條腿走的生疼,楊昊真懷疑眼前的一切全都是幻影,這哪裏是人間該有的東西,這根本就是虛無縹緲、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樓!又或者是天宮在人間的倒影。
楊昊暗罵自己的偏執和無知,所謂大千世界無所不有,人因無知而偏執,因偏執而愚蠢,因愚蠢而狂妄,因狂妄而導致毀滅。
若不是身負重任,楊昊真想停下腳來,慢慢地感受這如夢似幻的大明宮,或許這就是自己穿越一千三百年的時光來到大唐的唯一原因吧。
清暉閣的北麵有一道彎彎曲曲的圍牆,圍牆南麵竟是一畦一畦碧油油的菜地,宮女們在菜地裏或侍弄菜苗或采摘果實或潑水澆灌,太監們則負責挑水。
“原來大唐的宮中也時興種菜,”楊昊心裏暗想,“不知道皇帝深更半夜會不會爬起來偷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