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漏風聲(1 / 3)

開成二年的臘月二十六日,皇帝李昂宣布“封璽”,不再處理任何政務,正月初一元旦朝會大典之後皇帝會重新“開璽”。 大小臣工帶著皇帝的恩賞,帶著仕途的寵辱,帶著各種複雜的心境也暫時離開了大明宮,離開了這個天下最大的名利場。

內宮的太監們仍一如往日的忙碌,除夕夜大明宮將舉行盛大的儺舞,驅除邪病,向上天祈福。今年的儺舞人數將增至一千兩百人三十人,為大和開元以來曆年之最。正月二十五天子降旨,今年儺舞所用法器鼓和麵具全部用新的,原來的法器則作為浩蕩皇恩賞賜給長安、萬年兩縣百姓。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準備好如此多的法器,可著實忙壞了內侍省的相關局坊。

不僅是除夕的儺舞,皇帝還下旨元旦朝會大典今年也要辦出新氣象,場麵固然要比往年宏大,更重要的是在細節上要出新意,儺舞、朝會都有固定的儀式,規矩繁多、森嚴,一絲也不能亂,要在這裏麵弄出新意,又談何容易?

內侍省的大小太監們為此焦頭爛額的時候,內侍省監仇士良卻突然丟開所有的事情,離開大明宮回到了左銀台門外神策左軍大營。

天剛剛擦黑,天空又飄起了雪花,這已是入冬以來的第八場雪了。吳臣一身風雪地來到仇士良所居住的丘莊,在門房裏脫衣換鞋的時候他問丘莊的管家太監常宣華:“中尉大人用晚飯了嗎?”

常宣華答道:“隻喝了一小碗粥,進了半塊麵餅。”

常宣華用手比畫了一下麵餅的大小。

吳臣皺了下眉頭,在他看來,吃這點東西跟沒吃又有什麼兩樣。他把常宣華叫到身邊,附耳交代了幾句,常宣華麵露喜色,興衝衝地點頭去了。

丘莊其實就是左軍營地裏一處獨立的院落,當初建成的時候吳臣起名為“仇園”,仇士良嫌招搖便提筆改成了丘莊。不管是從內還是從外,丘莊都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將它放在長安城裏,任誰看了都會說是一戶普通小康人家的宅院。

但這裏跟外麵的不同之處也非常明顯,這裏戒備異常森嚴。護衛在天子身邊的金龍甲有六百三十人,守衛丘莊的鐵甲衛士卻有七百名。本來神策軍大營就已經戒備森嚴,外人無從靠近。但在丘莊,就是神策軍的將軍沒有仇士良的許可也不得靠近。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有一個人就可以自由出入暢行無阻,這個人就是判官吳臣。

仇士良背靠在公案後的高背軟椅上,正閉目養神,這把椅子是吳臣讓人專門定做的,椅背可以自由調整傾斜度。角度小的時候可以當椅子坐,角度大時又能靠著休息。

公案上擺著一份密件,上麵圈圈點點,勾畫了不少地方,顯然仇士良看的非常仔細。這是吳臣報上來的一份刺殺名單,刺殺對象是刺馬營寶曆社的三名佩劍和十六名橫刀。借大明宮變的勢,仇士良曾一度將刺馬營的勢力逼上懸崖峭壁。可惜在最後關頭就是差了那一把力,讓刺馬營得到了喘息機會。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僅僅才兩年時間,刺馬營殘存勢力便如被野火燒去枝幹卻未傷根本的原上野草,扛過了寒冬迎來了春風,它們破土而出茁壯成長,轉眼又是滿眼青碧草連天。他們已經羽翼豐滿,再也不滿足於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的暗戰,現在又到了撕破臉皮,殊死對決的時候了。

吳臣決定先下手為強,利用刺馬營內部的矛盾,選風頭最勁的寶曆社開刀。仇士良心裏很清楚,自己一旦批準了這份暗殺計劃,那就意味著對刺馬營的全麵宣戰。時至今日,兩家雖已殺的天昏地暗,但誰也沒有捅破最後一層窗戶紙。甘露之變,仇士良追究的是李訓、鄭注等朝中謀反的奸臣,殺的是參與謀反的亂黨。他至始至終也沒有提刺馬營一個字。